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8个条目

所有权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所有权理论(Ownership Theory)

目录

所有权理论概述

  如果两个公司共同控股一家公司,各占其50%股权,显然持股双方都没有绝对控股权,那么用母公司理论经济实体理论都不适合于持股双方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时,有人提出了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又称 “所有者权益中心论”是一种着眼于母公司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权合并理论。在此理论下,企业集团仅是指以投资公司为基础,连同在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中对另一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部分。因此,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不确认少数股东权益,对于子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也只按母公司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利润表,完全忽视少数股东所持有的子公司净利润。该种合并理论一般是与其他合并理论结合被采用的。

  所有权理论是业主理论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具体应用,其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基于此,当母公司合并非全资子公司财务报表时,应采用比例合并法:按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对于非全资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净收益,也只能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予以合并。因此,所有权理论既不强调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法定控制关系,也不强调集团各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依据所有权理论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强调的是合并母公司所实际拥有的,而不是母公司所实际控制的资源。这种做法虽然稳健,但却违背了控制的实质。控制一个主体实际上是控制该主体的资产,当母公司控制了子公司时,它不仅可以直接控制其所实际拥有资产的运用,而且可以控制子公司全部资产的运用。因此,按所有权理论采用比例合并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忽略了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杠杆作用。

所有权理论的理论基础

  所有权理论的基本立论是: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一个完整且不可分割的整体。该理论认为,会计主体充其量只是其终极所有者财富的存在形式或载体,会计主体的资产是终极所有者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会计主体的负债是终极所有者的负财富,会计主体的资产与负债之差代表终极所有者投放在这一会计主体的净权益。可见,所有权理论强调的是终极财产权。

  所有权理论所依据的会计基本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突出体现了确认、计量和报告所有者权益是财务会计核心目标,因此,所有权理论又称 “所有者权益中心论”。此外,按照所有权理论,企业不论是在持续经营中或停业清算时,其净资产的所有权和其他权益均应归属于所有者。因此,会计主体没有必要特别强调资本保全,应当允许其终极所有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抽回资本。

  所有权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因此,所有权理论既不强调企业集团的各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也不强调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法定控制关系,而是强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对另一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

所有权理论的特点

  (1)合并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是母公司的股东。

  (2)母公司对子公司净资产的享有数额应以母公司所支付的代价为衡量的基础,并只以此计人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所享有的子公司净资产份额不合并。

  (3)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报表上不予确认。

  (4)合并商誉的确认。以母公司所支付的代价和所取得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差作为商誉,全部计人母公司的商誉在合并报表上列示。

  (5)合并净利是母公司股东所应有的净利。

  (6)少数股东收益不予确认。

  (7)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若是顺销,就应100% 冲销;若是逆销,就应冲销母公司享有的份额。

  (8)赎回债券的推定利得或损失。如果是赎回母公司的债券,就应该100%承认,若是赎回子公司的债券,就只应承认母公司享有的份额。

所有权理论的缺陷

  (1)适用范围小,只应用于几个公司控制被投资公司的特殊情况。

  (2)把被投资公司按股份来进行分割,撕裂了公司的内部经济关系,不能准确反映股东的利益。

所有者理论的合并方法

  所有权理论认为,合并报表只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基于此,当母公司合并非全资拥有的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时,应采用比例合并法:按照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对于非全资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净收益,也只能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予以合并。

所有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

  1.企业所有权理论

  企业所有权不同于财产所有权,前者是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而后者是指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同样的财产所有权可以形成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所以说"财产所有权是交易的前提,企业所有权是交易的方式和结果"。区分两个概念对于理解企业的制度安排非常重要。

  2.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至今有40年的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大体有:交易费用与企业本质、外部性与"公共财产"的解决方案以及国家理论与经济组织理论等。所有权理论对企业行为方式的分析,虽然己部分涉及企业制度安排问题,但主要还是以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作为企业行为方式的分析内容。而产权理论则结合"两权分离"及"股份公司"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而完善的企业理论、公司理论或经理行为理论

  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值得一提。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以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作为激励手段能够更好的解决经营者长短期激励问题。经营者在现有的组织结构所确立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他们的自身利益,并使得效用最大。这里的约束主要指所有权对企业经营者的影响。我们不得不开始合理安排经营者的不同偏好的满足程度和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通过把利润与经营者薪金挂钩,实践证明较好地解决了经营者短期激励问题;而通过把企业剩余索取权引人激励机制,比如使用股权期权的激励手段,则可有效地解决长期激励问题。通过以上努力争取使经营者效用最大化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相统一,从而促使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

  3.离散所有权理论

  离散所有权理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同一企业组织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所有权,其中不乏难以计量和确认的形式,比如人力资源矿产资源等等。这种离散性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难以保证传统理论中单一所有权的利润(或财富)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考虑各种不同的所有权的责、权、利和经济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进一步发展所有权理论,适应时代需求。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郭振宁.所有权理论及对策——基于国有企业现状的评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月第5卷第3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2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所有权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71.34.224.* 在 2016年3月27日 17:26 发表

讲得好

回复评论
171.34.224.* 在 2016年3月27日 17:26 发表

抽象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