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百科VIP
未登录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1年VIP
¥ 9.9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PayPal
购买数量:
1
应付金额:
9.9
汇率换算:
1.32
美元(USD)
  • 美元(USD)
  • 加元(CAD)
  • 日元(JPY)
  • 英镑(GBP)
  • 欧元(EUR)
  • 澳元(AUD)
  • 新台币(TWD)
  • 港元(HKD)
  • 新加坡(SGD)
  • 菲律宾(PHP)
  • 泰铢(THB)

按当月汇率换算,

包含手续费

打开手机微信 扫一扫继续付款
立即开通
PayPal支付后,可能会遇到VIP权益未及时开通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或者联系百科微信客服:mbalib888。
温馨提示:当无法进去支付页面时,可刷新后重试或更换浏览器
开通百科会员即视为同意《MBA智库·百科会员服务规则》

支付成功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73个条目

虚拟自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虚拟自我(Virtual Self、the virtual self)

目录

[隐藏]

什么是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Virtual Self、the virtual self)指“人们以互联网、电视和移动电话等手段为与世界和他人沟通方式所建构的自我,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虚拟自我的来源发展

  “虚拟自我” 也是由 “自我” 概念发展而来。

  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首先提出将人的自我分为 “主我” (the“I”) 和 “客我” (the“me”),并进一步作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划分。

  随后1895年,弗洛伊德建立了 “本我”、“自我”、“超我” 的三重人格构成理论,区分了本能自我和社会自我。

  荣格的自我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十分相似,他认为,自我是我们意识到的一切东西,它包括思维、情感、记忆和知觉。它的职责是务必使日常生活机能正常运转。

  1902年,库利指出所谓 “自我意识” 是当我们与其他人交往时反射给自己的视像,即 “镜像自我” 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1934年,米德阐述了其著名的 “符号互动论” 思想,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并提出了“主我” 和 “宾我” 的概念。

  1938年莫斯在 《人类思想分类:人与自我的概念》一文中追溯 “self”这个词的源头是拉丁文的 “persona”,原意指面具,是一种人造的角色,但与人的本质紧密相关。

  1951年,罗杰斯又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1970年,马斯洛提出自我人格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提示我们自我所有的不同的层面。

  1983年格尔茨总结到人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意识、情感、判断和行为的中心。这个中心社会和自然的背景之中,也存在于现实文化的语境之中。

  2003年,美国德州大学教授Ben Agger在其论著中提出虚拟自我(the virtual self) 的概念。虚拟自我不是另外一个自我,而是自我的另一个部分。

虚拟自我产生的根本原因

  “虚拟自我” 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是简单的审美和意义的获得,而是为我们的心和思想寻找一个家,这与人的本质欲望和内心的深刻需求息息相关。”

  “心和思想”正是自我的根本。人们在虚拟真实中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探求,这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追问。所以,“对于人们来说,对比到外太空探险,进入到电脑的虚拟世界探险似乎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 马忠君. 虚拟化生存的基础——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的建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3):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虚拟自我"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告MBA智库百科用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9.9元 / 年,点击开通),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编辑收藏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