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民幣兌換價格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離岸人民幣兌換價格就是離岸市場上人民幣與其它貨幣的兌換價格,簡稱CNH,也叫離岸人民幣匯率。其中H最初指香港(HK),但隨著離岸人民幣市場的不斷擴容,現在H也泛指海外。相對應的是在岸人民幣價格(CNY)。
在岸人民幣(CNY)市場發展時間長、規模大,但受到管制較多,央行是外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意味著在岸人民幣匯率受央行的政策影響較大。
離岸人民幣(CNH)市場發展時間短、規模較小,但卻受限較少,受國際因素,特別是海外經濟金融局勢的影響較多,更充分地反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供給與需求。
兩個市場的參與者、價格形成機制、以及交易量方面都有較大差別:
在岸 | 離岸 | |
產品 | 即期、遠期、互換、期貨 | 即期、遠期、互換、期貨 |
市場參與者 | 央行、國內銀行、大型國企的財務公司、外國銀行的國內分行 | 進出口企業、離岸金融機構、對沖基金 |
價格形成機制 | 管理浮動 | 自由浮動 |
價格區間限制 | ±2% | 無 |
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會通過多個渠道相互影響,導致其價差難以在長時間內保持在很高水平。
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主要通過三個渠道相互影響:
一、通過跨境進出口企業貿易結算
當離岸人民幣比在岸人民幣弱時:
跨境出口企業會傾向於在離岸市場上交易,因為同樣的美元收入在離岸市場可換得更多的人民幣收入。出口企業在離岸市場上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又會使離岸人民幣升值。
跨境進口企業則傾向於在在岸市場上交易,因為同樣數額的美元進口支出在在岸市場可用較少的人民幣購買即可。進口企業在在岸市場上出售人民幣、買入美元的行為又會使在岸人民幣貶值。
二、通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市場
在岸金融機構不允許在離岸人民幣市場上交易,離岸金融機構也不允許在在岸人民幣市場上進行任何活動,因此他們不能直接在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市場之間進行套匯交易。然而,他們都可以在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市場上進行操作。在岸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在岸人民幣遠期市場和 NDF 市場進行套匯,離岸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離岸人民 幣遠期市場和 NDF 市場進行套匯。二者的套匯行為都會使得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趨同。
三、信息或信心渠道也會導致兩地匯率趨同
信息與信心渠道的一個例子是,在周邊國家經濟前景惡化的情況下,離岸投資者對內地經濟增長的信心也可能下降(因為周邊國家是中國的重要出口目的地)。這樣離岸人民幣匯率可 能貶值,這又會影響在岸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從而帶動在岸人民幣匯率同向變化。
正常時期內,在岸與離岸匯率相互影響。非常時期內,主要是離岸匯率引導在岸匯率。
過去有兩個非常時期:
2010年8月至2010年年底
主要是因為離岸市場發展加速,市場對人民幣需求突然上升,流動性不足導致CNH較CNY強勢。
2011年秋天
主要是因為歐債危機深化使得全球避險情緒上升,對美元需求的大幅上升導致CNH較CNY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