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大農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現代化大農業是相對現代農業而言,是強調現代農業從“經濟空間極化”向“地域極化”的發展,從而使現代農業空間結構優化,形成地域化、信息化農業。關於其內涵至今尚無權威的界說。現代化大農業是一系列基要函數連續發生變化的過程,其內涵是從增長的產業單位演變成增長著的空間單位,形成農業空間結構地域化、信息化的經濟系統。因此,現代化大農業是區域農業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應是信息化、知識化農業。
1.現代大農業是生態迴圈經濟。大農業必須遵循生態規律與迴圈農業經濟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以“減量化、全利用、再迴圈”為原則發展經濟。
2.區位優勢是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載體。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是實現現代化大農業的關鍵。區位優勢是強調大農業的自然條件。
3.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主要是產業集群的競爭。所謂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區域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產業聯繫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並形成強勢與持續競爭優勢現象。
4.經濟技術梯度轉移是通過多層次城鎮群實施擴展。不論國內外經濟技術的水平怎麼高,其發展永遠是不平衡的,客觀會形成一種梯度,有梯度必有空間位移。位移總是從高梯度區移向低梯度地帶。
5.信息網路與交通網的優化是實現大農業的經絡與動脈。信息網路是指揮、協調、控制經濟社會的神經系統,交通網路是大農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動脈,二者結構優化是現代大農業發展的動力。
- 吳培玉.對現代化大農業的理論探討(J).農場經濟管理.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