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自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虚拟自我(Virtual Self、the virtual self)
目录 |
虚拟自我(Virtual Self、the virtual self)指“人们以互联网、电视和移动电话等手段为与世界和他人沟通方式所建构的自我,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虚拟自我” 也是由 “自我” 概念发展而来。
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首先提出将人的自我分为 “主我” (the“I”) 和 “客我” (the“me”),并进一步作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划分。
随后1895年,弗洛伊德建立了 “本我”、“自我”、“超我” 的三重人格构成理论,区分了本能自我和社会自我。
荣格的自我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十分相似,他认为,自我是我们意识到的一切东西,它包括思维、情感、记忆和知觉。它的职责是务必使日常生活机能正常运转。
1902年,库利指出所谓 “自我意识” 是当我们与其他人交往时反射给自己的视像,即 “镜像自我” 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1934年,米德阐述了其著名的 “符号互动论” 思想,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并提出了“主我” 和 “宾我” 的概念。
1938年莫斯在 《人类思想分类:人与自我的概念》一文中追溯 “self”这个词的源头是拉丁文的 “persona”,原意指面具,是一种人造的角色,但与人的本质紧密相关。
1951年,罗杰斯又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1970年,马斯洛提出自我人格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提示我们自我所有的不同的层面。
1983年格尔茨总结到人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意识、情感、判断和行为的中心。这个中心社会和自然的背景之中,也存在于现实文化的语境之中。
2003年,美国德州大学教授Ben Agger在其论著中提出虚拟自我(the virtual self) 的概念。虚拟自我不是另外一个自我,而是自我的另一个部分。
“虚拟自我” 产生的根本原因 “不是简单的审美和意义的获得,而是为我们的心和思想寻找一个家,这与人的本质欲望和内心的深刻需求息息相关。”
“心和思想”正是自我的根本。人们在虚拟真实中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探求,这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追问。所以,“对于人们来说,对比到外太空探险,进入到电脑的虚拟世界探险似乎更有意义。”
- 马忠君. 虚拟化生存的基础——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的建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