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指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
目錄 |
巨無霸指數是指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數,用以測量兩種貨幣的匯率理論上是否合理。這種測量方法假定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
購買力平價的大前提為兩種貨幣的匯率會自然調整至一水平,使一籃子貨物在該兩種貨幣的售價相同(一價定律)。在巨無霸指數,該一“籃子”貨品就是一個在麥當勞連鎖快餐店裡售賣的巨無霸漢堡包。選擇巨無霸的原因是,巨無霸在多個國家均有供應,而它在各地的製作規格相同,由當地麥當勞的經銷商負責為材料議價。這些因素使該指數能有意義地比較各國貨幣。
兩國的巨無霸的購買力平價匯率的計演算法,是以一個國家的巨無霸以當地貨幣的價格,除以另一個國家的巨無霸以當地貨幣的價格。該商數用來跟實際的匯率比較;要是商數比匯率為低,就表示第一國貨幣的匯價被低估了(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相反,要是商數比匯率為高,則第一國貨幣的匯價被高估了。
舉例而言,假設一個巨無霸在美國的售價為 $2.50,在英國的售價為 £2.00;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 2.50 ÷ 2.00 = 1.25。要是一美元能買入 £0.55(或 £1 = $1.82),則表示以兩國巨無霸的售價而言,英鎊兌美元的匯價被高估了 45.6%((1.82-1.25)÷1.25×%)。
巨無霸指數是由《經濟學人》於1986年9月推出,此後該報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數。該指數在英語國家裡衍生了Burgernomics(漢堡包經濟)一詞。
在2004年1月,《經濟學人》推出了Tall Latte index(中杯鮮奶咖啡指數);計算原理一樣,但巨無霸被一杯星巴克咖啡取代,標誌著該連鎖店的全球擴展。在1997年,該報也出版了一份“可口可樂地圖”,用每個國家的人均可樂飲用量,比較國與國間的財富;該圖顯示可樂飲用量越多,國家就越富有。
用漢堡包測量購買力平價是有其限制的;比方說,當地稅收、商業競爭力及漢堡包材料的進口稅可能無法代表該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在許多國家,像在麥當勞這樣的國際快餐店進餐要比在當地餐館貴,而且不同國家對巨無霸的需求也不一樣。例如在美國,低收入的家庭可能會一周幾次在麥當勞進餐,但在馬來西亞,低收入者可能從來就不會去吃巨無霸。儘管如此,巨無霸指數廣為經濟學家引述。
用漢堡包來判定匯率,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因為漢堡包是貿易商品 (exchanged googds)。比起非貿易商品而言(例如房子之類),在發展中國家貿易商品的發展要快得多。所以用漢堡包來衡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匯率水平,顯 然失之偏頗。另外,即使不考慮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異,由於不同國家之間消費者對待商品的偏好是不一致的,這也會導致價格的“虛假”。對於非完全浮動匯率的國家,這種指數也是偏離實際均衡的。
評論(共4條)
兩國的巨無霸的購買力平價匯率的計演算法,是以一個國家的巨無霸以當地貨幣的價格,除以另一個國家的巨無霸以當地貨幣的價格。該商數用來跟實際的匯率比較;要是商數比匯率為低,就表示第一國貨幣的匯價被低估了(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相反,要是商數比匯率為高,則第一國貨幣的匯價被高估了。 作者只是把“美元兌英鎊”的匯價被“低估”,倒過來寫成了“英鎊兌美元”的匯價被“高估”了 45.6%((1.81-1.25)÷1.25×%),其實是一個意思。
應該是1.82-1.25吧
謝謝指正,已經修改!MBA智庫百科是可以自由修改編輯的,您也可以直接參与!
關於此假設:一個巨無霸在美國的售價為 $2.50,在英國的售價為 £2.00;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 2.50 ÷ 2.00 = 1.25。要是一美元能買入 £0.55(或 £1 = $1.82),則表示以兩國巨無霸的售價而言,英鎊兌美元的匯價被高估了 45.6%((1.81-1.25)÷1.25×%)。 購買力平價匯率不是應該求英鎊兌美元:2÷2.5=0.8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