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漢隆剃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

目錄

什麼是漢隆剃刀

  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的。——羅伯特·漢隆

  漢隆的剃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模型,它用於排除一個現象可能解釋的選項。

  漢隆剃刀原則由羅伯特·J·漢隆首創,但歷史上早就有類似的表述了,比如1774年拿破侖說過一句名言:

  “永遠別把沒有儘力歸為惡意”。

  羅伯特·海萊因在1941年發佈的小說《帝國的邏輯》也有發表過類似的觀點:

  你把愚蠢所導致的許多情況,都歸咎於邪惡。

  1774年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里也做了相似的表述:

  誤解和忽視比陰謀和惡意導致了更多的“混亂”。不管怎麼說,後兩者肯定要少的多。

  德國將軍庫爾特·馮·哈默斯坦·馬克德用漢隆剃刀原則來評價他計程車兵,他說:

  我把我的軍官分成4組,分別是聰明、勤奮、愚蠢和懶惰的軍官。通常兩種性格特征是聯繫在一起的。有些是聰明且勤奮的,他們通常在總參謀部任職。又蠢又懶的,占到了士兵的90%,這部分人非常適合日常工作。既聰明又懶惰的人擔任著軍隊中最高的領導職責,因為他們有足夠清晰的頭腦,和在做艱難決策時所必須的沉著和冷靜。但是一定要提防那些又蠢又勤快的人,因為他們只會引來惡作劇。(公司里也是一樣)

  1990年,黑客字典收錄了漢隆剃刀並註釋為“墨菲定律版的奧卡姆剃刀”,2001年,昆汀·斯塔福德·弗雷澤在博客上闡述了奧卡姆剃刀這個名字的起源,墨菲定律的作者亞瑟·布洛赫曾向公眾徵集自創“定律”的投稿,而他的朋友羅伯特·J·漢隆是他的朋友得知了此事,然後把相關的內容就提交上去,最後被亞瑟收錄在《墨菲定律第二冊中》,也就是從那時起,漢隆的剃刀命名用到了現在。

  漢隆剃刀的推理:

  • 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
  • 能解釋為無知的,就不要解釋為愚蠢。
  • 能解釋為可原諒的錯誤的,就不要解釋為無知。
  • 能用你未知的其他原因解釋的,就不要解釋為錯誤。

漢隆剃刀原則的應用

1、媒體

  現代媒體視憤怒為有利可圖的商品。通常以文章的形式出現,將原本可以用無能或者疏忽可以解釋的事情歸結為惡意導致的。我們每天會在媒體上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

  人們一看到與他們的世界觀相抵觸或者與所想的不一樣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生氣。而媒體就非常善於做出這一類的惡意揣測。當瀏覽報紙、或者社交媒體的時候,別忘記漢龍剃刀原則,會很有幫助的。

  舉個例子,當蘋果推出Siri語音搜索時,大家發現Siri無法找到墮胎診所。這被立即視為蘋果公司厭女症的證據,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內部程式編碼出現錯誤。

2、溝通和人際關係

  漢隆剃刀原則最有價值的應用是在人際和溝通方面。對於一個相信別人故意給自己製造麻煩惹惱自己的人而言,破壞和對方的關係很正常。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情況不過是能力不足導致的,或者意外引起的。

  在工作上,同事沒有對展示文件的錯誤進行修改,導致自己做展示的時候被領導發現錯誤,最後被訓話。惡意的迴圈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會不會是同事故意這樣做的,想要毀了我的職業生涯。然後兩個人就開始互相看不順眼,互相的使絆子,最後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兩個人都被公司開除了。每一次埋怨都會加深自己的看法,然後導致下一次行動出現問題。不論是怎麼樣,最後的結果肯定都是以悲劇收場。這就像一個惡意的迴圈,每迴圈一次就會加深惡意。

  其實第一次可能就是因為同事前一天生病加班給漏掉了。自己也沒檢查,出現了問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漢隆剃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