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拉斯克醫學獎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拉斯克医学奖
放大
拉斯克醫學獎

拉斯克醫學獎(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

目錄

拉斯克醫學獎簡介

  拉斯克醫學獎是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學獎項。阿爾伯特· 拉斯克(Albert Lasker)醫學研究獎是醫學界僅次於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1946年,由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的美國著名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

背景

  拉斯克醫學獎,(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全稱艾伯特·拉斯克獎,是生理學和醫學領域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外的又一頂級大獎。該獎項始於1946年,是由紐約的阿爾伯特·瑪麗·拉斯克基金會設立的,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前兩項專門授予科學家,其得獎者通常會在隨後的一年到數年得到諾貝爾獎,該獎項在醫學界又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拉斯克醫學獎也是世界生物醫學研究進展的一部編年史。

發展歷史

  1946年,由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的美國著名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

  1952年拉斯克先生因病逝世後,被譽為“醫學研究的第一夫人”拉斯克夫人瑪麗,持續推行拉斯克獎,她是為保障美國醫療研究經費方面的投入積極尋求公眾支持的一位傑出人物,她的非凡成就對美國的健康科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拉斯克夫人於1994年去世,留下豐厚的遺產擴大資助了國家衛生研究院,是拉斯克基金的主要來源。拉斯克基金於1997年設有專門協會,接受社會遺產捐贈和其他慈善捐贈。

獎項設置

  拉斯克獎最初設有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Basic Medical Research)、臨床醫學研究獎(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和公共服務獎(Public Service,2000年被重新命名為瑪麗·沃德·拉斯克獎,以紀念拉斯克夫人)。

  1997年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2019年,拉斯克獎共設立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

評選過程

  拉斯克獎獲得者由來自各國的傑出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生。評選過程被認為是公平、預知、正直的典範。

  首先,候選人無需自己申請,而是由美國和國際的專業團體提名。專業團體廣泛調查搜尋各領域的合適候選人,保證許多合格者參加候選。

  第二,候選人參選資料需要大量的實質性證明材料。這樣候選人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和努力去準備,從而保證候選人認為參選是物有所值。

  第三,組織專門的國際評判委員會對候選人進行評判。核心的高級評判委員會慎重遴選25名多學科的傑出科學家組成評委會,從而保證專業協會尊重評委會的決定。

  第四,評審過程保持系統、詳盡和公平。例如,候選人收到的提名通知一般要由每一位評委仔細審核,保證評委能承認他們的選擇。

  第五,評委們對評審過程嚴格保密,保證評委們在評議時保持公正。

  第六,如果達不到評獎的標準,評選委員會將不會給出獎勵,這利於基金會評委們作出公正的決定。評選結果將於9月公佈。

  拉斯克基金會每年9月公佈獲獎者名單,在當月底舉行的頒獎儀式上,獲獎者將收到獎金、獲獎證書和一個刻名的象征戰勝疾病和死亡的薩莫色雷斯有翅勝利女神像。

獎項地位

  拉斯克的褒獎通常在獲獎者的職業生涯中具有良好的連鎖反應。拉斯克獎桂冠的摘取、媒體的積極報導都有效地提升了獲獎者工作的可見度,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將吸引到更多的資金和年輕的研究人員,一些重要的聽眾也會聽取他們工作的介紹和論文宣講,他們所在的研究機構也將獲得更多的慈善捐贈。

  拉斯克獎的評選結果通常於9月公佈,而諾貝爾獎通常是10月公佈,因此拉斯克獎在醫學界又被稱作“諾貝爾獎風向標”。而且,獲得基礎醫學研究獎後再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更高。

  統計數字表明,48%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得者隨後獲得諾貝爾獎,28%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和臨床醫學研究獎獲得者已經成為諾貝爾獎得主。自1962年起,獲此項醫學獎的科學家中有半數以上在隨後的兩年裡又獲諾貝爾獎。截止2009年,超過300人次獲得拉斯克醫學獎,其中有68 位相繼獲得過諾貝爾獎。獲獎者以美國人為主,約有25%的獲獎者是來自其他國家。

  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僅次於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至今為止拉斯克獎得主中已經有80人獲諾貝爾獎,其中28人是在過去20年中獲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也被視為“美國的諾貝爾獎”,或者是諾貝爾獎“風向標”。

基金管理

  位於美國紐約的阿爾伯特· 瑪麗· 拉斯克基金會(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 )是拉斯克基金的管理機構。阿爾伯特· 瑪麗· 拉斯克基金會的使命是提高公眾對有前景的醫學科學的正確認識、評價和理解,從而增加公眾對醫學研究的支持。

  基金會堅信,只有人類生命醫學的基礎知識及其科學研究,才是減少人類疾病、延長人類壽命的最可信賴、最有效的方法。 基金會的主要活動是一年一度的獎項評選計劃。這一獎項被公認為是醫學科學中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公共服務的最高獎項。

  獎項的評選不僅被認為是人類戰勝疾病的里程碑,還是各國從上至下提升對醫學科學重要程度的認識之焦點。 瑪麗· 拉斯克基金會設有董事會和基金托管人,按照嚴格的程式對基金進行管理。

華人獲獎統計

李卓皓 (Choh Hao Li, 1962年基礎醫學獎,也是唯一一個拿基礎醫學獎的華人)

李敏求(Min Chiu Li, 1972年臨床醫學獎)

簡悅威 (Yuet-Wai Kan, 1991年臨床醫學獎)

屠呦呦,唯一一個得獎工作在中國完成的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滴滴.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拉斯克醫學獎"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