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城郊旅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城郊旅游

  城郊旅游是指发生在城市郊区范围内的,以农业文明、完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积淀为特色的地域景观的区域性旅游活动是与城市中心旅游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城郊旅游的主体包括本市居民和外地游客,但是从大空间尺度来说,外地游客一般不会光顾级别较低的郊区景点。因此,郊区景点主要是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周末度假、近距离出游的目的地。[1]

城郊旅游的特点[2]

  1.城郊旅游具有综合性

  城郊旅游是集观光、度假、休闲、康体、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除了欣赏各种人文、自然风光外,还可以了解历史、参加农事活动等等.在上海北京等大都市郊区,许多旅游地是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人文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长远规划、优化组合,满足了旅游者的多方面需求.

  2.城郊旅游具有圈层性

  郊区以大城市为依托,城郊相对发达的交通网络极大的提高了郊区的可进入性.但是由于距离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存在,使得城郊旅游具有一定的圈层性.城市旅游和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城郊旅游是大城市旅游的空间拓展引.吴必虎通过以上海为实例研究后提出,在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人群流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以上海市中心为源地的环带状ReBAM(环城游憩带)圈层结构.王瑛、王铮等通过对居民出游的边际效用分析,发现旅游地分布存在一种类似杜能环的旅游业区位结构,即以旅游集散地为中心,由内向外的环带状分布.陈传康探讨了距离尺度的郊区旅游类型划分问题,把北京市区的出游半径化为三级:城区旅游;近郊旅游,如香山和远郊旅游,如八达岭、十渡.在北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也曾构建了北京市三大旅游圈:中心城区观光商务娱乐旅游圈、近郊平原康体娱乐旅游圈、远郊山地长城文化及自然观光度假旅游圈.

  3.城郊旅游以散客为主,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城市居民是城郊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他(她)们在旅游活动中充分享受自由,自由地选择度假时间和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度假项目和度假内容,已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石艳,何佳梅对环城游憩带的市场特征进行过研究,认为市场范围有限,主要是城市居民;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淡旺季不明显;自然景观重游率高¨.翁莉指出:郊区资源的差异性和景区的可达性是城郊旅游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保证了市场的可持续性.城郊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基本旅游特征是凋节身心、回归自然;出游方式以家人、朋友和个人的自助游玩为主;基本消费敏感程度高;重游可能性大.

  4.城郊旅游具有产品休闲性和游客参与性特点

  城郊旅游开始由传统的观光性向大众性旅游和休闲度假方面转化,注重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城郊旅游的主要客源对象为节假日中心城市的居民,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他们,休闲娱乐、追求新奇、疗养保健游、拓展训练、考察学习等更多的新活动成为游客青睐的对象.目前城郊开展的休闲旅游项目主要有:滑雪、骑马、漂流、攀岩、滑草、彩弹、搏击、狩猎、垂钓、蹦极、皮潜艇等.

我国城郊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

  1.缺乏统筹规划思想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一些地方在发展城郊旅游时,没有将城郊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而是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其后果往往是导致各自为政,互相间恶性竞争加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不利于节省成本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对城郊旅游经营的指导或约束主要是通过准入制度、评定审核、颁布相关的约束性文件等进行的。但由于城郊旅游发展中涉及的关系比较复杂,市场不规范,新问题层出不穷,往往会遇到一些现行政策、法规无法处理的问题。约束机制和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城郊旅游经营的正常顺2.缺乏功能定位,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城郊旅游的内涵本应具有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参与体验、增长知识、增强体质等多种功能。但事实上,大多数城郊旅游开发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在资源挖掘、产品开发方向、客源市场细分等方面未能形成自身特色与专业领域,旅游开发抄袭模仿现象严重,竞争态势愈演愈烈。这种被动的局面会大大阻碍城郊旅游的规模化与产业化。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郊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交通、通讯、给排水、电力宾馆饭店等等均不可能与城市相比,其中最主要的是住宿和交通。虽然游客进行城郊旅游有一定思想准备,但若超出了其承受能力,城郊旅游很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管理培训水平不高,服务水平较低。目前的城郊旅游项目大都是在一些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城郊旅游的开发,这些农户和村镇领导自然就成了这些旅游项目的经营者、服务人员和管理者。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能力,缺乏品牌意识,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混乱,因而制约了城郊旅游的发展,影响了旅游效益的提高。

  5.经营资金不足。从目前的城郊旅游经营来看,政府注入的资金有限,占相当比例的自主经营式的业户,由于规模不大,也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因此,资金问题依然是城郊旅游经营的重要制约因素。

  6.环境污染加剧。受城市扩展和工业化的影响,城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急剧下降。旅游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旅游业本身,而且破坏了旅游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环境退化的结果反过来又导致了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使来自中心城市的游客原本向往已久的郊野景观和自然之趣在郊外已难以寻觅。

  7.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由于郊区旅游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而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致使城郊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促销力度不大,方式单一,从而导致城郊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8.城郊景观的严重城市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先人造景观,后自然景观,重人造景观,轻自然景观”的做法在城郊尤显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城市景观建筑。这种人工景观可以收到短期经济效益,然而从长远来看,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城郊旅游景观应该是复合多样化的,融自然与人工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城郊与中心城市间存在的差异性是城郊旅游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开发城郊旅游的对策[1]

  1.加强对城郊旅游的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城郊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内,要明确责任,强化、协调、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会同工商、公安、卫生防疫部门一起,制订城郊旅游的管理办法,对农民及其他类型经营者开办的旅游景点、饭店、旅馆、娱乐场所,统一颁发经营许可证和卫生合格证,并派专职人员随时进行抽样调查。可制定旨在规范城郊旅游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和权限,从法律上保证政府主管机构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城郊旅游的发展步人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组织地区性的城郊旅游同业公会,制定城郊旅游经营公约,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2.优化城郊旅游产品结构,打造城郊旅游精品项目。在开发城郊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和城郊旅游的历史发展过程,挖掘其内在联系。在保护的前提下,以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为向导,坚持创新与继承传统相结合,充分体现与其它区域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互补性,同时要重视产品开发的多元性,增加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

  3.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基础设施。交通、水电餐饮、住宿、通讯等行业与城郊旅游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要加大对设施方面的投入,加强城郊旅游区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

  4.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低下可以通过提升服务理念,加强服务培训来解决。首先,加强培训以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培训使其端正服务态度,树立服务意识,促使经营者逐步完成向现代化旅游产品提供者的角色转变的过程。其次,制订优惠政策,吸引专业旅游人才,加盟本地区的旅游开发。同时,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可由郊区旅游管理部门设定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统一检查考核,统一培训,定期培训。

  5.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城郊旅游的投资力度。城郊旅游开发可通过以下四条渠道筹集资金是由政府部门统筹,把对旅游业的扶持列入财政预算方案中。确保旅游业的扶持资金能够持续;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招商弓l资。给城郊旅游开发注入新鲜“血液”;三是鼓励村民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四是建立民间贷款信用制度,简化办证手续。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完善旅游设施

  6.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城郊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内划分核心区、缓冲区、旅游区。核定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在旅游旺季超过环境容量时。实行旅游者预约制度。

  7.充分了解客源市场,大力推行宣传促销。对主要客源市场要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它是市场开发的前提;其次要做好市场细分,以期开发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最后要把握中心地区客源的最新消费动态。在充分掌握客源市场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分层次、分档次的制定价格,采用多种营销策略,大力扩展营销渠道等措施,对城郊旅游进行大力宣传促销。

  8.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城市郊区处于城乡交界地带,在管理上具有其特殊性。尤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外扩,城郊地段日益升值。不可避免存在利益、权属、管理上的矛盾,政府应从宏观上对城郊区开发进行调控。政府应将整个城郊旅游作为郊区经济一个支柱产业,建立整体的框架体系。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由政府担任城郊旅游产业发展总协调,做好郊区旅游宏观规划,规范旅游产业开发。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和关注城郊旅游,为投资者和经营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李明岩.我国城郊旅游开发对策研究(A).商业经济.2009,10
  2. 刘江辉,傅桦.我国城郊旅游发展浅析(A).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林晓辰.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城郊旅游"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