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南南合作(South–South Cooperation)
目录 |
南南合作泛指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因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处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而得名。南南合作是二战后众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摆脱殖民控制后,面对不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挑战下的产物。南南合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等领域,旨在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和区域间合作等多种模式,促进发展中国家分享知识或经验,实现发展目标。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南南合作的起源。万隆会议又称第一届亚非会议,共有29个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参加。万隆会议广泛讨论了反帝反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团结等问题,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第一次提出了亚非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构想,建议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会议的《经济合作决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合作的建议,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
“77国集团”起源于1964年6月15日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当时,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由此成立了77国集团。此次会议上,77国集团提出了关于国际经济关系、贸易与发展的一整套主张,旨在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重大经济事务上的整体谈判能力。同时,会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以贸易和金融为主的经济合作概念。77国集团的形成为后来的南南合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作为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间组织,77国集团一直致力于加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互助合作,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利益,提高其在联合国系统内重大国际经济问题上的谈判能力,成为推动南南合作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1月,77国集团正式成员已增加至132个,但仍沿用了77国集团的名称。
200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58/220决议,将每年的12月19日定为“联合国南南合作日”。
南南合作的类型主要包括知识和经验分享、培训、技术转移、金融领域合作和实物捐赠等。
一、方案适用性更强。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相同的反抗殖民统治的历史命运、处于相似的社会发展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加之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人口高速增长、教育普及不足、社会保障和就业不充分以及艾滋病等难题,使得发展中国家间的发展经验可借鉴性和方案适用性更强。
二、提供了更加民主和公平的合作模式。南南合作基本上不带附加条件,发展中国家在合作中更能够发挥自主性,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南南合作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合作和管理创建了更加民主、更加公平的模式。
三、更具成本效率优势。发展中国家拥有相对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文化障碍相对较少,技能成本低廉, 这些都增强了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节约了合作成本。
南南合作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在国际社会层面,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战略和机制框架来推动南南合作的实施。目前联合国机构、国际援助机构和基金会对南南合作的支持通常是以特设的形式开展,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踪、监测和评估。
在国家层面,缺少高效的国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许多国家对南南合作的潜力和价值认识也不充分,缺少足够的政治意愿推进合作。
在实际操作层面,各种问题也亟待解决,包括援助效率和影响的提升、南南合作知识分享的推动、探索切实可行的南南合作运作及资金模式、总结并推广最佳实践、协调各利益方等。
此外,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也面临着挑战。目前南南合作项目基本通过政府官方渠道开展,非公部门(公民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作为利益相关方,未能积极有效参与南南合作各项活动。
首先,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自1995年以来,发展中国家间的商品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向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另外,发展中国家在捐赠和优惠贷款方面的资金合作也大大加强。
其次,发展中国家间的新技术合作蓬勃发展。中国、巴西和印度等自身不断提高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增强了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能力。目前新技术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项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涉及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生物科技、电子、半导体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大量合作。
第三,新兴国家成为推动南南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新兴国在南南合作中的领导和枢纽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曾是国际合作中的受援方,在取得了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后,已具备了国家技术合作政策、完备的协调中心、数据库和预算资源,且具有政治意愿开展援助支持、技术转让、政策交流和筹资等南南合作活动。
第四,区域内和区域间南南合作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南南合作视为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框架,因此,各级政府、多边组织和捐助机构及其他合作方也不断建立或支持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南南合作推动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