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体育产业集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体育产业集群

  体育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体育产业高度集中,并形成体育产业链的成长现象。[1]

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2]

  1.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当前,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商品服务资本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美国学者奈斯说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现在我们恐怕再也不能谈什么美国的经济了.因为它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欧洲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生产要素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能促进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扩大,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市场能带来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并且催生更多具有实力的大企业的出现.这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证明.我国一些有影响力的制造业集群很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果。国内学者通过测算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和行业的集聚水平有直接的关联.不论是一些地区的行业集中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一些地区行业的集中。可以肯定的说外商直接投资地理分布的集中进一步导致了我国一些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快速集聚。也正介于此。北京要“利用国家体育总局及其所属各运动员项目管理中心聚集崇文区的区位优势,在体育馆路或临近地区兴建体育中介代理商务区。为国内外体育中介公司落户北京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国际优质体育生产要素,来带动当地的体育服务业集群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为我国吸引先进的体育生产要素.促进体育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机遇。

  2.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被看好

  产业集群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发展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我国经济正由粗放式经济向集约性:出口性向内需性过渡。经济发展速度虽有所放缓,但是老百姓收入依然稳步快速增加。从需求方面看,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市场消费将持续扩大。国内市场巨大潜力的不断释放.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从供给方面看.劳动力资本、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都具备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条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随着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将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准备条件。

  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观赏性体育需求来看.原来观看的体育赛事内容单一、渠道单一、现场观看机会较少。现在随着各类体育赛事的极大丰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现场观看参与的便利性等趋势的增强.不仅扩大了体育赛事市场的空间.还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观赏性体育需求。我国有着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纵观全球.我国无疑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体育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持续、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恰恰是体育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申奥成功后我国新增180万就业机会.奥运会后全国每年6DP额外增长0.3%一O.5%.社会消费品总量将超15000亿元。这将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2]

  自2011年初开始,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十一五”期间.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店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0%.销售业绩增长速度约为20%。但国内上市运动品牌2011年的年报表明.受高库存、成本上升等的影响.行业增速放缓。《中国体育用品行业20102011发展报告》认为,未来在行业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各品牌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另一大特点是.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从产量上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北京、上海6省市,集中度超过85%。从企业聚集密度和产品类别上看。运动鞋主要集中在福建晋江、广东东莞、浙江慈溪、江苏昆山;运动服主要集中在福建石狮、广东中山、浙江海宁;运动器材主要集中在浙江富阳、苍南,江苏江都、泰州,河北沧州;篮、排、足球用品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浙江奉化、富阳和福建长泰、永林等地。其中,四个体育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级体育产业集群。包括:深圳体育产业基地、成都市温江区体育产业基地、晋江体育产业基地、龙潭湖体育产业基地。

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3]

  1.产业集群能够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体育产业聚集和壮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很大。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从上世纪8O年代到90年代,近10年的时间,英国在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中的从业人员近50万人,超过农业的从业人口;德国在此期间的休闲服务业从业人数也超过300万人,年营业额高达4000亿马克。洛杉矾奥运会以后体育产业就创造了2.5万个就业机会;汉城奥运会后相关体育产业给韩国人民提供了3.4万个就业机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创造了1O万个就业机会。

  2.体育产业聚集对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这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首先体育产业聚集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使相关产业或配套设施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由于体育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具有互补性和配套性,使得集聚内的商品的广度和深度较大。其次,体育产业聚集把分散的企业聚集到某一相同的环境,这样就扩大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规模,从而使生产者大批量的销售变成现实,节省了交易成本。最后,产业集群中技术的创新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促进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1.加强统筹规划,发展特色集群产业,实施集群发展战略

  由于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对于它的发展,首先要从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社会文化等方面人手做好统筹规划。2010年3月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此,要紧紧围绕指导意见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2.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聚集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聚集要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引导来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产业集群着眼于全球市场,进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行业产业价值链,发挥有竞争力企业的外溢作用,使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内的协作关系更为紧密,企业规模更大。

  3.加强政府在体育产业聚集中的主导作用

  发展产业集群主体在市场,发展要符合市场的需要,但并不等于说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就不能干预了,恰恰相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体育产业的聚集和政府息息相关,因此,政府更应该参与到体育产业集群发展、保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中来。发挥好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是促进体育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1)建立体育产业聚集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产业聚集的规划,资源是否合理配置是决定产业聚集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产业聚集区的发展要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同时城市的发展也要为产业区的发展留有空间。其次,要合理配置产业聚集区,使多个产业聚集区能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三是选择和确定行业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创新;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培养和吸纳体育科技人才。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硬环境的优劣对资本流向有很大的吸引作用,政府只有在道路、通讯及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先行发展的条件下,才能降低产业成本,政策优惠才有可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园及利用与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相互合作加快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提高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群区开发建设的档次。

  (3)完善管理制度。有合理的规划、良好的基础建设的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管理体制,只有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才能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通过规范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提高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体育产业集群要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具体来讲,首先要引导员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培训教育氛围,以人才战略带动区域的集群发展。其次要做好人力资本的激励,可以通过产权激励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发展与他们密切相关,通过岗位激励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和企业的命运不可分割,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最后建立制度引进人才,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大学、科研机构等科技资源,促成集群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使产、学、研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花蕊.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3
  2. 2.0 2.1 马运超.浅议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3. 宋英杰.论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体育产业集群"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