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公债的应债来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公债的应债来源

  公债的应债来源公债的发行收入,来自何处。也就是公债出售于何处,由何者认购。

公债的应债来源分类[1]

  公债的应债来源不同,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有着很大区别。在公债发行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常常会因应债来源的不同而使公债的运用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公债的发行工作中,还必须有一个应债来源的正确选择问题。

  按照经济影响的不同,通常可把公债的应债来源划分为银行系统非银行系统两大类别。

  1.银行系统作为应债来源
  (1).商业银行认购公债

  商业银行在许多国家都是政府公债的重要承购者。这首先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购进政府债券是一项有利的投资,持有政府债券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在资金方面安全可靠;其次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银行购进政府债券是一种可靠的储备资产,政府债券(尤其是可转让债券)流动性较高,随时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极适于作为商业银行的第二线储备资产。当第一线储备资产(现金)不足时,随时可通过出售一定数量的政府债券来换取现金。

  商业银行认购政府公债,将通过资金的使用和转移,在经济中增加相当于认购公债额一倍的货币量。

  (2).中央银行认购公债

  中央银行也是许多国家政府债券的重要承购者。中央银行认购公债,通常是由于下述两种原因:一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执行机关,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中主要是国库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息率(这也就是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因而需大量购入政府债券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二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财政的支持者,在政府财政面临大量赤字的情况下,通过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债来为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援助(尤其在政府不能从其他方面找到足够的公债收入来源时更是如此)。

  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公债,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从财政部直接购入,即所谓直接途径。另一是从公开市场上买进,即所谓间接途径。但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其结果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从而造成银行存款多倍扩大,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

  2.非银行系统作为应债来源
  (1).社会公众认购公债

  可以说,社会公众在所有国家都是政府公债的最主要承购者。而公众认购公债基本是出于投资或储蓄之目的。

  社会公众承购政府公债,一般只会造成政府支出与民间支出的转换,不会增加或减少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但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的短时波动。

  (2).政府机构认购公债

  在一些国家,政府机构也常常成为政府公债的重要承购者。政府机构之所以认购政府债券,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政府内部的资金,具体来说还有这样几个原因:

  • 政府经费拨付的集中性和政府支出速率的均衡性,通常可使政府机构在经费支出过程中形成暂时存留资金,其大部分可通过投放于为期几个月的短期公债而调剂使用;
  • 许多国家政府管理的各种保险基金(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有自己独立的税款收入,且专款专用,有可能形成盈余而在公债上投资,
  • 地方各级政府掌握的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往往会形成大量盈余而处于闲置状态,也可通过认购政府公债加以调剂使用,
  • 有些国家,如美国更是通过法律明文规定,政府机构的暂时存留资金和由政府管理的各种保险基金的资金盈余等,必须投放于政府债券,而不能用作其他用途。

  我国也同样具有将政府机构作为公债重要应债来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必要性在于我国目前的财政资金紧张状况更需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内部的资金。其可能性在于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每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同样握有暂时存留资金,甚至会形成部分经费结余,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预算外资金规模相当庞大,完全可成为政府公债的雄厚的资金来源。

公债应债来源的选择

  1.公债的应债来源应力求广泛多样
  • 公债应债来源的广泛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运用公债的规模及公债的顺利推销
  • 公债应债来源的广泛多样是政府执行不同时期公债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
  2.公债的应债来源选择应与经济形势的需要相适应
  • 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潮或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应尽量从银行来源借入资金,而不向非银行系统借入或少向非银行系统借入资金,以求扩大货币供给,增加消费投资需求,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 在经济发展处于高涨或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则应力图扩大习仁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减少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甚至不向银行系统借债,以求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压缩投资和消费需求,抑制经济发展的过旺趋势

  否则,政府如果在公债应债来源的选择上发生重大错误,与经济形势的要求相脱节,则不仅不能产生公债运用的应有效果,还有可能因此而导致种种弊害。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公债经济学导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连晓雾,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公债的应债来源"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