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原生家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原生家庭(family-of-origin)

目录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氛围、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的互动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1]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原生家庭是相对于成年后组建的家庭而言的。我们的性格、爱好、很多习惯的养成都与原生家庭这个环境(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日后待人处事的方式、恋爱婚姻的沟通模式等都可能带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般说来,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在那里出生并成长的家(原生家庭),另一个是自己长大进入婚姻生活所组建的家(新生家庭)。

  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发展,培养人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年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成长时经历过的情绪体验,会在成年后与新生家庭中的配偶或子女相处时不受意识控制的重复出现。在原生家庭中,孩子通过观察成年人之间的价值判断和交往模式,不断形成自己的交往方式;而作为父母的夫妻间的交流又在为孩子确立与异性交往的模型。[2]

  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这种行为被称为强迫性重复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譬如,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信任。相反,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敌意,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敌意,甚至对那些善意的人也会充满敌意。

  要形成良好的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原生家庭的熏陶与氛围感染。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予爱与支持,同时尊重子女的独立性,给予足够的信任,那么子女就学会爱、信任、独立与自强,并在他的人生中不断重复这些好的东西。[1]

如何消解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回顾原生家庭时,会清晰地看到一些坏模式对自己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跳脱这种命运的轮回呢?

  对个人来说

  首先是洞察。洞察自己的模式是如何沿袭和轮回的。当觉察到自己是如何因为原生家庭而影响到自己时,她应该放下和别人的比较评判,重归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其次是接受与宽容自己的命运。当接受了这一事实后,就不那么在乎自己的缺点或父母的缺点,内心的冲突也会减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程度越高,接受程度越深,就会变得越宽容,也就越容易从固有模式里挣脱出来。[1]

  对父母来说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是在原生家庭中完成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性格脾气、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是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是延续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方式?还是避开自身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港湾呢?

  1.应通过反思改变代际传递的认知模式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父母要不断地反思,改变原生家庭传递的对孩子的认识和看法。比如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下,妈妈捡起给他,他又砸,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就在妈妈忍无可忍时,一个10岁大的男孩对她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妈妈捡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妈妈感到释然,释然中又带有惊奇。可能相对于成人,10岁大的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

  父母要知道,孩子与成人不同,他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认识和感知世界。你必须站在他的位置,理解他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才能对孩子有真正的了解。

  2.控制情绪改变代际传递的依恋模式。如果家长一味地找寻孩子原因而忽略自身问题,那么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父母的声音、眼神、情绪,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位爱发脾气的父亲,或者是一位经常幽怨流泪的母亲,都有可能代表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伤痛和挫伤。所以,回溯童年的缺憾,重新调整疏通自己的情绪管道,在自我觉察中成熟。原生家庭的际遇影响着父母的亲子教育观念,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父母的性格,左右了父母的情绪,甚至控制了父母的生活。当面对孩子成长的烦恼,父母应懂得反抗,学会反思,阻断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携手与孩子一起成长。[3]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未希. 原生家庭影响你一生[J]. 家庭科技, 2014
  2. 阮莉雯. 原生家庭——难以割舍的成长印迹[J].青春期健康, 2009
  3. 袁宗金. 对原生家庭负面影响说"不"[J]. 平安校园, 2017, 000(005):P.30-3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原生家庭"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