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富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隱形富豪,又稱隱形富翁,是不被多數公眾所知的富豪,他們均不出現在各種富豪榜上,也不與媒體打交道,更不會對慈善事業有興趣。隱形富豪的資產狀況由於不透明,稅收難度大,是拉大貧富差距的重要因素,更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公眾的仇富心理。
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密不可分。
“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的古訓世代植根國人心靈深處。不少人擔心,一旦出名,難免引來多方騷擾與非難,與其熱熱鬧鬧風風光光一時,倒不如偷偷賺錢自個樂得美。
企業發展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很多人甘做“隱形富豪”的重要原因。
中國的民營企業是在計劃經濟的夾縫中發展起來的,即使是在經濟體制全面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一些非“陽光”的因素依然存在,甚至隨著市場競爭的愈趨強烈而有增無減:股權轉讓不透明,銀行貸款不透明,土地交易不透明,這些信息的遮遮掩掩,給富豪們穿上了一件隱身衣。這樣的隱形富豪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巨大的經濟犯罪。
有的富豪是思考型、愛安靜的人,不願與他人有過多的結交,一直踏踏實實做企業,把成就感放在首位。但一旦企業上市,成為公眾公司,這種默無聲息的“隱形富豪”就會突然間浮出水面。
在發達國家,由於社會透明度較高,市場機制健全,法律完備,而沒有“隱形富豪”之說,文化的、社會心理的以及體制轉型等因素,帶來了中國以至東方國家特有的“隱形富豪”現象。
1.偷稅漏稅
隱形富豪的財富往往超過眾多富豪榜上的富豪,但是由於他們的資產狀況並不明朗,給稅務征收帶來相當的困難。雖然中國國稅總局在2010年宣稱掌握了高收入者分佈和所得來源的有關情況,並建立了重點納稅人檔案,但如何對“隱形高收入者”實施監控和加強徵管,是最大的難題。而到2012年為止,稅務機關主要還是通過企業代報來對個稅徵繳實施間接監管。
2.仇富心理
“中國首善”陳游標透露,中國內地的隱形富豪大有人在,口袋中的錢足夠再建一座新的現代化北京城,而拿出其中20%就足以解決全國4000萬貧困人口的吃飯和就業問題。但在國家遭遇大災大難的時候,他們從未捐獻過一分錢。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國的很多富人對慈善事業也不感興趣,從一個側面助長了公眾的仇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