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自由经济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自由经济区(Free Economic Zone,FEZ)

目录

什么是自由经济区

  自由经济区是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1975年,联合国贸发大会对自由经济区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经济区指本国海关关境中,一般设在口岸或国际机场附近的一片地域,进入该地域的外国生产资料、原材料可以不办理任何海关手续,进口产品可以在该地区内进行加工复出口海关对此不加以任何干预。”自由经济区可以成为世界经济的据点,绕过关税壁垒,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经济区是国际物流中多功能的综合物流节点,可以利用关税及其他税收、土地使用、人工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国际贸易提供各种综合物流服务。[1]

自由经济区的类型[1]

  目前,自由经济区的设立和发展已成为各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其科目繁多、规模不一,主要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过境区自由边境区、科技工业园区等。

  1、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免税贸易区、自由关税区、保税区。这种类型的自由经济区已有近300 年的历史,其数量多、分布广。它以国际贸易为主要职能,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入,在该区内自由储存、分类、包装和简单再加工,然后免税出口。很多自由贸易区也准许经营出口加工,开设工厂企业,乃至经营房地产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等各项业务。

  2、保税区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

  3、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又称工业型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某一区域,准许外国的厂商在区内办企业,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外资企业可以免税进口原材料、机械设备及其他零部件,制成品出口也享受免税待遇。它以远洋市场为目标,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搞产品加工出口,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1959年,爱尔兰在香农国际机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尔今在全球开花。我国2000年4月正式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首批批准进行试点的有15个出口加工区,包括辽宁大连、天津、北京天竺、山东烟台、山东威海、江苏昆山、江苏苏州工业园、上海松江、浙江杭州、福建厦门杏林、广东深圳、广东广州、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和吉林春晖出口加工区。 我国的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货物从境内区外进出加工区视同出口进口海关按进出口货物进行监管。出口加工的功能比较单一,仅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区内设置出口加工企业及其相关仓储运输企业

  4、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园区是指在科研机构和名牌科技大学比较集中、居住环境和教育环境比较优越的大城市或城市近郊辟出一块地方,提供比出口加工区更大的租税优惠,吸引外国资金和高技术人才,研究和开发尖端技术产品,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将智力、资金调度积聚的特定区域,是从事高科技研究,并对其成果进行测试生产的新型开发区。世界上较著名的科学工业园有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学工业区”等。

自由经济区的特点[2]

  一、设区的着眼点是外向性的

  设区的着眼点是外向性的,即利用国外生产要素,发展外向型经济。设立任何形式的自由经济区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外国的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借助于国外的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比如对减免进出口的货物税收的纳税人、各种服务设施的租用人提供的良好投资环境和优惠的经济待遇,乃至区内的装配、加工、制造所需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都是面向外籍厂商和国外市场的。把外部生产要素引进来,并与国内生产要素相结合,发挥外部生产要素的作用和机制,来加速和发展本国经济和国际经济交流,扩大对外经济关系,同时也引导本国商品、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使经济生活更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二、采用的途径是区域性的

  采用的途径是区域性的,是指根据区域经济学原理,划分出一定区域范围,利用当地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优势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指多数坐落在交通咽喉的铁路公路的枢纽、优良的港湾、良好的地理环境和靠近国际机场之处。优势资源主要是那里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是高校和科研集中之地。先发展局部地区经济然后再扩展。为了吸引和利用外部生产要素,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机制,任何型的自由经济区的设立都是采取划出一定区域范围实行有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特殊的对外经济政策。通常自由经济区都划在不属于海关管辖的港口、港口地区、边境区等关境以外的地区或地带。允许外国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进口,或再出口,减免各种税收等措施,只限于在自由经济区的特定范围内。自由经济区对内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锁区,对外则是一个自由经济区。

  三、实行的政策是优惠性的

  要将外部各种生产要素引进来,并发挥其作用和机制,必须对外国厂商提供各种各样的广泛的优惠措施,并用法律条例加以规定,保证经济利益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免除出口关税,减免所得税利润税等。通过这些优厚实惠的政策,才能吸引外国各种具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并将其与国内生产要素实行优化组合,使外商有利可图,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以促进自由经济区迅速发展。

  四、管理手段的特殊性

  自由经济区的管理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管理不同,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它不仅涉及该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关系,而且大量地涉及与外资企业的关系,具有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和性质。自由经济区的管理主要是运用经济方法,靠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海关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税收管理劳动管理等。要管理好自由经济区,处理好与客商的关系.必须有相关的涉外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地规定双方的权益,以此作为处理和调节双方经济关系和利益的依据与准绳。同时,还要有一个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机构

  五、最终目标的经济性

  建立各种自由经济区都必须先给予外商、外资以各种优惠条件,眺加速发展该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目的还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比如,允许外国船舶和货物占用泊位码头仓库等,是为了吸取租栈费;允许外国货物储存、分级、挑选、改装、修理等,可得到劳务收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设厂,开展加工、制造等生产性活动,可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和就业机会;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学习外国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达到迅速繁荣自由经济区,进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发目的。

  自由经济区的上述基本特征,构成了它的特殊矛盾和特殊的运作方式,决定了它的特定性质,自由经济区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将本国领土资源的一部分权益让渡他国,以借助于外部生产要索与国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换取本国经济高效益和高速度发展。

自由经济区的作用[2]

  自由经济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速了所在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自由经济区凭借其优惠措施和方便条件,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各种类型自由经济区的设立,无不采取许多优惠措施。以招徕国外厂商和吸引外国各种生产要素。比如,享受减免关税待遇,不受配额限制和外汇限制。进出口自由;有些自由经济区直接从事经营转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使大量货物流经自由经济区投向世界市场;有些自由经济区专门从事出口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它们的产品直接参加国际贸易,并随着引进的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也大大地增加了国际贸易量。据统计,1985年流经世界各地自由经济区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增长了一倍多。而到20世纪90年代,自由经济区的出口贸易额已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30%~50%。

  其次,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本国经济发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建了许多新的产业部门,传统的工业部门也得到改造,有的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利用本国的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实现本国的工业化,一方面有选择地接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的传统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资,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营方法,在自由经济区建立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和企业,使自由经济区内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换代,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同时,通过内引外联等途径。使自由经济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向区外扩散,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自由经济区是加速产业结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进行传递的良好的形式。自由经济区通过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发展了出口工业,扩大了对外贸易,增加了外汇收入,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也扩大了就业机会并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管理人才。这一切都起到加速本地区和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最后,自由经济区推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自由经济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吸引和利用外国生产要素.实现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这不仅为国际的资本流动技术转移创造了条件,而且直接地加速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1.0 1.1 江春雨,王春萍.《国际物流理论与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2. 2.0 2.1 周启元,谭立本著.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1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林巧玲,Gaoshan2013,方小莉.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自由经济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