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 简称TPC)是一种按照一定地域范围组织生产的理论。这一理论起于原苏联,后来被传人求敢和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六七个年代被介绍到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美国学者艾萨德接受了综合体的概念,并把其作为阐述他的区域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艾萨德所理解的生产与原苏联本土的不一样。在原苏联,TPC所言的生产部门是既包括工业部门,也可包括农业部门,而在艾萨德看来TPC应专指工业而言。尽管如此,TPC理论曾在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被地理学、经济学、计划与管理学研究者所重视,我国曾在50年代至80年代广泛宣传过这一理论。其各组成部分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核心类,主导专业化部门,通常为大型联合企业, 一般布局在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核心区位。
(2)主体类,与核心企业在生产上相衔接的, 在利用其产品基础上与其发生密切经济联系的各种企业,依核心内企业布局。
(3)补充类,包括利用核心企业废料进行生产的各种企业;为平衡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而安排的企业,依主体内企业布局。
(4)服务类,为上述企业提供原料、 燃料、 零配件和设备的企业,布局在更外的圈层。
(5)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机构性、 社会性设施。
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聚集经济效果,它不是企业简单的地域聚集,而是使生产上相互补充的,经济上密切相关的企业在地域上有序结合布局,产生明显经济效果。
对TPC的范围、概念问题,尽管在原苏联写过大量的学术性文章,但至今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些学者将自大的经济区至基层行政区各级经济区域都算作是TPC的范围。这样,地域生产综奇体的范围就既可包括原苏联的综合体,各共和国的综合体也可包括到地方的综合体。汉密尔顿将西方与原苏联的经济地域分级作了比较,划分出了六级经济区(economic reglon)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带(tract),带(zone),区位(1ocation)和地点(site),其中,前两个概念是从原苏联直接搬到西方的,后四个名词是在翻译中修改调整后介绍到西方的。但由汉密尔顿的划分来看,TPC在范围上是介于经济区与经济地带之间的一个地理单元。原苏联著名学者班德曼也认为TPC是一个中间地域单元,范围比经济区要小。
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院士涅克拉素夫认为:“TPC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简言之,TPC就是指 “一定地域上协同配置的,能提供国民经济效益的一些企业相互制约的跨部门的组合。” 阿甘别吉扬也认为:“TPC位于限定地域的生产部门组合。这些部门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居民体系、社会生活基础设施,其目的是综合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井使环境得到保护。” 基斯塔诺夫把TPC看作一个经济区范围内的物质经济基础。他指出:“作为国家经济综合体的一部分(子部分),它是一些企业或经济部门(包括非生产部门)以及一些经济分区和经济中心,按计划形成的稳定和活跃的地区性或地方性的组合。它们在合理的生产专业化、适当地利用部门和全区的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按比例地发展井相互联系,由此保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居民福利的提高。”对TPC的不同理解还反映在对TPC概念的创始人科洛索夫斯基的不同理解上, 比如有些人认为,科洛索夫斯基所言的“生产地域综合体(Prcduction-territcrial Combine)只是生产的地域组合形式”而已;又有人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科洛索夫斯基的原意,理由是尽管科洛索夫斯基曾指出生产地域综合体是“特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社会劳动力的组织形式”但他也同时强调“生产地域综合体是生产企业和居住条件的结合”。因而TPC就不仅应强调生产部门,也应强调居民条件,如基础设施和人口因素。正是在此基础上,班德曼指出:TPC是特定地域整个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也是整个国家空间结构的一种组成部分或者亚系统。
TPC理论是关于在一定地域是以一定的专业化部门为核心,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化部门在整个地域的生产联系的生产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机制与过程的理论,这里,专业化部门是指具有全国意义和影响始终与区域以外其他区域的产业发生紧密联系的产业部门。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包括三个分支理论体系,(1)生产结构理论;(2)综合体内相互联系理论;(3)动态理论。
1. 生产结构理论
既然TPC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地域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国民经济结构组成的一个地域缩影。因而也就必然包括了国民经济结构中三大产业部门。但TPC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结构除TPC以外的区域经济结构毕竟有着报大的不同。这是因为,TPC并不象国民经济结构那样具有为数众多门类齐全的部门,而且即使是按三大产业部门来划分,在部门的比例组成上也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地域生产综合体所以不同于其他区域经济结构,还因为它是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专业化部门。这些专业化部门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可见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其他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之处也在于其在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从50年代起,原苏联学者就对区域产业结构分类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分类方案,因为这些分类都是对现存地域国民结构的现象描述,因而各个分类方案之间大同小异。比如萨乌什盒曾将区域生产结构盘分为:(1)主要的生产部门;(2)为区内主要的厦辅助性的其他生产部门提供原科和燃料的基础部门;(3)附属性的生产部门;(4)辅助性生产部门;(5)区内生产部门;(6)服务性部门。按原苏联学者班德曼的划分,生产结构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生产部门、服务性基础设施、人口和当地自然资源,这里我们对班氏方案作一简单介绍,
TPC的生产部门包括专门化生产部门和分工性生产部门。专门化生产部门是TPC中心,一个区域能否有资格建设TPC,关键在于这个区域能否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生产部门。而且一个区域的专门化部门的规模越大,在全国的地位越重要,建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规模也就相应越大。分工性经济活动是在TPC范围内次一级的生产活动。分工性生产部门包括附属性生产部门和服务性生产部门。附属性生产部门主要是满足区内需要的生产部门,其特性和发展速度往往由专门化生产部门的需要来决定,而这些部门在一定时候也可发展成为TPC内部的专门化生产部门,而服务性生产部门主要是为TPC范围的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生产部门。
基础性设施是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但也是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配置状况与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产活动能否正常运转,基础设施包括三类 生产性基础设施(铁路、电力输送线、管道、供水、电讯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旅客运输、贸易、零售店、托儿所、学校、医院、住宅等)和公共机构性基础设施(如党政机关、科研机关、艺术机构、高等教育机构)。
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而在综合体人中的迁移、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部门分布机构、居住条件、工作环境与健康状况既影响到整个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正常运转,本身也受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
地方性自然资源在报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个TPC范围内的专门化经济活动甚至其功能与空间结构。事实上,一地的资源条件说明了特定区域的发展潜力,而且也提供了TPC形成的先决条件。自然资源可分为五类:矿物资源、燃料与能源、术资源、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建立综合体的准备阶段首先是对资源的评价,包括资源的可运输性,可更新性,蕴藏程度与含量,也必须考虑气候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设施,污染程度等外部条件和限制性固素,对资源的评价包括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其中质量的评价还包括着区位因子的分析。
由上而见,所谓的生产结构理论是指TPC由各种生产要素所组成,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因子,TPC的生产结构实际就是这些诸多因素相互结合所形成的统一体。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理
在原苏联,专业化生产部门包括矿业和制造业,也可以是农业部门,专业化生产活动决定TPC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区中的地位,影响专业化部门生产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因素包括五个方面:综合体中资源的组成,国家对专业化部门生产产品的需求,区域的地理条件,单位产品的资本投资和运营成本,产品运到消费昔的运输成本,在现实中,专门化生产部门往往由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或部分的生产循环所决定,与通常的技术循环有所不同的是。生产循环是建立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技术和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通常一个循环的核心包含了一个至二个主要生产部门,而这两个生产部门代表了一个TPC范围的专业化活动,对于这样的生产循环,柯洛索夫斯基、萨乌什金和赫鲁晓夫等人都有过专门的探讨,生产循环的形式和空间联系应根据已知的地方资源的组成、级别、规模和在国家经济中的经济地位的变化而相应地作出改变和调整,专业化产业可以区分为区域之间的专业化部门或区域内部的专业化部门,这要根据这些部门在原苏联和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来定,那些具有区际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通常将其产品输往国家的其他经济区域,而都有区域意义的产业部门主要用以满足区域市场。
提出专业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理是为了说明在TPC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专门化部门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其他各种非专门化部门的发展。这是因为:第一,专门化部门在扩张过程中离不开综合发展,因为专门化部门与协作配套部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部门之间有前向,后向,侧向的连锁关系,因而前者的发展就离不开后者的支持。第二,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是指专门化生产扩张过程中,综合发展也相应地扩张,这样才能支持专门化部门的发展,综合各部门的发展速度过慢的话,将不能满足专门化部门的发展需求,但如果综合各部门的建设过快的话,又会造成各种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由于专门化部门发展是针对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经济部门扩张而言,如果其他综合部门的发展跟上了这一发展,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区域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涨落。比如由于资源(自然)被采掘一空时,区域专门化部门变得不专时,如果各综合部门发展到一定水平,区域经济就不会迅速衰落,甚至有能力支援形成新的专门化部门。
3. 动态原理
由于TPC的形成过程要经历1O年之久,因而TPC的大规模的研究与设计工作需经历若干阶段:科研与设计阶段,基础设施的准备阶段,主要生产项目的建设阶段,使各生产性设施投入运营阶段,这几个阶段一般来说是相互联系与衔接的,常常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某一TPC建设程度与其他程序交迭或重复出现的现象,比如在新的生产活动被引入TPC过程中对某些部门需作重建,在企业正式投产以后年中,基础设施需要改善等等,因而在TPC发展过程中建立模式时有必要进行时序划分,
在对TPC进行动态模式分析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TPC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比例关系;(2)TPC每个建设阶段资源的有效配置; (3)资源在空间范围内合理分布与充分利用;(4)TPC对环境的适应性及TPC与其他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5)TPC在未来扩张的范围与限度。正是由于TPC建设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因而建设中作为主管部门需要考虑: (1)对规划中的TPC及其空间结构的区位选择;(2)TPC各组成部分的时序选择;(3)对TPC发展的不同过程的管理;(4 )项目布局过程中的替代趋势与TPC成型过程中的发展预测,比如当基础设施成本下降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成本上升;(5)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带来对丧繁的选择问题。
事实上TPC形成过程中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子都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当在萨彦的热电站建成以后,邻近的库兹巴斯TPC项目就需要予以修改,随着贝阿铁路的建成,从西伯利亚运出的原油会迅速增加,这自然会影响到奥伦堡TPC,塔吉克的TPC 以及远末的TPC发展过程、结构与规模,科学技术进步也是影响TPC规划与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首先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响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某些综合体的开潜力和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就需要予以重新评价。再者,科学技术也击影响到每个TPC内外产业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产业之闻的分工与协作不折加强,从而使TPC的功能与结构都不断产生变化与调整。
由此来看,TPC的动态原理是指在TPC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TPC内部的各个环节,各种组成要素的增长与扩展呈动态变化的规律。且由于TPC是一个开放系统,本身又与外部区域经济和其他TPC发生物质能量的输出输入交换关系,外界环境也都会对TPC的变化产生影响力。从行政与经济隶属关系上TPC又与上一级经济区和国家经济行政机构发生必然联系。这样TPC是处在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网络的节点上,各种因素都会修改和矫正TPC发展的运行轨迹,使其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之中。这也就要求对TPC的内外各种关系相应地进行动态协调,以保证TPC本身接照稳定和谐的道路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在原苏联的TPC发展计划中,一般都是根据TPC内部各种条件建立静态模型,然后再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引入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进行动态仿真,在此基础上实现TPC发展决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根据TPC的基本原理,从国家开展区域政策的角度来看,进行医域规划时一般都立足于以下几点:(1)在解决国家经济问题中区域的地位;(2)在联邦生产体系中医域的专门化和专门化产业的构成;(3)服务于若干区域的基础设施要素; (4)若干区域均有需求的稀有要素开发中的限制性因素;(5)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措施;(6)专业化工业的生产成本和其产品输往目的地的转移成本等。由于在全苏,部门经济和区域经济可算作整个国家宏现经济的次一级系统,整个苏联的区域经济可以由各种级别的地域生产结构综合体系来表示,级别的高低反映了地域在全苏联整个经济中的贡献,地域生产结构分类中的首级地域是经济区,在经济区之下,有两个相联结的次一级地域级别——大规模的TPC和工业节点。而TPC的等级是反映经济区在全苏经济中地位的一个判别标志。一般说来,一个经济区可以有若干个TPC,但整个经济区内现存的空间结构往往其由某一个特殊的TPC来定,因而区域规划的程序一般是经历五个阶段:(1)在经济区一级,确定TPC集合系统和TPC的分工;(2)在TPC一级中决定每一TPC经济结构中主要要素发展的规模与比例关系;(3)在TPC一级,决定每个TPC发展时序和工业节点的空间结构;(4) 定每个TPC内部每工业节点的空间结构;(5)制定经济区中每个TPC的建设计划。由此看来,在原苏联经济区范围内的区域规划都是围绕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建设而展开的。
TPC理论是原苏联经济系统工作者在区域开发特别是在新医开发中对如何合理发展区域经济提炼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规律,这种理论的一些合理内核如生产结构理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理论及动态理论都是从计划体制的土壤上诞生的,但一经抽象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具有相对广泛的适应性,总的说来,该理论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以有限的空间为核心集中投入资源,形成生产要素的地域性集中,这是与经济学中成本最小化和集聚化经济原则相吻合的;第二,注重于产业之闻发展的和谐性。可以看出,TPC原理主要是从产业结构角度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的,因而注重产业之间结构上呈比例关系,这无论是产业之何的联系链条上,还是生产性产业与服务性产业之闻的配置上都能看出这种规律性;第三,从动态变动的角度看待区域经济发展。
但TPC理论也有自身不能克服的种种不足。首先,逻辑结构上比较松做并缺乏一致性和严密性。比如虽然该理论是以产业结构为中心展开的,但其中所谓的生产结构理论只是对区域经济结构组成要素的分析方式,谈不到什么原理,而动态原理则只是考虑到内外界的动态变化而已,这是许多经济发展现实中都必须出现的。因而似乎只有专业化与综合发展规律才算得上隶属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一种规律性。再比如,农业在研究初期是被视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正式论述中都往往把农业悬置在一旁,甚至不作为分析的一种特例,使人感觉判所谓的专业化部门实际上就是指工业部门而言。其次,TPC原理在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时由于只过于注重于生产结构的分析,而忽视或无视于对经济发展地域扩展与演化规律性本身的探讨。再次,由于研究中是从区域角度出发的,各个企业如同棋子般被动地适应规划或计划者,企业和各生产基本单元本身的活力没有体现出来。这本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弊端,但也通过TPC原理表现了出来,这就使得TPC原理本身缺乏更大的活力和不能上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这种缺失也限制了该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应该承认,TPC原理在原苏联计划体制下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成功的地方。比如,一方面TPC的建立促进了原苏联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由于原苏联经济结构是以重工业建设为主的,这势必要求众多的TPC中有一部分是以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建设为核心来进行建设,这些综合体都在原苏联经济增长和结构台理化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丽且其地位不断提高。比如,西伯利亚的综合体在原苏联燃料生产中占到43%-47%,如果把库兹巴斯和中亚的几个天然气综合体也算在内,则全苏燃料增产的85%要依靠这些综合体的发展予以提供。正是由于TPC的发展,使苏联重工业有了进一步扩张的基础。另一方面,TPC的建设也促进了原苏联地区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生产力和合理布局,据统计原苏联在建或建成的l6个TPC中,欧洲部分只占4个,只占25%,而西伯利亚和远东及中亚占l2个,占75%。这表明苏联的TPC的建设重点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且东部一些燃料动力基地的建设也吸引了一大批高耗能的重工业在东部地区的布局。再者,TPC的建设,通过生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的集中布局,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费用。据估计,集中配置为多部门共同使用的生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较单个部门投资节约10-15%。但也应该看到,在其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TPC理论在原苏联具体推行中也是弊端丛生,矛盾重重的,其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以几个方面:
第一,部门结构不完整、不协调的问题。由于TPC总是着眼于那些服务于区域之间的专门化部门的重点建设,结果使其他生产部门发展滞后。实际上综合发展相当不足,比如在原苏联东部地带,主导产业大都是采矿业,制造业发展相对不足。由于制造业的短线制约,大量制造业产品和机器要从西部运入,但还是不够满足要求,食品、轻工业发展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地需要。
第二,在产业循环链条中,一些产业发展不足,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影响了其他产业潜力的发挥。比如在中格拉,整个木材加工的链条由水电、木材采伐、木材加工三部分组成,但由于木材加工能力不足,致使水电电力能量得不到充分发挥,一遇暴雨圆木即被河流的洪水卷走。在另一些TPC中,由于新城镇的区位难以选定,使得该上马的建设项目迟迟不能动工。
第三,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不足。除了一些生活性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如东部地带的TPC普遍存在住宅、学校、医院、娱乐设施不能满足国民生活需要,在生产性基础设施上也存在着严重匮乏或不能按时保证需求的问题。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基地与生产资料、消费品供应地之间联系往往是在没有开通铁路状况下建立起来的,通往矿区的公路也常在开采高峰过后运输量减少时才交付使用;内河码头不足,河道疏竣工作缓慢,小吨位船支与破冰船不足等,这些都影响了综合体日常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运转。
第四,由于专门化部门之间协作引进的区际利益关系不易协调。在原苏联,一些TPC的建设往往遵从这样的程序,经济上更成熟的TPC提供产品和服务给那些新建设的TPC,这样,老的TPC不得不大力发展建材、能源、食品、维修等工业以满足新的TPC,而新的TPC又必须在一定时段反哺,在老TPC资源枯竭时向其提供必要的原材料的原料,这样一方面带来了过多的运输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区际利益的关系不易协调,由于价格体系的扭曲-围绕后者的问题更易引起争端。
第五,建立TPC的一个初衷就是为了消除部门分割与地区分割,但在执行中,不仅部门与地区的分割封锁依旧,而且又增加了新的管理层次。事实证明,在集中计划体制未打破,市场体制没有有效运转时,试图楔入一块新的区域单元来协调、融合部门与区域关系是不可悲成功的。
第六,TPC计划的难题,原苏联的经济学者为建立TPC的模型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仅在《苏联区域发展》一书中藏有大量的经济数学模型。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信息扭曲等原因,模型建立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甚至于不能很好地用以决策,所以大量的模型都停留在科研阶段。著名学者班德曼也曾坦诚地指出,数学模型还远非那么完备。因而TPC的兴建依旧服从于行致命令,当然,我们有必要指出的是,由此造成事先计划上的困难以及计划与执行上的脱节都归于计划体制本身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