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記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PM)
目錄 |
前瞻記憶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特定記憶類型,是相對於回溯記憶提出的記憶類型,指人們對未來將要執行行為的記憶。[1]相比於回溯記憶,前瞻記憶指向於未來的生活計劃,能更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記得將要採取的行動即前瞻記憶。
根據線索性質的不同,前瞻記憶可以分為事件性前瞻記憶(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EBPM)和時間性前瞻記憶(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
事件性前瞻記憶則指在未來某一特定事件出現後激活相關計劃遙。EBPM需要在特定線索和情境出現時執行,例如,路過郵局記得取包裹;TBPM則需要在特定時間點或時間段時執行,例如,周二上午八點去上專業課。
時間性前瞻記憶指記憶在未來某一特定時刻或間隔一定時間後要完成的活動。TBPM的線索以文字的形式寫在相應方格中,例如“上午9點”。這類線索的識別並不依賴於對時間的估計和監控,而主要依賴於對文字線索的識別。[2]
在現實生活中,前瞻記憶失誤不僅能導致50%~70%的日常記憶失敗,例如忘記歸還借閱書籍、忘記出席會議甚至能造成飛機失事等嚴重事,因此對前瞻記憶進行深入研究有重要意義。[1]
- 1、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對前瞻記憶的影響
前瞻記憶能否順利進行常取決於合適的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老年人)外部提示物如日曆、鬧鐘和放在顯眼處用於幫助回憶的物體比內部線索如心理演示、生物鐘更常使用。醒目的和不熟悉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記憶表現,但提示物並不總是會起作用,有效的提示物應能加強或激活靶事件和意向之間的聯繫。
- 2、年齡因素在前瞻記憶中的作用
一般認為,老年人在完成前瞻記憶任務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困難,因為它涉及到較多需要自我啟動(self-initiated)的提取過程。但Einstein和McDaniel的經典實驗表明,年齡對回溯記憶任務有較大影響,卻並不降低前瞻記憶測驗的表現,這可能是由於實驗採用基於事件的前瞻記憶任務,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形成的意向,如果採用基於時間的任務,則前瞻記憶能力將隨年齡增大而下降。兒童對自己的前瞻記憶能力往往估計過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元記憶水平較低,即使認識到提示物會幫助他們記住前瞻記憶任務,也常常找不到有效的提示物。
- 3、其他因素對前瞻記憶的影響
集中註意的前瞻記憶成績一般要好於分散註意,但也不盡然,任務自身的特點或許是主要原因。保持間隔,即形成意向到執行意向所要求的行為之間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前瞻記憶表現,中間是否插入其它任務也會產生影響。人格和前瞻記憶能力也有關,Searleman和Gaydusek發現A型人格(個性中有時間觀念強,爭強好勝,關註最後期限及持完美主義觀點等)比非A型的人前瞻記憶表現要好。另外,動機和情緒對前瞻記憶也會有影響,而一件重要的任務顯然比不重要的更容易被記住和執行。
工作記憶與前瞻記憶[1]
工作記憶與前瞻記憶的關係較為緊密,前瞻記憶過程中需要工作記憶參與來保持前瞻任務的內容。時間性與事件性前瞻記憶成績都與採用倒序數字廣度任務測試的工作記憶成績顯著相關。
工作記憶對前瞻記憶預測水平的特殊年齡效應使得研究者引入了野輔助策略使用冶這一概念遙 由此可見,工作記憶可能並非僅僅儲存前瞻任務設定,同時也負責輔助策略的儲存與激活遙 驗證並拓展這一結論有助於理解在無策略條件下工作記憶的作用,也能為一些應用領域提供理論支持, 例如通過輔助策略的訓練來提高前瞻記憶成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