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霍尔姆·罗伯逊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丹尼斯·霍尔姆·罗伯逊(Dennis H. Robertson,1890—196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目录 |
丹尼斯·霍尔姆·罗伯逊1890年出生于英国剑桥郡,排行第六,其父是海雷布瑞(Haileybury)学校的校长。罗伯逊在伊顿公学和剑桥三一学院读过书,在取得古典文学第一学位和经济学习第二学位后,于1914年当选为三一学院的教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服兵役。1926-1927年间,他自费到亚洲旅游,由俄罗斯入中国,滞留十几日后,渡海而去。1930年成为剑桥大学的高级讲师。1938年因与凯恩斯“马戏团”成员有隙而离开剑桥,成为伦敦经济学院教授,银行学系主任,随后由于战争需要被调派到英国财政部。1944年他被推举接替庇古任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于是回到剑桥大学,任职到1957年退休,1963年在剑桥逝世。从1944年到1946年,他是平衡收支皇家委员会的首席成员,1957年到1958年,是价格、生产和收入Cohen委员会唯一的经济学家。
罗伯逊兴趣非常广泛,作为一个职业经济学家的同时,他还是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演员,对古典文学造诣甚深,特别对诗歌有着一如既往的爱好,常有新作见诸于报刊。他的写作风格非常特别,以《银行政策和价格水平》为例,全书仅103页,语言简练,但却寓意深刻,被喻为当时最难懂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后期的著作以书评和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评述居多,落笔行文幽默、尖刻而又不失真诚。
罗伯逊将他大部分的精力灌注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他曾经说过:工业波动、货币、信用以及就业等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中我最感兴趣的领域,对该领域的研究也是我期望能被后人记起的唯一的个人贡献” ,下面我们就根据罗伯逊自己的这一谦虚的说法,从工业波动和货币、信用这几方面来概述一下他的贡献及其理论的特点。
罗伯逊是第一个重视实际经济因素在工业循环中的作用的英国经济学家,他的理论曾被认为是对宏观经济周期的一个非货币的、过度投资的解释。
在考虑工业波动的性质时,罗伯逊不仅考虑价格和信贷的周期特征而且考虑到了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在《一个工业经济波动的研究》中,他就是以实际国民收入的周期波动为考察对象的。他将工业波动描述为“价格水平,货币利润水平以及就业水平的准节律运动” 。至于工业波动的原因,他反对当时两种流行的观点:第一种是以霍特里为代表的纯货币经济周期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特点和造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可以在货币系统的缺点中找到;而另一种是以庇古为代表的心理周期的观点,认为业界领导者的决策脾性方面的缺点是导致贸易周期的主要原因。对此,罗伯逊说:“我坚持认为应比流行的解释方式更加注重于某些与货币和心理原因相反的,引起经济波动的‘真实’原因” 。当然,罗伯逊并没有否定经济循环的货币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他只是说货币或心理因素不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唯一原因,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罗伯逊将经济波动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类,其中前者与实际因素相关,而后者则主要和货币因素及心理因素相关。造成合理波动的原因深藏于资本主义的技术和法律结构之中,是经济发展和资本形成过程所必需的,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也是合理的,由他的强迫储蓄理论甚至能够得出资本形成需要一般价格水平的适当波动的结论。不合理的波动是由货币体系或心理因素对实际因素的过度反应而引起的,罗伯逊认为只有这种波动才应该想办法尽量避免。
罗伯逊总是将各个产业部门分开来考虑,以探究它们在经济周期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比如,“建筑商品和即时消费商品的行为特征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一般说来,前者在萧条期的产出水平会低于上一期经济繁荣时的水平,而后者却有可能继续保持上升。以至在任何情况下,萧条的基本特征并不总是实际产出水平的下降,而应该是无法将产出维持在考虑到现有生产设施的实际可能的产出水平上” 。
罗伯逊认为,每一个经济周期都会有它自己的特点,无法用一套标准化的经济政策平抑之,所以,在谈到对付工业波动的银行政策时,罗伯逊说:“我坚信‘信贷控制’政策,而不同意在货币事务上的放任自由的政策;但是,我推测,在长期中实施信贷控制也许是一件很难的事,远比那些受激进论调引导的人们所预计的要难得多,最终我们也许会认识到信贷控制不是一剂独立的药方,而只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和全面的稳定方案中的组成部分之一。”
罗伯逊一生著作甚丰,最有名的便是他为剑桥大学经济学系的学生们写的教材《货币》 ,但是他的学术声誉却主要来自于1915年发表的硕士论文《一个工业经济波动的研究》 和发表于1926年的《银行政策和价格水平》 (以下简称《银行》)。他后期在剑桥大学的大部分讲稿收集在《经济原理讲义》一书中。两战之间,罗伯逊写过大量的关于政策建议的文章,他的一生共写有论文100多篇,其中有30篇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另有15本书,涉及经济学的几乎所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