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金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内生金融是指遵从社会与经济系统内的制度特征以响应更好获利机会而诱致生发的资金融通活动。
内生金融的发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理论多维度的研究发现,金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由此,学者们开始进一步深度探讨金融成长的演进根源,逐渐形成了古典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与现代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两派观点。
以阿罗-德布鲁模型为基准的古典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主要考察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风险管理之于金融发展的关系。Gurley、Shaw和Diamond着重从交易成本出发,研究认为交易成本越低,金融活动就会越发达。Leland和Pyle关注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显示出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机制越完善,金融发展就会越好。Diamond和Dybvig则从风险管理角度来分析,他们认为金融中介作为“流动性蓄水池”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风险管理水平越高,金融发展越好。
以制度为视角的现代内生金融理论,则尤其重视制度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它主要强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与利益集团等因素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而剖析金融发展的内生原因。Stulz和Williamson研究发现,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对权利的法律保护及执行效率有显著影响,从而与金融发展联系密切。
Guiso、Sapienza和Zingales关于信任与金融发展的分析表明,在市场主体之间存在越高信任度的地区,则金融发展水平越高。Rajan和Zingales关注利益集团的力量,他们指出,小而集中的利益团体能迅速采取一致行动来影响经济活动。因此,该理论认为,经济系统内的制度因素是决定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交易成本大小及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它们是金融发展的内在原因。
内生金融理论打开了金融市场的黑箱--制度因素如同系统内金融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它们对金融活动的生发起重要的诱致作用。从这一角度看,金融活动可划分为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两类。内生金融,是指遵从社会与经济系统内的制度特征以响应更好获利机会而诱致生发的资金融通活动。对应地,凡没有遵从系统内部制度特征而生发的金融活动就是外生金融。由于与经济系统内的制度因素高度契合,内生金融比外生金融往往有更为突出的适应能力,因而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遗憾的是,理论研究还没有洞悉与理清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在应对信息问题、交易成本问题及风险问题能力上的显著差异,尤其是对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因素缺乏足够认识,实践上由此陷入种种误区。
- ↑ 胡卫东.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误区:一个内生分析框架[J].农村经济.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