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型抽樣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驗收型抽樣法又稱“驗收型抽查法”,是事先將總體劃分為若幹規模相等的子總體,確定每個子總體抽樣檢查的數量及允許樣本中出現的錯誤個數,實際抽樣檢查中直接根據發現的樣本錯誤數做出有關抽樣結論的一種屬性抽查法。這種方法類似工業企業中的產品質量驗收方法,故稱其為“驗收型抽樣法”。
不過,在查賬工作中,不能簡單地否定被審查經濟業務,被審查總體中發現的錯誤,如果超過標準往往要求進行總體的全面檢查,並更正所有的錯誤。驗收型抽樣法最適於對規模較大的總體如庫存材料實行分批抽查方案。
1、驗收型抽樣方法的優點
1)簡便,利於組織
由於可以將總體分為若幹子總體分別獨立地抽檢,避免了工作量過於集中;抽查的結論可以根據抽樣方案直接形成,而無需任何計算,從而大大方便了查賬人員的工作,減少了出現失誤的可能。
2)可以有效地控制總體錯誤率的實際水平
由於抽查中採取的是一種退回篩選的方式,即對發現的樣本錯誤數超過標準的總體實行100%的檢查,因此不論被審總體實際錯誤率為多少,抽查並更正所有發現錯誤後的總體平均錯誤率總是低於一定的水平。
使用驗收型抽樣法的主要問題是確定抽樣方案中批量(m)、樣本量(n)和允許出現的錯誤數(e)。對於某一特定總體,究竟應當分為多少批進行檢查,主要以工作方便為原則。如將一年中每個月資料作為一批;或將不同的倉庫作為分批的依據,每批的數量可粗略地估計,但每批的規模大小應基本相同。
為了確定樣本量和允許出現的錯誤數,首先要確定錯誤率上限和總體預計錯誤率;然後,計算批量中預計錯誤數(批量×預計錯誤率)和預計錯誤率與錯誤率上限的比例(預計錯誤率÷錯誤率上限),並查“樣本中允許錯誤數(e值)確定表”,選定樣本中允許的錯誤數(e值);最後,求所需樣本規模。
樣本規模 = 樣本規模繫數×批量/錯誤率上限×批量+樣本規模繫數
其中,樣本規模繫數可查“樣本規模繫數表”求得。
驗收型抽樣法不僅可以用於對庫存材料的檢查,也可以對其他需要加強日常控制管理的業務(如支票簽發憑證登賬)進行檢查;它不僅可以由查賬人員使用也可以由被查單位用於日常的管理控制。
2、驗收型抽樣法的缺點
驗收型抽樣法的不足之處,主要是查賬人員無法根據檢查結果精確地確定被查總體的具體錯誤率上限水平,使得符合性測試的結論過於一般化。另外,查賬人員在確定抽樣方案時,如果沒有所需要的表格,計算工作的難度比較大;如果確定的“預計總體錯誤率”過低,則可能導致實際檢查中否定的總體過多,大大增加需要進行100%檢查的子總體,降低抽樣檢查的效率,甚至無法完成原定的抽樣審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