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生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成为人在生产、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个中介物,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即为媒介化生存。狭义的媒介化生存是指以传统媒体,即电视、报纸等传媒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和谐的价值观能够促进人格的发展,让个体适应人生、享受人生并获得成长。作为信息提供机构的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无孔不入的宣传,为个体提供了一个价值信息环境,这种巨大渗透作用往往使青少年无法回避,甚至无法选择。
传媒作为一个信息宝库,促进了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相互交融,形成不同的文化共享。同时,这些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其中不乏错误价值的呈现。这样的媒体生态促使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等多元化,但也不可避免地会与个体原有的文化、观念、心理发生碰撞,诱发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落,出现精神上的混乱和迷失。
在大众传播中,公众的注意力是各类媒体争夺的资源。每一种媒体都以争取最大数量的眼球为目标,而争夺的方式就是尽可能让自己的节目通俗,迎合尽可能低的文化趣味,拒绝深度和力度。这种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节目越来越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内容的一次性、垃圾化成为趋势。为了媚俗,媒体变得庸俗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蔓延其中。长年累月受这种内容的影响,个体的价值取向会趋于世俗化、功利化、消极化,个体的内心世界也会逐渐失去平衡。以消费主义为例,青春偶像剧里拥有豪宅名车、生活优裕而空虚的青年,无处不在的充满感官刺激的商业广告,摆在书摊上的花花绿绿的报刊杂志中不乏奢华、极致、时尚、“拜金”等字样,影视背后的商业大手在利益的驱动下,也竭尽全力地为消费主义包裹上种种诱人的文化符号。凡此种种,强烈地刺激着人们消费的欲望,让判断力不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这些眩目外表的影响,使之渴求金钱、追求高档次、高消费,对财富与消费过度尊崇,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获得同伴的羡慕与流行的认可。由于个体的物质能力有限,势必会给个体带来相当的压力,甚至采取非正常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高消费需求。
困境一:选择性心理的“信息茧房”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选择性心理是指倾向于接触原有态度一致的信息,而避免接触与自己的意愿不合的信息。在其中,个人还会倾向于注意与其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非常一致的部分。
在用户进行移动社交时,选择性心理就是用户的选择性接触、功能性使用以及信息筛选和真实度测评的心理因素。潜意识中,用户首先关注的就是自己,只有当所传信息与受者关联密切,受者才会进一步关注、分享。
在美国学者桑斯坦看来,人们之所以会陷入“信息茧房”,是因为对信息进行了选择与“过滤”。
在选择性心理作用下所形成的“信息茧房”效应,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传递和媒介的客观化特征。人们更加愿意获取他们最为喜欢的内容,个体更多地倾向于提供能够支撑自己看法和观点的信息,自我设计定制他们所希望聆听的资讯,这就相当于自制了一间“信息茧房”。用户在看似海量丰富、兼容并蓄的信息中反而失去了真实性、客观性的评判,把自己包裹在“信息茧房”中,有产生自我蒙蔽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分析,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社交互动时,其搜索、寻找、编辑、点赞和评论的内容都会受到选择性心理影响,社交媒体已经呈现出看似开放实则保守的状态。用户在公众平台尽量避免发表强烈和偏激的言论,而在相对私密的社交平台可能会激进一些,用户已经学会选择不同的内容面向公众。
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地球村”的概念得以落地,可是看似开放的空间不一定让个体更加开明,反而可能增加偏见。信息虽然足够丰富,但思维的“高墙”就像围起一座牢笼,困住了大多数人。更多的选择反而会使人们分裂成无数个小圈子,并且不认可对方。同时,社交媒体看似在进行个人化和个性化表达,但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大家在使用社交媒体并享受便利的同时,并没有奢求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而是更倾向于休闲娱乐。
看似开放的平台和可供任意选择的网络社交环境,形成的“信息茧房”却像构筑了一座思想的围墙,每个人都困守其中,且为了完善和巩固这座围墙继续进行选择性搜索和编辑,层层包裹的“茧房”越来越厚重,在移动社交中并没有真正打破壁垒。
困境二:媒介延伸的社交倦怠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麦克卢汉的经典思想“媒介是人的延伸”得到了惊人的体现,媒介延伸的角度正全方位笼罩在每个人周围。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或者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使跨越时空的移动社交成为可能。
移动社交中,用户也是在构建网络自我,聚光灯效应尤为明显,突出表现为朋友圈点赞行为、自拍行为和晒行为。朋友圈中的点赞行为可划分成积极与消极两种心理情绪。积极的心理表现为对内容进行欣赏和认可、反映自己的积极情感以及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消极的心理则包括从众心理、刷存在感和无需思考组织语言。用户因为聚光灯效应,会过分关注自己和朋友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都成为负担,还可能引起嫉妒心理与焦虑感,使得人际交往趋于表面化。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效应在移动社交中也较为典型。虚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区别,朋友圈和面对面的矛盾,使得个体和群体在进行移动社交时都产生了“前台”“后台”,人本能中总是寻求认同者,进行选择性接触和“前台”的表演。不同的圈子如同不同的舞台,人们也呈现出不同的自我状态。媒介对于人的感知有重要影响,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都由于一种新的标准而产生。媒介的影响力大,恰恰是因为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
不过,海量的社交信息,媒介延伸的方方面面,可能引发信息过载、心理恐惧和焦虑等负面问题,导致大家不再像最初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时真实地分享和记录自己的生活,而是把社交媒体平台当作秀场,表演痕迹过重。当移动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成为用户的压力且无法消解时,他们就可能产生社交倦怠,引发一系列社交障碍,乃至最终拒绝社交。
一项针对某即时通讯APP用户的问卷调查表明,高水平的社交压力性过载体验(包括信息性的过载、社交性的过载和系统的功能性过载)将显著影响情绪及持续使用的意愿,即每个人的社交压力负载感越严重,其社交疲劳情绪就越强。[3]在社交倦怠情绪的影响下,原本构建的网络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用户可能产生疲惫、厌倦、烦躁情绪,并出现一系列非常态行为,如关闭朋友圈、停更社交账号和情绪化评论等。
困境三:时空分身的认同焦虑
跨越时空的移动社交使得用户产生分身感,多重身份并存和多任务并行是他们媒介化生存的常态。有研究表明,在超联通的网络世界中,人们自以为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效率更高,但其实是错觉。多项任务并行会影响在任何一项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却觉得自己在每项任务中都表现得不错,有时自我感觉良好的网络社交并非如想象。
关键是,多重身份参与和多任务并行有可能带来紧迫感和时空分割的孤独感,继而引发情感焦虑和认同焦虑。
情感认同主要是指能够充分地满足每个人的情绪需求而形成的一种心理过程,个体从自己的情绪上认可特定的对象,外部表现为对其他物体的喜爱、依恋。移动互联网让内容的生产呈现了高度的交互性,移动内容的生产更加重视信息的质量、感情共鸣及观点之间的互动这三个维度。
信息在追求快捷动态的同时,准确性和新闻要素必须得以充分保证,用户的情绪和体验要远胜过传播信息的含量。交互式信息和沉浸式传播更是让用户置身内容中,参与内容生产传播。这种特征极易使用户产生粉丝型的情感认同,用户对于某个人物或群体产生情感依恋,基于偶像崇拜产生的粉丝效应放大了情感认同。追求情感认同成为移动社交的基础需求,粉丝型的关注乃至依恋状态容易激发社交热情,当然也容易进入情感焦虑误区,情感需求一旦得不到期待中的满足,易产生心理落差而陷入情感焦虑。
价值认同是个体从心理上对舆论引导主体呈现或倡导的价值观念、价值结构的理解与接受。圈子社交中意见带头人的存在及圈层文化的发展演进,使价值认同的迫切需求被充分表现出来,也正是维持强关系的基础。不过,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社交的弱关系尤其是陌生人的社交中,价值认同并不稳固,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会出现偏差,导致误解和信任崩塌。价值认同在时空分身的状况下较难把握,在用户多重身份并存的情况下,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理解,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接受,容易被移动网络环境消解和分散,并不确定。
在追求身份认同的渴望中,人们较为重视网络自我的塑造和呈现。人们往往宁可发微信也不愿意交谈,因为面对面交谈时会出现即兴的对话,呈现的是真实的自我,来不及编辑和修饰,也很难隐藏弱点。然而,在移动网络高度发达的编辑状态下,人们可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话语,达到恰到好处的完美效果,而这种完美恰恰是不真实的,隐藏了内心的塑造,使人们距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大众传媒在个体心理困扰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通过专业的心理机构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情绪的宣泄等还没有形成习惯。更多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寻求心理自助,而媒体为个体的自助性心理保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拓宽了个体学习各种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以大众传媒为中介,个体获取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网络中的心理健康站点、广播中的心理热线、电视中的心理访谈类节目,以及各类影视作品等,都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与非专业的心理援助与辅导、提供各种类型的心理服务,具有极大的意义。以对性知识的了解为例,媒体是青少年了解与性有关的信息与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各种类型的大众传媒。其中,8O以上性知识是从“书报杂志、影视作品、电脑网络”中得到,从别人谈论中获取的占ll%,从老师处获得的占3%,从母亲处获得的占3%,从父亲处获得的占l0。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他们甚至对同性恋略知一二.信息来源是电影、电视剧。他们是从电视、报纸中得知什么是艾滋病的,《外滩画报》整期的发放避孕套的连续报道,足以证明他们要得到这些知识是多么的易如反掌。大众传媒是个体自学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有时获取渠道未必恰当,通过“自学成材”获得的知识也未必科学,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性问题的正确解决,带来新的心理困扰。
提供获得心理平衡的途径与空间。媒体为个体施放压力、宣泄情绪、获得心理平衡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参考与空间。例如,电影、电视可以作为被压抑情感的宣泄剂。电视中的暴力节目,有助于个体释放被压抑的敌视情感、侵犯性冲动,以及其他的一些反社会倾向。网络也为个体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宣泄途径。在网上,人们不仅可以进行情绪、情感的宣泄,还可以借助聊天、发帖、博客、进入特定网站等方式,进行性宣泄、心理矛盾宣泄、思想困扰宣泄等。值得一提的是,流行音乐在帮助青少年获得心理平衡方面具有一定贡献。流行音乐已不仅仅作为一种音乐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一种青少年生存、成长的文化生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有研究者将音乐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个独特的媒介元素单列出来进行研究,称之为“音乐媒体”。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有诸多功能:自我表达、应付压力、形成自我意象和获得价值观念等等。青少年处于学习高度紧张的时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暂时忘却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这有利于青少年调节紧张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青少年处于叛逆阶段,对现实与成人社会有一定的不满,有大量的情绪需要表达和宣泄。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可以帮助青少年表达越来越独立的情绪与思想,满足表达与宣泄的需求。同时,进行身份认同。流行音乐在内容上具有很浓的时代气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表达着青少年的欢乐、憧憬、友情、苦闷、伤感、爱情等情绪、情感,迎合着青少年的需要。当流行音乐被视为青少年文化的表征时,不喜爱流行音乐就被视为落伍、老化。对青少年而言,他们不愿意因为不喜欢流行音乐而被视为守旧、保守与乖僻。这样,流行音乐就成了他们获得群体归属感、稳定感、安全感,形成身份认同的有效途径。
- 汪晓萍.媒介化生存与心理健康解析[J].教育评论.2007,3
- 反思媒介化生存: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哪些困境?.全媒派.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