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知識流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知識流通

  知識流通主要是指科學和技術知識以其物化或非物化的形式在特定的社區之中,或在特定社區與社區之間的迴圈與再迴圈。在一般的意義上,知識流通總是包括兩個同時進行的社會過程:一個是科學技術知識轉移與擴散的社會過程,另一個是對科學技術知識吸收與消化的社會過程。

知識流通的方式

  知識流動的方式有三種:知識的擴散、轉移、知識溢出。

  知識擴散是指知識流動最原始最低級的方式,實現知識擴散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際直接交流,二是人際間接交流。人際直接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或通過電話、書信、電子郵件等方式的交流;人際間接交流是通過知識媒體來實現的。由於知識在人際間及媒體上的流動都是隨機的,因而就形成了知識擴散的隨機性特征。在電腦技術、通訊技術、網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網路成為知識擴散的主要媒體之一。

  知識轉移是知識流動的較高層次。知識的擴散往往是沒有目的性的,是自發的、隨意的;而知識轉移則是知識的擁有這有目的的行為。知識的擁有者與知識需求者雙方彼此瞭解,為了不同的目的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實現知識的轉移,知識轉移完成後達到彼此雙贏。知識通過轉移產生增值、裂變、聚合後,從而產生新的知識。

  知識溢出是指一個企業在對外經濟、業務往來中,其知識自然輸出和泄露。如企業在為顧客服務時,對顧客解釋產品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就造成產品知識向顧客的泄露。可見知識溢出也不是自覺的行為。

知識流通的社會功能

  1.傳播知識

  知識流通的社會功能首先表現為傳播知識。這主要是指新的科學技術知識以各種形式為載體,通過在各個不同社區、社會群體和文化之間的頻頻流動所起到的一種傳播新知識的作用。在一般的意義上,知識流通的傳播功能具有以下幾種重要特征。

  第一,知識流通中的傳播一般以物質流、信息流和人流為載體,通過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傳播渠道來實現。在通常情況下,社區的層次愈高(比如科學技術知識在國家,之間的流動),社會群體的所有制水平愈高(比如,中央大型企業、省屬國營企業間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那麼,人們在傳播過程中利用正式的傳播渠道的機會就愈多。在這裡,這種正式的傳播渠道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知識通過被政府和社會所承認的行政的或貿易的等其他正式途徑傳播。反過來說,社區的層次愈低(比如城鄉之間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社會群體的所有制水平愈低(比如,鄉鎮企業與城市企業間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那麼,人們利用非正式傳播渠道的機會就愈多。在這裡,這種非正式傳播渠道,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知識不被政府和官方所承認的,以血緣、地緣、人緣為基礎,以高昂的社交費用為代價的互動過程中的傳播與流動。

  第二,知識流通中的傳播一般表現為二級和多級傳播。這主要是指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總是通過“意見領袖”這種中介而傳播開來的。在通常情況下,社區的層次愈高,社會群體的所有制水平愈高,規模愈大,在傳播過程中意見領袖的制度化、社會化的程度就愈高,傳播的效果就愈好;反之則傳播過程中意見領袖制度化、社會化的程度就愈低,傳播中的主觀片面性就愈大,效果就愈差。

  這裡,同時還需要指出的是,在二級和多級傳播過程中,知識分子和科學技術人員作為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中介和意見領袖群體起到了一種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自覺地或不自覺地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播,而在這種傳播中兩種不同的文化在發生碰撞或交融的時候,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這種意見領袖群體作為“變壓器”和“選擇裝置”的作用就表現得異常明顯。這種情況下,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總數承擔著雙重的任務:一方面是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並把其精華傳播到全社會中去;另一方面則是慎重地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身的科技知識和文化,“重構”原有的科技文明,並使之獲得新生和發展而延續下去。

  第三,知識流通的傳播功能,不僅表現為傳播知識,而且還表現為溝通各個不同社區、不同社會群體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信息與情感。它使得人們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交換信息,交流感情,增加彼此之間的瞭解和信任,並且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有意識地相互學習和模仿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

  第四,知識流通的傳播功能,不僅表現為傳播知識,同時還表現為傳播文化。它使得新的科學技術在知識流通中不僅作為一種新的知識傳播了出去,而且同時也作為一種新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一種新的生產制度和社會制度傳播了出去。當然,傳播知識是一種有意識的社會過程,而傳播文化則是一種無意識的社會過程,這也就是說,傳播知識是知識流通的顯功能,而傳播文化則主要表現為知識流通的潛在功能。

  2.激發需求

  知識流通的社會功能還表現為激發需求。這主要是通過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在各個不同層次的社區,社會群體和文化之間的頻頻流動,擴大人們的眼界,刺激人們對新的生活與生活方式追求的欲欲望,增加人們在行為過程中的可選擇項目,從而激發人們的新的需求的社會過程。

  從理論說,任何社區和社會群體的科學技術行為,總是要通過特定的動機來引發,任何無動機的行為既不可能造成行為的連繼性和持久性,也不可能帶來行為的理性化;而任何行為動機的產生,總是受特定需求或需求意識的制約,是特定行為受到各種因素不斷刺激的結果,恰恰在這個意義上,需求的產生是人們任何科學技術行為的的最根本的前提條件。激發需求的意義還在於,它不僅刺激了人們對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消費過程,而且還刺激和加速了科學技術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很顯然,一種以各種形式為載體的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總是能很大的程度上擴大人們的眼界,刺激人們對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追求的欲望,增加人們在行為過程中的可選擇項目,從而激發人們對這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需求,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大大增加和刺激人們對這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消費。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知識的消費主要表現人們開始在自身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大量採用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或凝聚著這種科學技術知識的器物形式。隨著對這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需求量的大大增加,隨著人們對科學技術知識消費的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的社會過程中,不斷地更新自己的需求,這就大大刺激了整個科學技術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人們從知識消費的角度,迫使知識生產與再生產水平提高。

  在這裡,人們需要激發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示範效應。當一種凝聚著新的科學結束知識的新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典型地顯示出其優越性的時候,它就會使人們對這種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強烈的向心力,使另一種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更新與發展自覺或不自覺地以新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為楷模,並作出結構和功能是的適應性調整。�

  3.規範行為

  規範行為作為知識流通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通過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在社區和社會群體間的頻頻流功,不僅更新了人們的行為準則,而且還改變了人們之間社會互動的行為方式,使人們的行為在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影響下得以重新確定和規範。比如遺傳工程、生物技術的發展,試管嬰兒的試驗成功,使婚姻家庭中的一些傳統的社會功能在逐漸消失;在新的科學技術指導下的現代化避孕工具和手段的產生,使人類有了更大的能力控制自已的增長,隨之而來的足離婚率上升了,婚前同居的行為方式出現了,並日益作為一種行為規範逐漸地被社會所接受。又比如,當我們在一個企業中引進一整套新的科學技術設備或先進生產線的時候,我們往往不僅妥要學習新設備和生產線的工藝技術、操作過程與方法,而且,還要學習和掌握由之所規定的一整套生產、管理和組織的制度和規定。正是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人們在生產中的行為得以重新規範和確定。

  探討知識流通中規範行為的社會功能的意義主要在於,它使得人們不斷在新的科學技術指導下社會化,使得人們不斷在重新規範自己的行為過程中逐步完成從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

  4.影響觀念

  這主要是指科學技術知識識的擴散與轉移、接收與消化的社會過程對一個社會群體或一個社區的價值觀念變遷的影響和制約。在一般意義上,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通過科學技術知識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在各個不同的區域間和社會群體之間的頻/

  頻流動,改變和增加了人們行為的價值取向,更新人們行為選擇項目的內容,為人們的行為製造新的譏會,進而作用和影響了特定社區和社會群體中的價值觀念。我們知道,價值觀念是對多種社會行為方式的代種取捨和價值判斷,它是從任何一個特定的社會,代表其特性的選擇性行為的方式中演變而來的。當一個特定的社區或社會群體要受某種特定價值觀念約束時,這就意味著,生活在那個社區或社會群體中的人們都要典型地以能夠顯示和強調那些價值的方式來做出他們的價值判斷,從而指導他們的社會行為。人們社會行為的可選擇性取決於選擇的可能性和時間的推移。在一百年前,們不可能坐飛機旅行,因為當時沒有飛機的存在。而在今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完全可以對自己旅游的社會行為作出這樣的選擇。事實上,當選擇性事項(騎烏、坐飛機、坐火車旅行)變化了或是擴增了的時候,人們選擇性行為也會隨之改變,並且經過相當的時間以後,改變了的選擇性行為也會隨著概念化或習慣化而變成另一套價值觀念。

  很顯然,科學技術知識在區域間或社會群體間的頻頻流動能夠起到更新人們社會行為選擇項目的內容的作用,並通過這種作用進而影響社區和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的變遷。比如,人們以前的工業或農業勞動,主要用一些簡單的器械,更多地依賴於手工,這時候人們的時間概念是與自然現象、人體器官及動作的節奏聯繫的,人們的勞動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勞動更多地憑藉於體力,節奏感主要來源於人體自身的器官功能。這種生產上的迴圈,形成時間認識上的迴圈,而與這種時間迴圈相聯繫,同時也由於人們行為選擇的單一性和局限性,所以造成人們考慮問題總是向後看,要看看過去的例子,因為他們相信過去的事將來還會發生。這種時間觀導致人們因循守舊。隨著大機器工業的出現,人們行為的選擇性得到很大的改觀。人們的勞動節奏可以不依賴人體自身的器官功能,而是自然地隨著機器的節奏而變化。時間同步化,它要求人們一起上下班,時間的規定也越來越細,從年、月、日到時、分、秒,在這個時候,商品生產也空前發展了,人們生產活動與社會活動之間的聯繫日趨緊密,並要求彼此相互配合,信用關係也極大發展,“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開始成為人們的價值觀念。這一事例可以說明,由於通過科學技術知識的流通可以更新人們社會行為選擇項目的內容,它為人們的社會行為製造新的機會,進而也就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直接影響。

  第二,通過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在社區間、社會群體間和不同文化間的流動,不斷地重新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不斷地頻頻撞擊人們的價值觀念,使人們在自身的行為中逐漸增加和更新選擇的內容,從而不斷更新自身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比如遺傳工程、生物技術的發服,使無性繁殖在今天成為可能,試管嬰兒也變成了現實。這樣一來,就使得婚姻與家庭己經不再是人類進行自身的生產一即繁衍後代的唯一的一種形式了,這就同時也使得人們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念從根本上得以動搖,於是,新的家庭和婚姻形式就出現了,新的道德和倫理觀念就產生了。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對許多社會行為的選擇,由於有了科學技術的影響,因而在許多情況下造成了這樣的後果,即一些從前無法達到的目標得以達到了,一些又趙天實現的價值觀念也比以前較容易實現了,這都明顯地表現出科學技術對價值觀念的影響作用。又比如,由於交通和通訊手段日趨發達,人們藉助科技的力量對世界的認識愈來愈深入,各種見聞也不斷增加,這不僅容易打破人與人之間的W}4膜,而且使大家都能意識到或深切感覺到自己生存的社會,社會分工的細化,要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賴性增加,這也因此而強化了人們的社會意識,增加了人們新的價值取向,影響了人們觀念的變遷。

  此外,影響觀念作為知識流通的社會功能同時也還表現為科學技術知識作為一種外來文化影響本土文化的價值觀念層次。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向不發達國家轉移與引進,從實質上說,是一種文化的引進與轉移,一種價值觀念的引進與轉移。如果僅僅把引進的科學技術看作是、二堆先進的器物,而不看到其中所隱含和凝聚的文化與價值觀念,並同時把這種新的價值予以加工處理後接受下來,那麼,這種引進是不成功的。中國的洋務運動由於奉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以為有了堅船利抱、機器工廠就有了西方的物質文明,而不去理解和接受西方的思想觀念,因而導致思想觀念與當時的物質文明極不相適應,結果洋務運動沒有實現國富民強,戊戍變法以短命而終。這樣的歷史經驗教訓,應該引起我們深深的註意,它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侮當社會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尤其是當這種生產方式從外面引進的時候,人們的價值觀念必須與之相適應,必須加以更新與改造,否則,任何科學技術的引進與轉移都不會成功的。

  5.重組結構

  這主要是指科學技術知識在流通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社區中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教育發展及文化發展的社會過程,從而使社區中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政治結構、教育結構、文化結構等諸方面都發生重組和變化。

  在知識流通的影響下,社區中經濟結構的重組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來實現的。

  第一個途徑表現為知識流通以技術流通為主要形式,以技術知識為主要載體,在流通過程中直接轉化為生產力,進而影響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結構的取組。這樣的一個社會過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表現為科學管理知識通過技術知識這個中間環節,逐步滲透到生產力的要素與結構中去,使之發生結構性變化,從而轉化為直接生產力,進而對經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多第二個方面表現為把科學技術的因素分層次、有重點地逐步註入到國民經濟結構中去,造成國民經濟結構的更新,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第二個途徑表現為知識的流通通過一定的社會體制來實現科學技術知識對經濟的作用與影響,進而導致經濟結構的重組。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科學技術知識作為一個系統是怎樣作用到經濟系統的。一般來說,科學系統主要是通過技術註入到經濟系統中,引起勞動生產率提高和產品更新,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科學系統作用於經濟系統時,總是首先對經濟系統結構中起主導作用的較高層次發生作用,然後再通過這些部分對系統結構中較低層次產生影響。反之,經濟系統在接受科學系統影響的時候,也總是首先由較高層次做出選擇。這就使經濟系統內部結構調整即體制改革的過程是在既顧及到科學系統的影響,又尊重原有基礎的前提下進行的。其結果是使經濟結構系統結構得以更新。使之更能適應完成依靠科學技術實現經濟增長的社會功能。這種非一次性的作用過程。可以叫做“遞進式結構傳導”。

  在知識流通的影響下,社區中的政治結構重組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首先表現為在政治系統中,其領導人員的素質結構不斷發生變化,一大批科學技術人員和知識分子逐漸進入領導階層,從而在社區的政治系統結構中形成了一批“技術官僚”,並日益在政治行為中發揮著愈米愈大的作用,其次,則表現為政府的各項決策愈來愈傾向於科學化、程式化,一批政府顧問、咨詢機構應運而生,專家學者參與決策的比重愈來愈大,政治系統對經濟系統、科學系統等其池社會系統的控制開始逐漸採取間接控制,而通過一個必要的“翻譯程式”來實現。在知識流通的影響下社區中社會結構的重組主要表現為不同社會階層人員的比重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由於科學技術的影響,在那些發達的工業國家裡,藍領工人的比重不斷下降,而白領工人的比重則不斷提高。根據奈斯比特的計算,1950年美國勞動大軍中僅有大約17%的人從事信J總工作,而現在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員已超過60%,從事製造業的勞動力在美國只剩下13%了,而且,這種比例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還會出現大的變動。在社會結構重組上的另一個特征是,專業人員與科技人員的比重愈來愈大,其增長率是勞動力平均增長率的兩倍。

  在知識流通的影響h,社區中教育結構的重組主要也是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的。一種途徑表現為在知識流通過程中,科學技術的影響直接註入教育系統,使教育系統的結溝與功能直接發生重組和變遷,另一種途徑則表現為在知識流通過程中,科學技術的影響間接作用於教育,這主安是通過對教育的社會功能、即教育的社會化功能、社會角色的分配功能、經濟功能和科學功能施加影響,使之發生更新與變遷,從而帶動整個教育系統實現結構性的變化。總之,知識流通重組結構的社會功能不僅表現在對上述各種結構重組的影響上,而且還表現在對社區中整體結構的重組上。知識流通這種社會功能的實現,是任何一個社區發展與變遷的重要基礎。

  6.引導控制

  知識流通引導控制的功能主要是指人們有意識地選擇和支持某種特定的科學技術向特定社區和社會群體進行擴散和傳播,從而引導特定社區和社會群體對特定科學技術知識的消費,控制社區和社會群體生產和生活的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變遷的方向以及這利,變遷的深度和廣度。特別是在中心一邊睡社會互動過程中,中心社區和社會群眾總是試圖以傳播科學技術知識、輸出先進科學技術器物等方式把其科學、經濟和文化的優勢擴散出去,並通過文化的潛意識作用,把邊睡地區和社會群體的政治、經擠、文化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整合在中心社區和社會群體之中,從而達到}i導控制的目的。

  7.促進變遷

  這主要是指通過科學技術知識在區域間、社會群體間和文化間的擴散與傳播,能夠起到促進特定社區和社會群體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作用。一般來說,知識流通促進社會變遷的社會功能主要是通過以下四種途徑來實現的。

  第一,通過科學拉術的示範效應。一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在向一個社區和社會群體進行傳播和擴散的時候,它總是物化在一些器物(如機器設備)和制度(如生產經營管理制度)上進行擴散與傳播,而且,這些凝聚著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器物與制度也總是典型地表現為一種比較優越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當一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以上述特征向另一個社區和社會群冰擴散與傳播的時候,它就會對這些社區和社會群體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使其自覺或不自覺地以這些凝聚著先進科學技術的器物與制度、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為楷模,在其目身的結構和功能上作出適應性的調整。

  第二,通過刺激與激勵。新的科學技術的示範效應所產生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強烈地刺激了落後社區和社會群體對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先進的科學知識器物與制度以及對新的科學技術文明的嚮往與追求。於是,對新的科學技術的需求被激發了,改革與變遷行為的內在趨動力變得愈加強烈了,再加上國家和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就會使得一個社區和社會群體向現代化方向的發展與變遷衝動變得更加不可遏制了。

  第三,通過模仿與攀比。在新的科學技術的強烈刺激下,人們的改革與變遷行為首先表現為對這種新的科學技術的模仿與攀比。比如,表現在文化的器物層次上,人們對引進的先進科學技術設備進行仿製;表現在制度層次上,則是學習和運用與先進技術相適應的科技與經濟的管理方法和體制,表現在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層次上,則以凝聚在先進科學技術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為楷模,並致力於逐步改變自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在這方面首先發生作用和表現得比較明顯的是隨著大量凝聚先進科學技術的消費器物(如錄音機、電冰箱、彩色電視機等)引進以後,人們生活方式以及行為方式所發生的變化。第四,通過宣傳與說服。這主要是指在科學技術知識擴散與傳播的社會過程中,充分運用電視、廣播、書籍、教育、專業討論、學術會議等各種交流媒介與途徑,大力宣傳和普及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從而加快科學技術的擴散與傳播過程,起到促進變遷的社會作用。

知識流通的社會障礙

  一、需求障礙

  需求障礙一般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為需求膨脹,另一方面則表現為需求短缺。

  (一)需求膨脹

  需求過高主要是指在知識流通過程中,人們不顧及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限制,在技術引進、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人才培養上提出過高的期望和要求,在實際中表現出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消費早熟或消費提前的狀況,從而在經濟上造成負效應。由於對國外散件、零部件、元器件的嚴重依賴,重覆的引進並沒有帶動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以及國產化的工作,也並未在相互的競爭中促進開發和創新。

  導致形成這種過高需求的原因很多,既表現為我國政府在政策上的搖擺,也反映出我國政治上忽高忽低的不穩定性。當然,這也同時體現出企業行為的政治化和行政化,短期性和功利性的傾向,而且,相互間一味的攀比和模仿。從經濟上說,由於這些非企業化的行政式的投資主體無須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在外匯平衡方面對它們也缺乏更硬的經濟約束,因而使它們以完成行政任務的辦法和動機從事投資活動,再加上政府行為中的父愛主義.這就使得企業自身得以擴充而不承擔任何經濟風險,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盲目、重覆和大量引進的需求膨脹狀況。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這種過高的需求是種病態的需求,它在實質上並不是對科學技術的過高需求,而僅僅只是新的機器設備的追求和嚮往,表現出一種對科學技術知識的炫耀性消費,因而是一種完全不顧及經濟效益的非經濟行為。

  需求膨脹作為一種知識流通過程中的需求障礙。它嚴重堵塞了正常的知識流通渠道,完全扭曲了人們正常的知識流通行為,極大地影響了知識流通效率和目標的實現,使知識流通的社會動因政治化、行政化,

  (二)需求短缺

  需求短缺主要表現為政府與企業在客觀上對科學技術知識的需求不足。這主要體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方面。需求短缺表現為全國性的技術供給不足、一是全國性對企業技術人才的投入與供給總量不足,如有關部門對全國民口16000多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調查,1985年有1/5的企業既無技術開發經費又無技術開發人員,設立技術開發專門機構的企業不到,1/4;從事技術開發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科技人員總數16.6%,技術開發經費也只占企業各類技術經費的21.8%。二是全國性對企業的技術設備和工藝的投入與供給不足。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使得我國的應用技術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工藝上都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我國機械製造工業中普遍存在的幾十年一貫制,使許多企業出現了更新無法換代的嚴重局勢。這種先進技術供給不足與短缺,首先就在全局的範圍內,對企業有效需求的成長投下了陰影,它從技術物資條件上,大大制約了有效需求的質量與水平。

  第二方面,需求短缺表現為不少企業對技術的有效需求嚴重不足。這裡,企業有效需求的構成要素或者表現為嚴重短缺,或者表現為構成要素強度不夠,或者也表現為要素構成不齊備,扭曲變形。

  1.在一些產品供不應求和投入供過於求的企業中,由於企業通常既不存在產品的銷路問題,也不存在原材料、零配件和機器設備的供應問題,所以企業的註意力通常集中在擴大生產規模上,通過增加產量來增加利潤。這裡,企業對技術進步有效需求構成要素的短缺,主要體現在廠長意識上。

  2.在一些投入和產出都供不應求的企業中,企業行為目標仍然是增加生產能力以擴大其產品的市場占有量,以便居於比同類企業更九有利的地位,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企業對於新產品開發和老產品改造等問題,同樣缺乏應有的熱情和足夠的壓力和動力,其有效需求構成要素的短缺,也同樣體現在廠長意識上。

  3.在一些投入與產出都供過於求的企業中,企業的行為目標是改善市場條件,打開產品銷路,在同行業的競爭中取勝。因此,出於生存的壓力,或者是轉產以尋找新的市場條件的需要,企業對新產品的開發和老產品的改造具有強烈的願望和很高的熱情,但是,由於他們資金不足或者是投資方向不准,再加上市場條件惡劣,企業往往也很難規範自己的技術行為,實現自身的技術需求。

  4.在一些投入品供不應求而產出品供過於求的企業,他們在供銷兩個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面對十分複雜的競爭局面,它們缺乏擴大生產的足夠勇氣,卻具備開發新產品的強大動力的巨大熱情。但是,由於企業有效需求的構成要素全面短缺,企業也很難實現自身對技術進步的有效需求。

  同時還應強調指出的是,企業對技術的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表現為作為技術進步主體的一些大中型國營企業對技術的有效需求不足。由於在這些企業中,指令性計劃仍居支配地位,而且越是市場短缺的產品,計劃度越高。對於這些企業來源,對短期利潤的追求遠遠強於對技術的有效需求。而且在傳統體制下,這些企業的財產所有權屬於國家,但卻沒有真正承擔財產風險的主體。同時國家對企業資產實際運用有著很強的干預權,企業經營者並不是面對市場,而是面對政府。“國家父愛主義”使企業並不需要增加對科技進步的投入,也不需要提高現有資源與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政府偏好的不規範、財產約束的軟化既使企業無法建立穩定的長期預期,既導致了短期行為普遍化,企業對技術進步的有效需求嚴重不足,也使得企業認為自主開展技術開發不如向上級申請追加要素投入省力。據國家計委調查,科研機構轉讓的技術中,有了75.2&流向中小企業特別是集體企業,而占產值份額最大的國營大企業卻只獲得轉讓技術的不到25%。

  第三方面,需求短缺表現為研究單位與企業社會互動效率不高,技術擴散和流通渠道不暢通。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很多企業的廠長並不知道我們的科研單位能夠提供什麼他們所需要的技術產品。很多研究所的所長也不清楚我們的企業到底需要什麼。在科研體制上,我們的一些科研單位只有一條垂直的對上負責的系統,他們並不直接受經濟與社會需求的制約和檢驗。在另外一方面,我們評估科研人員的科學能力和職稱晉升,主要還是根據他們所發表論文的數量與質量,而沒有把他們面向經濟建設的科研行為實績作為評估的主要指標,對於知識的價值和知識商品化問題,在理論上有認識,但卻沒有在實際行為中兌現,沒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激勵、獎懲和榮譽制度來誘導科研人員面向經濟建設的科學技術行為,在經濟體制中,我們始終還沒有解決企業財產人格化問題,政府對企業的軟約束還很多,企業還沒有恢復到獨立商品生產者的地位。這就使得他們在與研究單位社會互動過程中總是處於一種被動地位,既缺乏必要的熱情,也缺乏內在的驅動力。很難設想,在這樣的一種社會互動的狀態下,企業對技術進步的有效需求能夠健康地成長起來。

  第四方面。需求短缺還表現為國家和政府的巨集觀政策與企業自身微觀運行機制發生衝突後所造成的障礙。

  企業作為一個經濟實體,其行為目標是實現更多的利潤,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企業這一行為目標的最根本途徑是依靠技術進步。加大技術作為固定資本的存量,逐步形成集約的生產力,造成從勞力密集型為主的技術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為主的技術過渡。很顯然,企業的這種行為目標不可避免地會與國家和政府的巨集觀政策發生尖銳衝突。衝突的結果是企業的行為目標由於政府的影響和制約讓位於廣泛就業的巨集觀國策。所以,雖然企業在客觀上會產生對技術有效需求成長的渴望,但一旦這種成長的渴望和國家的巨集觀政策相衝突,人們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去壓抑它,阻礙它的成長,或者使它逐步變態,為國家的巨集觀政策所融合。在我國,國家對企業主要採取水平遞增的計劃考核辦法。當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採用新技術和新工藝,因而增加了產品品種,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產品成本,獲取了更多利潤之後,國家在確定下一年度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計劃指標時,一般都會相應地提高指標。這種年年調整國家對企業的計劃指標的遞增考核辦法,事實上沒有達到指標遞增,企業和職工的利益同步增長的目的,從而在實質上所體現的是一種抑制先進,保護後進的“鞭打快牛”的行為。它的直接後果是使企業技術進步失去激勵機制,有效需求熱情嚴重受阻,長此下去,企業就會完全失去對技術需求的全部欲望。

  儘管一些國營大企業創造的利潤較多,但國家在政策上規定企業自己支配的技術開發費用卻很少。據統計,冶金、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國營企業技術開發費占產值的比重分別為0.5%、1.1%、1%、5.5%,而國外同行業平均水平均為1.5%、3.3%、4.5%、10&。此外,企業更缺乏引進技術消化、吸引的實力。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用於消化引進方面的投資往往是引進費用的3~6倍,而我國在政策上根本沒有規定企業應具有這方面的專用資金。

  第五方面,需求短缺同時也表現為當前的經濟、社會環境和政策對企業吸收應用新技術的激勵作用不強。這主要表現在:

  1.市場競爭不激烈。我國正處於新舊體制變換過程中。商品經濟機制還未形成,市場競爭不激烈,企業壓力不大。據有人對武漢市43個企業的調查。20.9%的廠家產品供不應求,67.4%的廠家產銷大體平衡,只有12.7%的廠家受以產品滯銷的壓力。這種情況表明,大多數企業目前在不搞新技術開發的情況下仍然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2.價格扭曲而固定。由於長期所實行的不合理的僵化價格體系,使得許多企業在進行技術開發的過程中,並不能得到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好處,而那些沒有進行技術開發的企業,在這種扭曲和固定的價格體系中仍能得到許多好處和利益,這就在客觀上保護了落後,極大地打擊了企業技術開發的積極性。

  3.某些產品嚴重短缺,刺激低級產品的生產和低擋技術的盲目繁殖。我國短缺經濟客觀上存在著追求數量的壓力,而勞動力過剩,價格低廉等狀況,使外延擴張和租放經營具備了條件。

  由於技術開發的難度和風險比較大。周期也較長,而衡量企業成績的主要指標和考核幹部的主要依據是年度內和任期內的產值和利稅,這就必然使得許多企業領導人的行為趨向短期化,急功近利,不願意也很少考慮費時、費錢、費力的技術開發工作了。

  二、選擇障礙

  知識流通的選擇障礙主要表現在選擇的意識形態和選擇的風險這兩個方面。

  (一)選擇的意識形態

  在知識流通中,特別是在對科學技術知識接收、消化和吸收的社會過程中。對各種各樣科學技術知識的選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對各種科學技術知識選擇過程的發生。取決於人們事先對選擇客體的主觀價值判斷的形成。選擇行為也總是受人們的特定的價值觀念的制約。事實上,任何正確的選擇行為,都是來源於正確的意識形態指導和對選擇客體的正確的價值取向,否則,如果人們在選擇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上發生偏差,那麼就會直接影響人們的選擇行為,形成一種對特定科學技術的選擇障礙。

  從我們國家的具體情況出發,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人們對科學技術知識選擇的意識形態是怎樣作為選擇障礙來干擾和影響人們的知識流通行為的?

  1)在“自力更生”的口號下所形成的封閉。

  本來,自力更生地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結束和改變單純依賴外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自己的狀況,是一種正確的發展戰略。它體現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切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的政治願望。但是,把這種口號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極端化,單純和一味地強調自我的發展,把在本國土地上所創造的一切都捧上了天,而把一切外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化都踩在了腳下,並拒之以國門之外,這就必然使得自身的發展速度大大降慢下來,科學技術知識的流通陳舊、老化、堵塞。長此以往,就會造成作繭自縛的社會後果。

  2)在對外開放的旗幟下的盲目發展。

  作為封閉的另一個極端是盲目開放,從夜郎自大到崇洋媚外。這主要表現為,人們在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上又把國外的一切都捧上了天,虔誠地唱起了國外的月亮比本國的圓的頌歌。1978年前後,我們國家在批判閉關鎖國政策的同時,又在全國的範圍內掀起了大規模的引進熱潮。從而造成巨集觀失控的狀況,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3)技術選擇的政治化。

  在中國,技術選擇的決策一般是由企業或有關部門的領導在參考或不參考科研人員意見的情況下作出的,由於這些企業和有關部門的領導者的行為目標並不像科研人員那樣去單純地追求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工藝,更多地還隱含著追求行政職位的升遷,趨升避降就成為了他們的一個重要的行為動因。所以。他們在選擇技術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更多地考慮一些非技術的因素,這種技術選擇的非技術化和政治化的傾向,是造成正確技術選擇的巨大障礙,它使得整個技術選擇過程變得錯綜複雜了。

  (二)選擇的風險

  由於技術選擇標準上的混亂和異化,從而使整個技術的選擇具有很大的經濟風險。根據中國的情況,這種技術選擇風險的大小程度視知識流通的不同層次而異:

  1.在國際間知識流通的層次上,國家之間社會互動的對象是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家的唯利是圖,使他們千方百計地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如果我們和他們在知識流通方面的社會互動行為上不小心謹慎,選擇不當,那麼,勢必使國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2.在城鄉間知識流通的層次上,農村鄉鎮企業對技術的不當選擇,就會使得這些集體和個體的企業把多年來辛辛苦苦的積累統統付之東流,一下子焰入破產的境地。

  3.在區域間或城市中知識流通的層次上,這種技術選擇風險的大小因所有制的不同而異。一般來說,所有制水平愈低,比如像小集體或私人,合股經營的企業,那麼他們在技術選擇上的制度化程度就愈低,從而也就造成較大的技術選擇風險。而且,這種技術選擇的失誤同樣意味著他們直接的經濟損失。相反,所有制水平愈高,他們在技術選擇上的制度化程度相對來說就要高一些,因而表現在技術選擇上的風險就要小一些。此外,由於我們的一些國營企業在今天仍然沒有完全解決企業財產究竟歸誰所有的問題,國家和政府對這些企業的財政約束基本上還是軟約束,企業仍然還沒有恢復到獨立商品生產者的社會地位上來,這就造成這些企業在技術選擇上發生失誤,最後擔當起這個技術選擇失誤的責任的,往往不是企業自身,而總是上一級政府和行政領導部門。

  總之,選擇的風險所造成的選擇障礙是巨大的,這不僅僅表現在經濟後果上,更多地還表現為心理上的壓力和不平衡。

  三、評估障礙

  知識流通的評估障礙主要體現為評估的效益衝突和評估中的意見領袖行為的異化。

  (一)評估的效益衝突

  在技術選擇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前提是要對各種科學技術知識進行評價,而評價的一個中心問題就是效益問題,即評價人們選擇什麼樣的技術才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與社會利益。在抽象的意義上,運用到生產上的科學技術愈先進,帶來的經濟效率就會愈大。“研究證明,最現代的機器單位投資額的產量比雇佣工人較多的簡單的機器要高得多。”但是,這種先進科學技術運用的社會效益,則不能用這種簡單的邏輯推論來加以分析。以西方的技術為例,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按西方的社會、經濟情況發展起來的,那裡有人數眾多的,掌握著先進技術的工業勞動大軍,勞動力價格很昂貴,資本也很充裕,在這種情況下,採取節約勞動的資本和知識密集型技術是有道理的,而且,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的西方技術,需要有保證的基礎設施,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往往不具備這一條件,而且,這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發達國家如果過快地發展資本和知識密集型技術,也會在那些國家導致大量的失業,與之相反的情況是,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不發達國家,勞動力大軍一般十分充裕,勞動力的價格普遍便宜、低廉,而且工業和技術發展所必需的資本一般又大量缺乏,如果不考慮這些情況,在這些不發達國家裡卻大量進口能夠大規模節省勞動力和提高效率的先迸的科學技術設備。那麼,勢必會使這些國家在技術引進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問題上發生尖銳的衝突。

  如果人們對這種效益衝突的評估在實踐中發生偏差,就會給整個知識的流通帶來巨大的負效應,它使得社會矛盾尖銳化、社會動蕩,社會結構緊張,形成兩極的強烈反差,最終則會使整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都處於一種危機的狀態之中。

  (二)評估中的意見領袖

  按照傳播學的觀點,知識流通過程中的兩端—即傳播者和接受者,在嚴格的意義上並不是直接進行社會互動的。在許多情況下,它都是通過意見領袖(Opionion Leader)的消化、宣傳和說服作用進而完成其傳播和接受的社會互動過程的。在這個社會互動的社會過程中,意見領袖的價值取向就成了人們知識流通過程中評估和選擇的一個重要的參照系。

  在國際間知識流通過程中,評估中的意見領袖一般都制度化。人們在國際間知識流通過程中的評估和決策所依賴的不是一個意見領袖,而是一個意見領袖集團和組織化的意見領袖群體,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顧問咨詢機構。他們的意見將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決策者的評估和選擇。在一般情況下,這種制度化的意見領袖能夠嚴格地依據客觀實際提出實事求是的咨詢意見。但是,一旦這種制度化的意見領袖不是作為政治系統或決策階層的獨立部分或“中間體”而存在,也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知識流通過程中的評估障礙。

  在區域間和城市中知識流通過程中,評估中的意見領袖的狀況一般表現為:這種區域間和城市中知識流通的範圍愈大,其所屬企業與部門的所有制水平愈高,規格愈高,規模愈大,那麼,評估中的意見領袖制度化的程度隨之也就愈高,可能性也愈大;相反,知識流通的範圍愈小,其所屬企業與部門的所有制水平愈低,規格愈低,規模愈小,那麼,評估中意見領袖制度化的程度也就愈低,可能性也就愈小。

  因為在事實上,如果這樣的一些意見領袖在認識上具有片面性(而且,這種片面性對於科研人員個人來說又不可避免),那麼,勢必會造成整個決策上的失誤,從而在知識流通的評估上造成極大的障礙。

  四、生產方式衝突

  這裡所表述的生產方式,主要是指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各種不同的滿足方式,是指那些在不間的體制中,各種生產要素配置的狀況與方式不同,生產管理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中,人們就會自然地滋生出與之相適應的、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及規範。在不同的生產方式發生碰撞和衝突的時候,同時也是指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發生衝突。因此,恰恰在這個意義上,生產方式的衝突作為知識流通的社會障礙則主要是指:當一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伴隨著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和另一種生產方式發生社會互動關係的時候,或者說,當這種新的科學技術知識註入到另一種生產方式中去的時候,二者之間發生碰撞,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發生衝突的社會過程。從不同生產方式的衝突到不同生產方式的聯接,不僅是知識流通領域中的重大研究課題,而且也是整個科學社會學和發展社會學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現代與傳統的生產方式衝突

  生產方式衝突作為知識流通的障礙,首先表現為在知識流通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生產方式的衝突。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是那些封閉、保守、狹隘、懶惰等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而現代生產方式所倡導的卻是開放、效益、勤奮、守信用等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當兩種絕然不同的生產方式發生社會互動關係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與衝突。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當一種新的利學技術知識伴隨著現代的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發生社會互動關係的時候,作為一種正常的知識流通行為的後果,它總是期望兩者之間在社會互動過程中能夠發生聯結和整合。這就是,在傳統的生產方式的基礎上迅速建立起現代的生產方式,對自身的結構與功能進行適應性改造,在改造過程中實現整合。反之,傳統的生產方式就會對包括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在內的現代的生產方式採取一種抗拒性的排斥,這就必然使知識流通過程在傳統與現代的生產方式衝突中發生障礙。

  (二)資本主義和杜會主義生產方式的衝突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對內搞活政策的實施,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知識不僅以器物的形式大量被引進,而且,還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涌進了中國。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伴隨著大機器工業生產而發展起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規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過程中,它積累了不少反映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經營管理經驗。

  我們應該同樣看作人類共同創造的寶貴財富來虛心地學習,並努力地把這些先進的、科學的東西移植到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中來,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從目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狀況來分析,東西方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經濟的發展也相繼出現了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傾向。這具體表現在:1)西方社會中公共部門和國有經濟的成份增加,而東方社會中的個體經濟、集體經濟的成份增加;2)西方社會加強了以前被稱為社會主義獨具的國家巨集觀控制,而東方社會卻放大了曾斷定為資本主義所有的經濟自由度;3)作為市場經濟的西方社會和作為計劃經濟的東方社會都分別竭力地起用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以便都用“兩隻手”來調節經濟;4)封基於上述各種渠道的互相滲透,社會生產的歸宿環節上還呈現出如下的一個逆向流動:西方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公共消費比重增大,而東方社會經濟生活中個人消費的比重增大;5)從總體上說,資本主義經濟曾經是一種高度分權的模式,而社會主義經濟則曾經是一種高度集權的模式。但由於公營經濟與個營經濟、巨集觀拉制,與經濟自主、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公共消費與個人消費的交叉、滲透。這種東西方生產方式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的傾向,應該看作是我們分析生產方式衝突與連接的出發點和巨集觀背景。

  所以,恰恰在這種意義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上的連接,對於充分利用資本主義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道路、方法和方式”,對於更新和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對於與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長期社會互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商品經濟與產品經濟的生產方式衝突

  商品經濟的生產方式主要是指企業從獨立商品生產者的地位出發,按照價值規律進行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產品經濟的生產方式則主要是指企業只是國家各級政府的派出機構,企業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行為由國家政府指導,對國家政府負責。目前,一些中小型企業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逐步恢復了獨立商品生產者的社會地位,而另一些大中型企業卻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國的現實情況是,產品經濟與商品經濟的生產方式同時並存。在商品經濟的生產方式中,知識的流通以提高效率為原則,以追求最大利潤,帶來最大經濟利益為目標;而在產品經濟的生產方式中,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分配、交換和消費則完全由國家來直接控制,企業很難從市場需求的實際出發來選擇和開發新的科學技術。如果這種狀況不通過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而加以改變,那麼,不僅兩種生產方式的衝突不可避免,而且,知識的流通還會受到極大的障礙和制約。

  (四)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生產方式的衝突

  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主要是指企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完全按市場的供求關係來調節,受價值規律的制約;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則是指企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完全受上級國家政府機構的制約,併在他們的統一計劃指導下行為。在社會主義的條件下,怎樣使兩種絕然不同的生產方式連接起來,知識的流通既受市場供求關係和規律的制約,又受國家巨集觀計劃的指導,從而造成一種生動活潑的經濟生活局面。否則,在兩種生產方式發生衝突的情況下,知識流通就不可避免地產生障礙。

  五、文化障礙

  文化障礙主要是指在知識流通過程中,人們不顧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的行為對知識流通所造成的障礙。它表現為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與本土文化所發生的衝突。在知識流通過程中,科學與文化J發生的這種衝突在四種情況下會變得異常尖銳:

  第一,當隨著科學技術對文化的影響加大,使人們對事物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持雙重標準的時候,而且當這種價值判斷與價值取向的雙重標準又發生在一個文化觀念急劇變遷的社會裡,並且具有了普遍性意義的時候,科學與文化就會發生衝突,變成知識流通的障礙;

  第二,當科學技術影響不顧及文化傳統與背景而強行作用於文化的時候,科學與文化就會發生衝突。因為從根本上說,科學技術的傳播以特定的文化傳統為背景,就是科學對文化、或者文化對科學的一種相互適應,它是緩解科學與文化衝突的途徑之一,只有在充分顧及到特定文化傳統背景的情況下來傳播科學技術,對文化施加科學技術的影響,才能夠使文化逐步吸收和接納科學技術的這種影響。否則,科學與文化的衝突就不可避免,知識的流通就會發生障礙。

  第三,當科學技術的傳播與擴散的進程太快,超過社會與文化的容忍度的時候,科學與文化就會發生衝突,變成知識流通的障礙。因為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個包括文化在內的社會系統對環境影響與要求的接收要有一個逐步理解與消化的過程,併在這個過程中,對其功能與結構作出相應性的調整。不考慮這一點,要求系統迅速作出適應性的反饋,勢必會造成系統行為的紊亂,衝突的發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四,在科學技術知識擴散與傳播、吸收與消化的過程中,要避免產生文化差距,也就是說,在其發展過程中要避免過分地發展社會的某一個部門而忽略了其他部門,從而使各部門之間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結構性的不平衡。這樣的一種不平衡往往是導致衝突和不協調的根源之一,它使得知識的流通在摩擦中產生障礙。

  六、體制和政策障礙

  體制和政策障礙主要是指在知識流通過程中,科研與經濟體制以及國家與政府的一些政策怎樣影響和阻擾科學技術知識的擴散與傳播、吸收與消化.

  1.在知識流通過程中,科研與經濟體製作為知識流通的制度載體而存在,並且始終共同發生著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經濟體制中,我國的以國家所有製為主體,國家機關為控制中心的產品經濟體制以及各個企業之間的關係大都服從國家計劃控制中樞的控制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在科研體制中,也還沒有從組織結構上打破只與國家計劃發生聯關,研究機構與企業相分離,研究、設計、生產脫節,部門分割、單位分割和地區分割的狀況,這就使得科學技術知識的擴散與傳播、吸收與消化在體制上造成了巨大的障礙。但是,仍有60%以上的企業與科研單位投有業務聯繫,造成這種知識流通上的畸形狀態,體制上的障礙不能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2.在政策上如果我們不因勢利導,疏通知識的流通渠道,比如,在科研政策上,以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分配政策、獎懲政策來吸引技術人才為經濟建設服務,從而實現科研體制面向經濟建設、科學為經濟服務的功能目標;在經濟政策上,如果不適時地調整固定資產折舊的政策,技術更新改造政策,或者對於那些推廣和試製新產品、新工藝的風險企業,國家在利稅上予以相對優惠的政策來保證科研成果在生產上的應用,等等,那麼,知識的順利流通就會在國家的巨集觀政策上遇到巨大的阻力和障礙。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Mis铭,刘维燎,Frankie51.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流通"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