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農業服務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農業服務業

  農業服務業是指為農業生產各個環節提供服務的行業,包括良種、農資、農技、信息流通金融保險等多方面服務,它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

農業服務業的內容

  1、良種服務

  為廣大農民提供糧食、畜禽、水產、苗木等優質高效種子種苗;

  2、農資服務

  為廣大農民提供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物資服務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3、農技服務

  發展以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農業專業性服務組織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農技服務體系,為廣大農民提供高效適用種養模式和技術

  4、培訓服務

  培育新型農民,拓展農民增收致富道路;

  5、信息服務

  為廣大農民及時提供黨和政府的各項富農政策、市場行情及先進高效種養技術等急需的信息服務;

  6、流通服務

  通過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超市等物流載體,為廣大農民及時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交流平臺和服務;

  7、休閑服務

  滿足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娛樂和體驗農耕文化需求,促進農民增收

  8、保險服務

  對農民的種養產品實施政策性及商業性保險,減輕農民在災害面前的經濟損失,增強農業應對各種災害的能力

我國農業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國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積極發展傳統種養業的基礎上,圍繞農業外部功能的拓展,積極推進以農林牧漁服務業、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流通業和農業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農業服務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1、服務業總量迅速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積極發展傳統種養業的基礎上,圍繞農業外部功能的拓展,積極推進以農林牧漁服務業、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流通業和農業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農業服務業的發展,有力地加快了現代農業的建設進程,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1997—2006年,農村服務業占農村各業增加值的比重,由7.0%上升到15.6%。農村服務業占全國GDP的比重,1998年為11.4%,2006年增加到11.9%。1996—2003年,我國農、林、牧、漁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由129.6億元增加到313.4億元,年均遞增13.4%。1996—2005年,我國鄉鎮企業服務業增加值,由3249.85億元增加到11067.97億元,年均遞增14.6%。農村服務業占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1998年為31.2%,2006年略降到30.1%。

  2、全國農村合作組織發展迅速

  農村合作組織在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日用工業品經營農副產品流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2006年底,全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成員已達3486萬人。據農業部統計,農民合作社成員比非合作社成員增加20%左右的收入,而非成員的免除農業稅後得到的各類補貼很容易被種子、化肥、農藥、柴油等的價格或質量吃掉。為了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已於7月1日開始施行。農業部將推動和配合有關方面儘快出台包括稅收財政、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

  3、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支撐作用明顯

  近年來,全國在貫徹執行《農技推廣法》的過程中,通過進一步加強了鄉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技推廣服務隊伍結構,培育推廣了一大批名優品種,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十五末期全省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種植面積比重達37.9%和80。9%,有效使用綠色產品標誌320個,有機食品認證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分別達到142個和839個。引進開發了一大批國內外新品種,摸索創新了一大批先進適用技術,基本上能夠滿足肥藥供應、農機作業、病蟲草害和動植物疫病防治、技能培訓、信息發佈、產品銷售需要等服務,提高了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為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增長、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經濟協調發展和農業基本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4、農產品流通的服務體系逐步建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產品流通市場基本形成了以市、縣(市、區)批發市場、鎮村集貿市場為載體,以農民經紀人、運銷商販、中介組織、加工企業為主體,以產品集散、現貨交易為基本模式的流通格局,近年來,隨著農產品交易總量的擴大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農村迫切需要新的市場流通體系。

  5、農業保險服務開始起步

  近年來,我國農民參保金額和範圍不斷擴大,覆蓋面逐步提高,農業風險保障的意識不斷增強。農業保險政策有了突破性進展,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頒佈後,政策性農險有了實質性突破。新型農業保險模式不斷出現並改進,農業保險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逐年萎縮局面基本扭轉。今年1至6月,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0.82億元,同比增長124%,發生賠款1.56億元,同比增長240%。截至6月底,農險為投保戶提供的保險保障金額高達355.62億元。

我國農業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我國農業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我國農業服務業總量偏低

  其發展處於相對落後地位整個行業缺乏整體規劃、服務檔次低、效率低。以農產品流通為例。目前農產品流通模式大都處於原始集散階段:按產地收購、產地或銷地交易、商販零售方式進行交易,而適應新的消費求的定單農業、連鎖經營直銷等現代流通方式仍然是新生事物,農產品仍以原產品和初加工產品為主,附加值低。同時由於農業生產規模小,專業化水平低,農民自身兼顧了生產與流通的角色,購銷活動沒有從生產中分離出來。另外,農民的收入水平有限,使得服務業發展的空間受到影響,農民收入的90%以上用於擴大再生產和基本生活消費,需求對服務市場的拉動乏力,農業服務業的行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2、我國農業服務業發展差異較大表現為區域差異明顯,各地發展不夠平衡

  由於受經濟、地域、環境、文化、習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重要城市近郊服務業的特色,是以房屋租賃、餐飲住宿、旅游業為主,經濟效益好。其他地區服務業的特色,則以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貿易業為主,難以形成行業規模,經濟效益相對要差一些。農村的各種經濟組織和類型在有的地區發展活躍,已臻成熟,有的地區仍然是新生事物。一般來講,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了農業服務業發展的不平衡。

  3、農業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合理

  由於現行政策不配套,使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融資渠道、農業保險、科技、信息、生產銷售服務等問題沒有很好得到解決,現有農業服務業的經營範圍仍然以餐飲、旅游等商業傳統農業服務業為主,新興的農業服務行業發展受阻,難成規模。以農業信息為例。農業信息業無論從基礎設施資源利用、人員等方面都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要求。農業信息服務業由於起步較晚,同時用於農業信息服務硬體建設和軟體開發資金投入不足,使得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較為薄弱,農業信息服務手段相對落後,絕大多數農民主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板等方式來獲取信息;目前農村的勞動力多為中老年人,大都文化素質較低,接受信息和信息技術服務的能力較弱,利用農業信息的意願不強,這就降低了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在農村,專門從事農業信息服務的人才總量不夠,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這種現象在鄉(鎮)、村表現得尤為突出,難以適應農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我國農業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發展農業服務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加強對農村服務業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把服務業擺到與工業、農業同等重要的位置,像抓工業、農業一樣抓服務業。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強輿論導向,營造發展氛圍;加強政策引導,搞好協調服務,制定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制定和完善服務業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為農業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個人的管理

  農村的各類經濟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起著最直接最現實的作用,能夠促進農村生產發展,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提高農戶和農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政府要加以引導幫助其完善各種措施,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在“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礎上,增強對農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確保各種形式的農產品流通中介服務組織和各類農業協會健康發展,建立健全流通網路,切實解決農民在就業生產經營中缺信息、缺資金、缺技術、缺知識、缺銷路、缺保障等問題,使之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紐帶。

  3、按照市場需求,培育和完善農村市場體系

  包括為商品生產、流通服務的基礎設施的服務體系,為參與市場活動的生產者經營者服務的信息、咨詢、技術、金融等服務體系。

  一是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服務業。積極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的連鎖農家店,建成一批面向農村市場的商品配送中心,基本實現縣城有批發市場級的配送中心、鄉(鎮)有中等批發市場、村有集市,徹底解決農資市場監管難度大、經營分散、魚龍混雜的局面;積極探索新的農產品營銷方式,大力發展農產品收購、運輸、儲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一體化的新型流通業態,推進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

  二是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潛力很大。應建立可行的農業科技推廣長效機制,創新農業科技活動和方法。加強農業科研體系建設,確保基礎研究的正常進行,同時對已經取得成果的應用研究要迅速推向農戶,確保新成果在實踐中的運用,既要形成多元化的推廣應用體系,又要提高農民的科技觀念和技能,使新技術儘快轉化和普及。

  三是針對世界範圍內對中國產品安全的擔憂,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管理。圍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和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鼓勵符合資質條件的各類企業、行業協會技術人員等開展檢驗檢測認證代理、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和標準化技術推廣服務,促進我國農業在農產品生產、等級劃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等方面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水平。

  四是加大農村重點服務業扶持力度,增加投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和強化招商引資的力度,吸引各種資金,包括國資、民資、外資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在當前農村,農民最缺的是資金。應該把發展農村金融事業做為重點工作來抓,在政府加大策傾斜的同時,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多元投資渠道,在保障農業發展所需資金的同時,多元投資帶來的經營理念經營管理方式更會帶來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4、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加快農業服務業的發展,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應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目標,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建立人才機制整合現有各類相關教育資源,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培訓方式。採用實用型教材,加快農村人力資源的積累。同時積極爭取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門的積極性,開展在職培訓或鼓勵優秀的農村服務業專業人員深造;加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技能培訓,改善創業環境,加快農村從“民工潮”向“創業潮”轉變。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Mis铭,寒曦,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業服務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