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客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客文化

  客文化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普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1]

客文化的由来[1]

  最早的网民是那些掌握比较复杂信息技术的人群,他们对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也是最早的“客文化”弄潮儿。互联网的大众化带来了网络化表达、传播、沟通以及交往的大众化,博客、播客等“客文化”形态风起云涌。网络“虚拟会客室”与人类现实社会之间的交互性日益密切,这种现象是网络“客文化”的本质属性。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互联网从独立并超越于现实生活的一个虚拟的审美性领域快速向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功利性领域转换,互联网的交互功能由“人一机”与“人一机一人”的弱连接向“人一人”的实质性社会交往的深连接转变。

客文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客文化”概念构成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客文化”大致可区分为六类:

  (1)共享型“客文化”

  所谓共享型“客文化”主要是指博客文化和播客文化(其他“客文化”也都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特征)。博客是一种网络传播媒介,它可以为任何一个网民提供信息发布、知识交流的平台,博客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播客也是一种网络传播媒介,它可以先把数字声音文件或影像文件上传到互联网,用户可以点击下载或在线试听。播客网站可区分为音频播客网站、视频播客网站、综合性门户网站的播客频道等。不管是博客网站,还是播客网站,所提供的信息都具有共享性,这既是博客文化和播客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是博客传媒和播客传媒经营者尚未认知网络传媒分众化特性的表现,把分众化传媒当做大众化传媒去经营,这是博客传媒和播客传媒长期不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合作型“客文化”

  所谓合作型“客文化”主要是指维客文化。维客是一种多人协作、合作的“客文化”系统,因此,维客网的每一个页面都是由网友共同编纂,正因为这样,维客是一个处在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过程中的网站。

  (3)技术型“客文化”

  所谓技术型“客文化”主要是指黑客文化和红客文化。黑客是指那些具有精通计算机技术,并利用这种技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人。主要有两类人,即经典黑客(指那些对神秘而深奥操作系统由衷感兴趣的人)和骇客(指恶意的黑客或那些强行闯入终端系统、干扰终端系统完整性的人)。黑客大都是握有高技术的专家,而且对技术的痴迷达到了令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那么,在网络时代,黑客为了本国、本民族的利益而攻击对立的国家、民族就成了一种常见现象。出于这种为实现政治目的而实施攻击的黑客在我国称为红客。

  (4)智慧型“客文化”

  所谓智慧型“客文化”主要是指威客文化。威客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难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体现其经济价值。威客主要有积分悬赏、现金悬赏、知识出售、威客地图等四个形式。

  (5)商务型“客文化”

  所谓商务型“客文化”主要是指换客试客晒客、“调客”、印客、帖客等“客文化”。“换客”是指那些利用网络传媒进行以物易物或进行虚拟物品交换的人。在交换的过程中,“换客”们并不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他们遵循的是“需求决定价值”的理念和“个人需求为主”的交换原则。“试客”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平台免费索取商家试用赠品的网民。“试客”的这种行为事实上是厂商营销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试客”的行为是一种参与产品的营销活动。“调客”是那些在专门网站上以电子调查问卷赢取积分为业的人。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者十分重视市场调查,但是,由于专业调查机构的高昂的费用使许多经营者越来越多的选择了网络调查,为“调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机会。印客是指那些以互联网为渠道,把网民所写的、画的、摘录的文字和图片变成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个性化印刷品的人。帖客是指那些根据悬赏发布者的要求到各大论坛发帖,并对其商品进行宣传,进而获取一定报酬的人。在中国,商务型“客文化”还是一种新兴文化,正处在发展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于在实践中去丰富它、发展它、完善它。

  (6)服务型“客文化”

  所谓服务型“客文化”主要是指博客、播客、微博客、晒客等,它们把属于自己的信息发在网络上供网民们分享。比如晒客,它们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私人用品、私人生活、经历、心情等供大家分享。

  “客文化”是一种发展中的文化,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会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客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还会淘汰一些过时的“客文化”元素,于是就决定了“客文化”类型的变化。可见,“客文化”类型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本文对“客文化”的分类仅仅是根据现在已显现的“客文化”元素而得出的结论。

客文化的主要商业模式[1]

  在网络“客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见图3):

  商业模式一:人气产生商机。“客文化”业态与主流资讯门户网站密切融合,这是一种通过深化网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充分挖掘注意力效益的媒体经济模式,比如谷歌新浪百度等资讯门户网站日益整合博客、微博客、播客、掘客等资源,把“第三方付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开放,共享,这从一开始就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同时这也是“客文化”的基本理念,无论是黑客的反技术垄断还是博客的内容共享乐趣,无不体现这一理念。开放,共享,并等于免费。在这个信息日益过剩,注意力日益稀缺的时代,开放和共享所聚集的参与、热情和人气会让这样的网络媒体成为所有商家需要争夺的地盘。这种开放共享的平民狂欢,其实也是互联网媒体与大众商业的一种共谋。

  商业模式二:参与产生商机。基于C2C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大型的商业主体的整合,克服信用问题和支付问题,将零散、自发的诸如换客、沃客们聚合成为价值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这方面成功的代表比如淘宝网苹果在线商店等。

  电子商务无疑是互联网应用最有潜力的一个领域,我们在调研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样的趋势。调查问卷的一个题目是“在过去半年中您实际使用的互联网应用”,令人惊讶的是,电子商务(包含网络购物和网络售物)项是点选数量最多的选择项之一;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相关的另一个题目“你比较感兴趣的网络应用”方面,电子商务一项几乎就是最少的点选项。在网络的使用者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时候,电子商务就已经占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了。

  美国的苹果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代表了,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设计制造出来精美绝伦的电子产品,也在于建构了一个有魅力、有原则、有信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苹果的价值与千千万万的创新者的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iPod,开创了在网络商店里购买、下载单曲的听音乐方式,iTunes上下载的音乐超过100亿首;iPhone将多点触摸操作引入智能手机,App Store上的应用程序下载量超过3O亿次。

  商业模式三:信任产生商机。基于“六度分割理论”,通过互联网系统改善并突破熟人社交模式,将个人的现实生活圈、学习圈以及工作圈与更广阔的社交圈联系在一起,在高效整合社交资源并有效拓展真实社交范围的同时,保护了个人的隐私并避免了匿名的恐惧。

  这种社会性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网站是最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网络商业模式,也是最具有网络“客文化”原发性精神的商业模式。

  比如由几个哈佛大学在校生在宿舍中鼓捣起来的脸谱网(Facebook)就是其中的典范。脸谱网最初只是哈佛校内的社交网站,学生们登记人会时会提供他们私密的个人数据,如姓名、住址、兴趣爱好和照片等。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与喜欢的人保持网上联系,随时掌握好朋友的动态、和朋友聊天、搜寻新朋友。脸谱网具有高度的私密性,外人难以渗透进去。这个网站一推出就轰动哈佛,几周内即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注册为用户。脸谱网自2004年2月在哈佛创建以来,以爆炸性的速度席卷全美大学,76 的美国四年制大学学生有脸谱网账号。2007年12月4日,香港首富李嘉诚向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砸下6000万美元的重金,就在两个月之前,SNS网站Facebook刚刚获得了微软2.4亿美元的投资。短短三年问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最繁忙的互联网网站、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全球第一大图片共享网站。这类网站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比如目前中国最大的实名制社交网站人人网就是代表。

  SNS网站的发展前景是被普遍看好的,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更好的盈利模式去支持。根据媒体报道的相关消息显示,目前国内外SNS网站都在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大部分仍在亏损状态。采用较多的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广告、虚拟礼物和在线游戏等增值服务以及和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急需建立稳定独特的盈利模式,比如会员服务费等,避免过多依赖商业广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魏鹏举.网络“客文化”的现实化与商务化(A).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2):116,120~12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刘维燎,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客文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