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餘慣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盈餘慣性(Earning Momentum)
目錄 |
盈餘慣性的概述[1]
盈餘公告後價格漂移(Postearnings-announcement-drift,PEAD)或者稱之為盈餘慣性 (earning momentum)
Ball and Brown(1968)的經典文獻最早發現了盈餘慣性現象(earnings momentum;也稱之為盈餘漂移(post-earnings announcements drift,PEAD)。
盈餘慣性是指,未預期盈餘較高的公司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市場回報會顯著地高於那些未預期盈餘較低的公司。盈餘慣性的存在意味著價格並沒有迅速對盈餘公告做出反應,而是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才將盈餘信息融入股價,這顯然有悖於有效市場假說。Fama (1998) 在反駁歷年來發現的各種有違“有效市場假說”的“異象”後,也不得不承認盈餘慣性至今仍是一個難於否定的“異象”。
盈餘慣性研究的學派[1]
從理論上來看,針對盈餘慣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兩個學派:
一是支持有效市場假說的學派。該學派認為盈餘慣性之所以可以獲得超常收益,其原因在於承擔了額外風險或額外的交易成本。
二是反對有效市場的學派,該學派認為這是投資者的某種心理偏差導致投資者對盈餘公告信息的“反應不足”(under reaction), 從而引起盈餘慣性現象。
從具體的影響因素來看,由於盈餘慣性現象既是一個與信息披露相關的問題,也是一個與投資者行為相關的問題。因此,反對有效市場的研究主要從信息披露(或贏利質量特征)和投資者行為角度分析了盈餘慣性現象。
對於PEAD現象,大致有三種解釋(Mendenhall, 2004),
一是認為是學者的研究方法的問題,如Jacob, Lys和Sabino (2000)認為Bernard和Thomas (1990)的發現可能是基於盈餘模型的誤設,但根據Fama(1998)的說法以及大量的相關檢驗,這種解釋是站不住腳的;
二是認為在盈餘公告之後,市場對未來期望收益的一種系統性的錯誤估計;
最後一個觀點認為是投資者對公告信息的反應不足/過度。
2 定期公告期間信息不對稱與價格發現的實證研究 王春峰 系統工程 2008/09
3 流動性與盈餘公告後價格漂移研究 譚偉強 證券市場導報 2008/09
4 我國股市盈餘公告的“周歷效應”與“集中公告效應”研究 譚偉強 金融研究 2008/02
5 誰驅動了中國股市的PEAD? 孔東民 金融研究 2007/10
6 機構投資者與盈餘公告後的股價行為——基於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分析 齊偉山 管理科學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