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生態漁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生態漁業

  生態漁業是生態漁業(ecological fishery),是通過漁業生態系統內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分層多級能量轉化和物質迴圈作用,使特定的水生生物和特定的漁業水域環境相適應,以實現持續、穩定、高效的一種漁業生產模式。

生態漁業的主要生產模式[1]

  生態漁業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自然條件,建立不同的生產模式。從我國目前生態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一般都是以不同習性和食性魚類立體式混合養殖為中心,適當配置種植業和畜牧業,使之各個經營項目之間互為條件.相互促進。主要有下麵幾種類型:

  (一)漁—農結合模式

  這是漁業與種植業相結合的一種生態結構。養魚能為作物種植提供肥料(魚糞及其淤泥)和種植場地(塘埂和魚塘間隔的閑散地);種植業可為養魚提供飼料。眾所周知,魚塘每年要沉積大量的有機質,形成厚厚的淤泥。對這些淤泥如果不加以處理利用,一方面由於淤泥中有機質的不斷腐爛分解、要耗消大量的氧;另一方面淤泥增厚,塘底增高就相對縮小養魚水位,這對養魚就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然而、淤泥是農作物的好肥料、施於作物可有效地促進作物生長,進而又可為養魚提供更多的飼料`這樣就形成了魚多肥多卜肥多飼料多卜飼料多魚更多的生態良性迴圈。桑基魚塘是養魚與種桑養蠶相結合,也是一種高效的漁—農生態漁業生產模式。塘基栽桑,桑葉養蠶.蠶沙養魚;魚糞底泥返回桑基,作桑樹的肥料。從而形成了桑茂”蠶壯→魚肥→桑更茂的生態良性迴圈。

  (二)漁—牧結合模式

  這是養魚與畜禽飼養相結合的經營方式,常見的有:

  l、魚一一鴨(鵝)綜合經營。角塘里,白天放鴨。鴨糞及其喂鴨灑落的飼料作為養負的飼料和肥料。這種水面養鴨.水下養魚,使魚鴨飼養緊密結合,形成相互協調,小日行_促進的生態結構,可充分利用水域資源又可充分發揮魚鴨共生互利作用

  2、魚-一一豬綜合經汁。

  這種經營方式過魚塘養魚,豬圈養豬、用豬糞及廢棄有機物作為魚的飼料和肥料

  3、魚一豬一一雞綜合經營。

  在養魚和養豬結合的經營方式中,有的還加人了養雞一環。雞的消化道很短,每天吃進的東西又多,通常只能吸收其中的30%左右。因此雞糞仍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又可用來養魚。塘邊建豬舍,在豬圈上架建雞舍,雞糞掉入豬圈喂豬,豬糞進魚塘養魚。

  4、魚一一牛綜合經營。這是養魚與養奶牛相結合,利用牛的糞尿來養魚。

  (三)漁—農—牧結合模式

  這是養魚與種植業、飼養業結合,組成一個更加完善的生態結構。在塘邊土地種植飼料作物(牧草、菜、糧)、飼料用於飼養畜禽(豬、牛、雞、鴨、鵝),畜禽糞便用於養魚,魚糞及淤泥就返用作飼料及作物的肥料,形成作物(飼料)畜禽(糞便)魚(魚糞)作物的生態良性迴圈。

  (四)漁一一農一一牧一一沼氣結合模式.

  現在有些地方把沼氣生產引入了生態漁業系統、在塘埂及其周圍種植飼料作物用於飼養畜禽,把畜禽糞便投入沼氣池生產沼氣,沼基和沼水放入魚塘用來養魚,魚糞及淤泥用於作物的肥料。這樣就形成了作物(飼料)畜禽(糞尿)沼氣池(沼肥)魚(魚糞)作物多層次的迴圈利用。

發展生態漁業的重要性[2]

  (一)漁場的閑置資源得到利用

  由於各種原因,漁場都會有許多的閑置資源,如:池埂、池坡、規劃漁場的剩餘地、溝渠、蓄水池等等,籍此發展其他種植、養殖業,就可以使這部分資源得到利用,產生效益。目前,我縣已有許多的養魚戶就正在發展魚禽、魚畜、魚蔬、魚果或多種並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都非常可觀。清池的淤泥,對於魚池來說是廢物而且有害。一是無法使用,如用來修池埂,早天結成大塊而且龜裂,雨天則變成黏稠易流動的稀泥。二是無法處置,這部分淤泥中含有許多魚類病原體,弄不好又會使其中的病原返回魚池,引發魚病。可是如果將其施入農田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就會變害為利,變廢為寶。

  (二)漁場的生產環境得到改善

  發展生態漁業,使池塘的坡、埂、溝、渠覆以植被。此舉既減輕了池水、渠水對坡、埂、溝、渠的沖刷、侵蝕,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又有效地減少了泥土入池的量,降低池水的混濁度。植被好的漁場空氣中的含氧量會有所提高,那麼池水中的溶解氧也會相應升高。雖然我們沒有進行過測試,取得數據,但從我縣植被好的漁場未有發生過缺氧的情況推知,供參考。

  (三)漁業的總體效益得到提高,漁業抵禦行業起伏的能力增強

  無論發展任何行業,除了對漁業生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提高漁業經濟效益外,其自身都會形成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使魚場的總體效益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每一行業都有其發展的波峰、波谷,單一漁業在波峰年份、月份,效益很好;而在波谷時期就會表現出資金呆滯、周轉不靈、效益不好甚至虧損。如果發展生態漁業,各業之間此起彼伏、互助互補,使漁場獲得相對穩定的總體經濟效益或降低虧損,度過低潮期。

  (四)漁場在取得較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取得生態效益

  生態漁業在取得增大了的經濟效益的同時,與周邊環境、行業互利互促、相得益彰,使整個漁場和附近的環境建立相對穩定的、和諧的關係,形成微型的生態系統。較大面積的水體可以減少一定範圍之內的的旱、澇、蟲災,改善周圍的氣候和動植物的生存和生長狀態,提高山產品和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我縣有不少這樣的事例可以證明。

參考文獻

  1. 王正周.對生態漁業的初步探討(A).生態經濟.1989,2
  2. 齊寶鵬.淺談發展生態漁業的重要性及前景(A).漁業致富指南.2007,1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赵先生.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態漁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