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虛擬自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虛擬自我(Virtual Self、the virtual self)

目錄

什麼是虛擬自我

  虛擬自我(Virtual Self、the virtual self)指“人們以互聯網、電視和行動電話等手段為與世界和他人溝通方式所建構的自我,是一種特殊的體驗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虛擬自我的來源發展

  “虛擬自我” 也是由 “自我” 概念發展而來。

  1890年,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首先提出將人的自我分為 “主我” (the“I”) 和 “客我” (the“me”),併進一步作出了物質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劃分。

  隨後1895年,弗洛伊德建立了 “本我”、“自我”、“超我” 的三重人格構成理論,區分了本能自我和社會自我。

  榮格的自我概念與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十分相似,他認為,自我是我們意識到的一切東西,它包括思維、情感、記憶和知覺。它的職責是務必使日常生活機能正常運轉。

  1902年,庫利指出所謂 “自我意識” 是當我們與其他人交往時反射給自己的視像,即 “鏡像自我” 的概念。

  發展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自我是一個獨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壓迫的產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種心理過程,它包含著人的意識活動‚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過去經驗和現在經驗的綜合體,並且能夠把進化過程中的兩種力量‚即人的內部發展和社會發展綜合起來,引導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發展,決定著個人的命運。

  1934年,米德闡述了其著名的 “符號互動論” 思想,指出自我來源於社會互動,並提出了“主我” 和 “賓我” 的概念。

  1938年莫斯在 《人類思想分類:人與自我的概念》一文中追溯 “self”這個詞的源頭是拉丁文的 “persona”,原意指面具,是一種人造的角色,但與人的本質緊密相關。

  1951年,羅傑斯又提出了“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概念。

  1970年,馬斯洛提出自我人格需求層次理論,從低到高,共有五個層次,提示我們自我所有的不同的層面。

  1983年格爾茨總結到人作為一種獨一無二的存在是意識、情感、判斷和行為的中心。這個中心社會和自然的背景之中,也存在於現實文化的語境之中。

  2003年,美國德州大學教授Ben Agger在其論著中提出虛擬自我(the virtual self) 的概念。虛擬自我不是另外一個自我,而是自我的另一個部分。

虛擬自我產生的根本原因

  “虛擬自我” 產生的根本原因 “不是簡單的審美和意義的獲得,而是為我們的心和思想尋找一個家,這與人的本質欲望和內心的深刻需求息息相關。”

  “心和思想”正是自我的根本。人們在虛擬真實中的探求其實就是對自我的一種探求,這是一種本質意義上的追問。所以,“對於人們來說,對比到外太空探險,進入到電腦的虛擬世界探險似乎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 馬忠君. 虛擬化生存的基礎——虛擬真實與虛擬自我的建構[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3):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虛擬自我"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