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認知語言學家認為:意義就是概念(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的世界是一個已經經過人類認知過程折射的世界,或者說是一個“人化”的世界,它與真實世界之間存在差異,這兩個世界之間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語言理論只能描述這一概念化世界的結構,與獨立於語言之外的真實世界無關。
Langacker(2000)指出,“概念化”這個詞應該從最為寬泛的意義上去理解,幾乎包括了各種大腦活動,其中重要的有:
1、原有的和新的概念;
3、非即時的、逐漸展開的概念;
4、對物理、社會和語言語境的完整把握。
簡言之,語言意義被看作是物理體現、以社會-文化為基礎的人腦的心理活動的結果。
認知語言學家之所以從概念的角度來討論語言意義,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的存在。語言成分,不管是辭彙的還是語法的,都將某一特定的心理現象附加在它們所喚起的概念“內容”之中。由於語言意義包含了概念內容和心理意象,但後者經常受到忽視,而真正的語義學不應該忽視後者。“意象”主要是表示我們大腦中用不同方式來組構某一感知到的情景(因此,該詞並不特別或專指感覺上的或視覺上的意象)。不同意象也可以導致不同的語言表達。比如,表達“我很冷”這一概念時,有的語言說“I am cold”,有的語言說“I have cold”,還有的語言說“It is cold to me”,這些表達正是“用了不同的意象來組構同一個基本的概念內容”(Langacker,1987)。
意義並不等同於概念(concept),而是等同於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