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29个条目

似动现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似动现象(phi phenomenon/Illusionary Movement)

目录

什么是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当视网膜受到两个镜头光线刺激后,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1]

  人们对似动现象的通常解释是: 一个特定位置上的每个画面都在眼中留下了一个余像,直至看到跳跃的动物或行进的人下一个位置略有改变的画面, 而这个画面的余像又持续到第三个余像的到来。余像的存在使人们注意不到间断, 与此同时, 运动本身便成了从一个位置进入另一个位置……这看起来非常简单, 可人们逐渐发现, 这种解释太过简单了, 而且丝毫没能正确地解释真实的体验。[2]

似动现象的相关研究

  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相继呈现一条垂直(a)和一条水平(b)的发亮线段(见图似动现象实验示意),改变两条线段呈现的时距,并测量对它们的知觉经验。结果发现,当两条线段的呈现的时距短于3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同时出现;当时距长于200毫秒时,看到a、b先后出现;当时距约为60毫秒时,看到线段从a向b运动。韦特海默说,当视网膜受到两条线段的刺激后,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

  有人认为,对似动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刺激的时距,而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如a、b两个刺激,a呈现100毫秒或更长一些,那么在a、b之间根本没有时距时,也能知觉到最好的运动。

似动现象与电影设计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

  1833年J.A.F.普拉托设计和制造了第一个动景器。在一个圆盘分成的各个扇形平面上,依次画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着的舞姿,当圆盘旋转时,人们即可看到连续运动是根据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提出和制作的。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点,人们会看到它来回飘动,这叫自主运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只觉得月亮在“静止”的云朵后徐徐移动。这种运动是由实际飘动的云朵诱发产生的,因而叫诱发运动;在注视倾泻而下的瀑布以后,如果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田野,人们会觉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飞升,这叫运动后效。在所有这些场合,看到的运动都不是物体的真正位移,所以也是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与心理学[3]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们对似动与真正运动的关系、似动的机制、似动中图形因素与运动因素的相互关系、似动的深度效应等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对揭示人们怎样从周围环境中拾取运动的信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似动现象”是一种心理现象。电影、动画片就是利用“似动现象”拍摄和放映的。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当物体在空间位移的时候,人们的感官功能能感觉出这种位移,这叫做运动知觉。人们感知了这种运动就会在自己的头脑里留下相应的表象.表象是人脑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当人们看见过火箭在长空呼啸而过,就会头脑里留下,“火龙升天”式的轨迹。这便是人的心理似动现象的作用。

  一般地说,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经验愈丰富,他的心理似动现象一即通过外在运动捕捉内在运动的能力就愈强。法国语言艺术大师巴尔扎克说过--句深知读者内蕴的话:“真正懂诗的人把作者诗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说:“有一定知识、阅历、经验的读者会把新闻作品中只反映外在运动的事物拿到心中去发展。”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具有知识层次高.知识面广的特点,那么高校校报新闻写作面对“有一定知识、阅历经验”的受众,不应只是通俗明了,平铺直叙的简单格式,而应是基于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采用新颖的格式和笔调,激发读者内心的似动现象,在思维空间产生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从中获得知识、信息的满足、愉悦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宋克, 李伟, 宫欢欢. 电影本体论——"似动现象"的理论研究[J]. 电影评介, 2010(03):74-75.
  2. 李铭. 应当正确解释电影的似动现象Illusionary Movement Must Be Correctly Interpreted[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5, 000(005):1-6.
  3. 古绪华. 从受众心理的"似动现象"谈新闻写作[J]. 新闻采编, 1995(06):44-4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似动现象"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