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社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居伊·德波是20世紀最重要的知識分子革命者之一。其代表作《景觀社會》成為20世紀中期對消費社會批判的一支重要力量。
景觀社會的來臨離不開大眾傳媒的影像符號傳播,對於大眾來說,景觀是一種由表象的可觀看性建構起來的幻象,景觀的在場是以置換事物本真存在為前提。在現代生產條件無所不在的社會,生活本身展現為景觀的龐大堆積。
德波提出景觀最重要的本質有二:首先,景觀已經成為當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目標,已然成為現今人們“占主導地位的生活的現有模式”。隨著媒體技術的發展,工業時代商品生產方式的主導地位已經讓位於“媒介時代”的景觀生產。廣告商通過電影、電視等媒介,表現出展示型的目標和異化性,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又使其沉浸在目眩的景觀秀中。其次,是景觀的意識形態功能。德波認為,景觀的存在和統治性的布展恰恰證明瞭今日資本主義體制的合法性,人們在對景觀的順從中無意識地肯定著現實的統治。
景觀社會(spectaclesociety)理論闡述了工業社會、商品社會、市場社會中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市場與消費現象的演化、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革、大眾消費異化等。其理論思想更是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形成的理論基礎。
景觀社會本質[1]
當代著名思想家、法國實驗主義電影藝術大師居伊·德波1967年出版《景觀社會》一書,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即“景觀社會”的到來。這部經典之作主要審視社會與藝術現象,但似乎無意中切中了後工業時代的內質。書中開宗明義指出:“在現代生產條件占統治地位的各個社會中,整個社會生活顯示為一種巨大的景觀的積聚。直接經歷過的一切都已經離我們而去,進入了一種表現。”在後工業文明的機器、技術鼎盛時代,人們被各種“社會景觀”的巨大堆積所包圍,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被景觀化,“所有活生生的東西,都僅僅成了表徵。”
景觀原指視域中的景色、景象,在德波的理論中,用來指一種由感性的可觀性建構起來的幻象,即社會化的表演和作秀。景觀的在場,是對社會本真的遮蔽。在德波的理論中,“景觀”有三種:一是“集中的景觀”,“主要歸屬於官僚政治資本主義”,本質上是官僚政治的工具,是國家權力的技術引進;二是“分散的景觀”,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控制普遍化的一般形式;三是“綜合的景觀”。在《景觀社會》出版21年後,1988年德波又出版了《關於景觀社會的評論》一書,進一步提出“綜合的景觀”及五個特征,即“不斷的技術革新,國家與經濟的結合,普遍化的隱秘狀態,無可置辯的謊言,永恆的當下。”
景觀社會主要特性[1]
“景觀社會”的主要特性,可以歸納為:首先,“少數人演出,多數人默默觀賞的某種表演”。社會權力和社會資本製造了充斥社會全方位的景觀性演出,多數人成為景觀支配的受眾,他們缺乏審辨力,沉醉於觀賞各種演出。
其次,真實世界淪為“簡單的圖像”,影像則升格為“真實的存在”。景觀由“部分地看到的現實”疊映而成,不斷交錯相疊。景象不斷製造欲望,欲望決定生產,景象成為社會動態的決定性力量。客觀的物質生產在景象魔法的操控之下展開和實現。
其三,景觀構築了一個“非生命之物的自主自足的自在運動”。其本質是影像編織成的被隔離的“虛假世界”。
其四,景觀表現為“集中與擴散”兩種方式。在“集中”方面,控制日趨隱蔽,人們找不到任何一個“確定的身份”來界定這種無形力量;在“擴散”方面,“景觀無孔不入地擴散到現實存在的方方面面”,景觀從未有如此規模幾乎在所有的社會界面上鐫刻它的印記,“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就是景觀的全球化”。
最後,景觀具有“潤物細無聲”式的深度控制力,消解人的主體意識和批判性。人們在對景觀的“迷入”中,單向度地接受“控制和默從”。“景觀與過去的暴政不同,它常常呈現為某種甜蜜的意識形態控制”,在增強其密集度的同時不斷延伸,直到各個方面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