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認知指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消費者認知指數是消費者在隔離了營銷策略的影響下所能達到的商品認知程度(不考慮商品的包裝、品牌、服務、價格、促銷等因素),或者說是消費者憑藉自身(主要是五官)的消費感受,在不藉助其它手段(如儀器設備)的條件下,判斷商品價值與優劣的能力。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是所有消費者共同追求的目標,而這一目標能否有效地實現關鍵在於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認知能力,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消費者認知指數高低亦反映消費者對同類商品的區分程度。
消費者認知指數受以下二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1)商品本身的因素。商品本身性能的可知性、信息的可達性、效用的可感性均影響消費者認知指數。如產品功效是即時性的,那么認知度就高;產品功效是滯後性的,其認知度就低。鑒於考察消費者在隔離狀態下的認知指數,故其他影響因素歸併入營銷策略組合之中。我們通常將商品本身因素抽象為一個指標,即技術指標。技術指標由兩個維度因素決定.即重要度因素與複雜度因素。技術指標的重要度是消費者認為該商品的技術指標需要被瞭解的追切程度;複雜度是消費者真正理解技術指標並運用到購買決策中的難易程度消費者認為技術指標對其購買決策影響愈大,其重要度則愈大;消費者對技術指標愈易於把握並易於操作,複雜度愈低。
(2)消費者因素。消費者個人學識、年齡、經驗、習慣等也影響他對產品的認知,而消費者對商品的主觀認識是一個決定因素。那么如何來衡量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主觀認識呢?我們將消費者因素分解為“五覺”指標,視覺指標、聽覺指標、嗅覺指標、味覺指標、觸覺指標(分別對應著消費者與外部世界溝通的五類工具),每一指標分為兩個維度因素,重要度和區分度。重要度是消費者賦予某一指標的傾向權重;區分度即消費者對某一指標考察時,能區分出同類商品特征的程度。
那到底什麼是認知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