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術效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能源技術效率(Energy technical efficiency)
目錄 |
什麼是能源技術效率[1]
能源技術效率也稱為能源系統效率,是指使用能源活動中(不包括開采)所取得的有效能源與實際輸入的能源量之比,是一項由總體能源結構、產業用能比重、能源利用技術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綜合指標,一般用百分率來表示。
能源技術效率的組成[1]
能源系統的總效率由能源開采效率、中間環節效率和終端利用效率三部分組成。能源開采效率也稱為採收率,即開采出來的能源產量與能源儲量的比值;能源中間環節效率包括加工轉換效率和貯運效率,加工轉換效率即發揮作用的能源產量與加工轉換時投入的能源量之比,貯運效率則用能源輸送、分配和貯存過程中的損失來衡量;終端利用效率即終端用戶得到的有用能與過程開始時輸入的能源量之比。目前,國際上用於比較分析的能源效率等於能源中間環節效率與終端利用效率的乘積,這一方法是進行國際能源效率比較可比性較強又相對準確的方法。
能源技術效率與能源經濟效率的關係[2]
能源經濟效率和能源技術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能源技術效率一般指產出的有用能量與投入的總能量之比,這個技術效率的最高限是受物理學原理的約束,實際值是隨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提高。能源技術效率的高低是決定能源經濟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它們之間有以下關係:
能源經濟效率η能經=能源技術效率η能×經濟效率η經
式中:η能(N'/N)為能源系統效率;N為總消耗能量,N'可以指最後利用的有效能量,也可以指產品有效利用的能源數量。η經為產品產值率(J/G)和產值增加值率(GDP/J)的乘積。由此可見,能源經濟效率既同能源技術效率有關,還同經濟效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