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框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TOE框架(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Framework)
目錄 |
TOE框架由Tomatzky和Fleischer於1990年在《技術創新的流程》一書中提出,其是在綜合借鑒信息技術創新採納相關理論併在其基礎上擴充發展而來,它把影響一個企或組織對技術創新實施的因素歸納為技術層面、組織層面與環境層面三類。
技術一般包括企業現有技術以及市場上尚未被企業引進利用的技術,技術因素(相對優勢、兼容性、複雜性、可試驗性和可觀察性)主要指新技術本身的特性。
組織一般涵蓋企業範圍及規模、管理結構特性和人力資源狀況,組織因素(企業的規模與範圍、企業的IT基礎設施)主要指組織特性。
環境一般包括企業所在行業以及與相關合作者、競爭者、政府的交易行為。環境因素(如:市場競爭性與不確定性、政府規章制度及補貼政策和文化價值觀)是需要考慮企業所處的經濟、文化、政策等環境影響。
TOE框架相關研究[1]
TOE框架為研究企業技術創新及技術採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視角,在各種信息系統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ERP系統採納、電子商務的使用及擴散、電子採購系統、RFID採納、醫院信息系統採納等。近年來,研究者也將TOE框架運用到了其它的企業情景中,如Lin和Ho基於TOE框架分析了影響中國物流行業綠色實踐採納的因素,Palacios-Marques 等以中小企業為例,使用TOE框架研究了影響網路知識交換的因素。
在不同情境下,技術、組織、環境三方面所涵蓋的影響因素不盡相同,而影響因素的確定需要對具體的研究情景進行分析,以下部分將對文獻中三種因素的內容進行總結。
(1)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包含了企業基本的技術條件,如企業技術基礎設施、技術能力等,以及企業所要採納的技術本身特點,如技術的相對優勢、兼容性等。Lin, Pudjianto 等文中的技術因素包括了企業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及基礎設施。Zhu等將技術能力分為兩個維度測量,即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及網路技能。Lin 和Ho, Wang 等,劉茂長和鞠曉峰結合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將技術因素細化為相對優勢、兼容性及複雜性。Ahmadi 等除考慮相對優勢、兼容性及複雜性外,還考慮了安全問題這一因素。
(2)組織因素
在眾多研究企業行為的文章中,企業大小這一- 變數的作用已被廣泛接受,除此之外,高層管理者的支持在研究企業行為的文章中也是一個常見的主要影響因素。Wang等叫將組織因素細化為企業大小、高層管理者支持及技術能力,相似的,Alshamaila等用企業大小、高層管理者支持、創新及先前的技術經驗來表現組織的影響,Lee和Zo文中的組織因素包含了高層管理者支持和感知兼容性,Trang 等將組織因素具體為技術準備、技術整合及管理障礙,劉茂長和鞠曉峰[25]將組織因素分為了企業IT環境和企業資源兩部分。
(3)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可具體分為兩個大類:外在壓力及外在支持,外在壓力主要來自於政府、競爭者、貿易伙伴(供應商及客戶),這與制度理論所闡述的強制性壓力、規範性壓力和模仿性壓力三方面基本一致。外在支持包括政府的支持及貿易伙伴的支持。Gibbs和Kraemer中環境因素包括外部壓力(來自客戶及競爭者)、政府推廣及制度障礙,Pan和Jang中環境因素包括產品與操作的提升、提高產品與服務、競爭壓力及國家政策,Lin和Ho中環境因素包括了來自客戶及管理規定的壓力、政府支持及環境的不確定性,Aboelmaged39]中 僅用競爭壓力來表示環境壓力,Palacios-Marques等中環境因素包括了來自客戶及供應商的壓力,Trang 等中環境因素包括合作伙伴壓力與制度環境。
- ↑ 魏藝敏. 基於TOE框架的企業節能行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