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米尔格伦)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
放大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

目錄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簡介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從事了大量研究,由於對從眾行為的研究而著名。米爾格蘭姆由於對心理學的創造性的貢獻而獲得了許多榮譽。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畢業於昆斯學院,後赴哈佛大學深造。1960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轉入耶魯大學。1963年回到哈佛大學,擔任該校社會關係系國際比較研究課題的行政負責人。米爾格蘭姆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會員,1965年獲該會社會心理學獎,1972年成為古根海姆的一名研究人員,1980年應聘於紐約市立大學任心理學教授。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在《美國名人錄》中談到他的成功秘訣時說:“作為一名社會心理學, 我是這樣看待世界的:我們不應試圖控制任何實際感覺,而是應該瞭解它。人與人之間應相互溝通、相互瞭解。”米爾格蘭姆對服從問題的實驗研究,使他的這一主張得到了普遍的贊同。他揭示了由於對權力主義的服從,使得一些人對另一些清白無辜的人所贊成的痛苦。他認為他的實驗還可以說明為什麼會出現納粹害關押在集中營里的受害者的殘暴行為。米爾格蘭姆的主要著作有:《對權力的服從》、《電視與孤僻行為》(與R.肖特蘭合著)、《社會生活中的個體》。

服從實驗

  關於服從的經典研究是由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S.Milgram)於1963年在美國的耶魯大學進行的。這項研究是社會心理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實驗之一。米爾格拉姆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以每小的4.5美元的價格招聘到40名自願參加者,他們包括教師、工程師,職員、工人和商人,平均年齡在25—50歲之間。實驗者告訴被試,將參加一項研究懲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的實驗,要求兩人一組,用抽簽的方式決定其中一人當學生,另一人當教師.教師的任務是朗讀配關聯詞,學生的任務是記住這些詞,然後教師呈現這些詞,讓學生在給定的四個詞中選擇二個正確的答案,如果選錯了,教師就通過按電鈕給學生以電擊作為懲罰。事實上,研究者事先已經安排了每次抽簽的結果總是真正的被試作為教師,而作為學生的卻是實驗者的助手。實驗過程中當學生的假被試和當教師的真被試被分別安排在不同的房間。學生的胳膊上綁土電極;被綁在椅子上,以便在記憶辭彙發生錯誤時被教師懲罰。教師與學生之間是通過聲訊的方式進行聯繫的。教師的操作臺上每個電鍵都標明瞭電擊的嚴重程度,從15V的“輕微”到450V的“致命”。這些電擊實際上都是假的,但為了使教師相信整個實驗,讓其接受一次強度為45V 的電擊作為體驗。

  在實驗中,每當學生出錯,主試就命令教師施與電擊,而且要加大強度;隨著電擊強度的蹭加,學生也由呻嶺、叫喊、怒罵逐漸到哀求、討饒、踢打,最後昏厥。’若被試表現猶豫,主試則嚴厲地督促他們繼續實驗,並說一切後果由實驗者承擔。

  結果顯示;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當電壓增加到300V時,只有5人拒絕再提高電壓,當電壓增加到315V時,又有4人拒絕服從命令,電壓為330V時,又有 2人表示拒絕;之後,在電壓達到345V、360V、375V時又各有1人拒絕服從命令。共有14人(占被試舶35%)做出了種種反抗:拒絕執行主試的命令。另外26個被試(占被試的65%)服從了實驗者的命令,堅持到實驗的最後,儘管他們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緊張和焦慮。

六度分離理論

  1967年,“小世界現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的假說,大意是說,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中間最多只隔著6個人,也就是說,只用6個人就可以將兩個陌生人聯繫在一起。

  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招募到一批志願者,隨機選擇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請他們郵寄一個信函。信函的最終目標是米爾格蘭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由於幾乎可以肯定信函不會直接寄到目標,米爾格蘭姆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回發一個信件給米爾格蘭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終到達了目標股票經濟人手中,並且這些信函經過的中間人的數目平均只有5個。也就是說,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繫的最遠距離是6個人。1967年5月,米爾格蘭姆在《今日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實驗結果,並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雖然在米爾格蘭姆之前也有人提出過相關的理論,但是米爾格蘭姆是第一個用實驗的方式來證明這個理論的人,並使得這個實驗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範例之一。在隨後的三十多年中,許多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和數學家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對六度分割的理論進行了反覆的計算和驗證,發現世界雖然很大,但是如果將每個人自己的人際關係網路考慮進去,人與人的距離其實很小。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登肯·瓦茲主持了一項最新的對“六度分離”理論的驗證工程。166個不同國家的六萬多名志願者參加了該研究。瓦茲隨機選定18名目標(比如一名美國的教授、一名澳大利亞警察和一名挪威獸醫),要求志願者選擇其中的一名作為自己的目標,併發送電子郵件給自己認為最有可能發送郵件給目標的親友。到目前為止,瓦茲在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最新論文表明郵件要達到目標,平均也只要經歷5~7個人左右。

  “六度分離”理論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自身的人際關係網路的威力有了新的認識。但為什麼偏偏是“六度分離”而不是“七度、八度”或者“千百度”呢?這可能要從人際關係網路的小世界性質的另外一個特征“150定律”來尋找解釋。《紐約客》雜誌的專欄作家馬可姆·格蘭德威爾在他的著作《引爆流行》中考證了一個名為“郝特兄弟會”的歐洲農民組織,這個組織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定:一個聚居點的人員規模超過150個人時,就要將該聚居點變成兩個,這兩個點再進行“…… 150-分離-150……”的迴圈。格蘭德威爾說:“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個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在古往今來,許多團體建制都無意識地採用了這條規律。例如:在14世紀以後瑞典陸軍編有旅,每旅轄3個營,每營轄4個連,每連編150人。我國建國後人民公社的建制人數也為150人。人們不免要問為什麼偏偏是150人這個數字呢?人類學家特蕾茜·H·約菲研究發現人類所能處理的社會信息與人類的大腦的視覺和社會認知能力的發達程度有關。由羅賓·鄧巴領導的研究小組1993年報道了動物種群的規模與其大腦新皮層相對於整個大腦比例相關,在現代人,這個規模大概是147人左右。進而,鄧巴在2002年通過西方人比較熟悉聖誕卡片交換行為的調查發現這個人數在153左右。類似的大量研究都表明“150定律”的科學性。只要稍微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每個人的日常密切聯繫的人際網路是150人左右的話,通過6個人的人際關係網路就可能有的人數是 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000,000è1.1*1013。這個數字遠超過人類歷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數之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Vulture,JACK,sky,苦行者,Cabbage,Dan,施伟富,连晓雾,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