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底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粉底效應是指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在經濟低迷時,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商品。大部分女性認為粉底使她們的膚色均勻無瑕,同時素雅得體。粉底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心理安慰和滿足感。
經濟危機之下,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和消費行為等都將發生變化,普通消費者會轉向購買廉價商品,而口紅雖非生活必需品,卻兼具廉價和粉飾的作用,能給消費者帶來心理慰藉。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首次提出了“口紅效應”經濟理論。
不過隨著時尚趨勢的改變,很多人認為“口紅效應”應該讓位於“粉底效應”:相比於口紅,大部分女性認為粉底更加不可或缺,因為“粉底使她們的膚色均勻無瑕,同時素雅得體”,只有60歲以上的女性認為口紅更重要。
經濟不景氣,但人們的消費欲望並不減,只好把有限的錢花在便宜而效果明顯的東西上,粉底便是最好的代表。粉底能調節膚色,掩蓋皮膚缺點,讓膚質看上去更健康,使人悄悄達到氣色好的效果。而容光煥發的外表,能增添一個人的自信。即使遭遇經濟危機,用這份化妝品所賦予的好神采好氣色也能抵禦經濟蕭條帶來的打擊,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這便是“粉底效應”的現實意義。
滿足如下三個條件的產品也可以充分利用“粉底效應”來拉動銷售:
- 是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實用價值外,要有附加意義;
- 商品本身的絕對價格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