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性支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收益性支出(revenue expenditure)
目錄 |
收益性支出又稱收益支出。“資本性支出”的對稱。是指企業單位在經營過程中發生、其效益僅與本會計年度相關、因而由本年收益補償的各項支出。這些支出發生時,都應記入當年有關成本費用科目。
收益性支出不同於資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當年的營業收入補償,後者先記作資產,通過計提折舊或攤銷分年攤入各年成本費用。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是為了正確計算各年損益和正確反映資產的價值。如把收益性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結果是少計了當期費用,多計了資產價值,虛增利潤;反之,則多計了當期費用,少計了資產價值,虛減利潤。
會計核算應嚴格區分收益性支出資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確計算各期損益。
資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即發生該項支出不僅是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為了取得以後各期收益;收益性支出指受益期不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即發生該項支出是僅僅為了取得本期收益;收益性支出是該項支出是僅僅為了取得本期收益。
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效益性支出原則要求在會計核算中首先將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加以區分,然後將收益性支出計入費用賬戶,作為當期損益列入損益表;將資本性支出計入資產賬戶,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前者稱為支出費用化;後者叫做支出資本化。資本化的支出隨著每期對資產的耗費,按照受益原則和耗費比例通過轉移、折舊和攤銷等方法,逐漸轉化為費用。
由此看來,與取得本期收益有關的支出,即本期的成本和費用,一是直接計入費用賬戶的收益性支出;二是本期從資產賬戶轉入費用賬戶的資本性支出。可見發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目的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的要求,合理確定現金支出性質,正確計算當期利潤。這一原則是權責發生制在現金支出中的具體運用。
對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劃分,比較認同的有兩種標準:一是支出的效益,二是支出的屬性。
所謂“支出的效益”是指由於一項支出的發生而產生經濟效益時間的長短。如果一項支出的效益長於一個會計期間,則該項支出屬於資本性支出;如果一項支出的效益僅限於一個會計期間,則此項支出屬於收益性支出(如下圖)。
以支出的效益為標準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所依據的是成本歸屬理論,凡資本性支出應對象化為成本,併在其耗用的期間內結轉為成本(稱為已耗成本),而收益性支出則應在支出發生的期間確認為費用(如下圖)。
雖然這種劃分具備了理論依據,但是在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因為:
(1)劃分標準在實務中較難界定,很多時候,一項支出產生效益時間的長短難以預計;
(2)即使是支出效益的長短可以預計,又會由於計量方面的困難而使這種劃分標準在實際應用時模糊不清,造成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這一原則的濫用和誤用,導致資產、損益等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不真實。
以“支出的屬性”為標準對支出進行劃分時,如果一項支出符合資產的定義,則屬於資本性支出,否則為當期費用,屬於收益性支出。與上述“理論標準”相比較,這種方法呈現出這樣一種邏輯,如下圖所示:
國際慣例中較多採用“支出的屬性”或“未來收益能否流入企業”為界限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