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外語經濟是指以他國語言為基礎的經濟。從內容看它是建立在外語和信息的掌握和使用之上的經濟,貫穿於一切對外經濟運行的始終,是以外語為核心,以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的最佳融合為對象,以掌握和運用外語與母語在經濟領域中的內涵差異為目標的經濟,研究其融合程度,以尋求對外經濟利益的最大化。[1]
外語經濟的內涵[2]
外語是以他國語言為載體的。外語與母語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因此,廣義地對外語的理解,不僅包括外國語言本身,實際還包括與外語相關的一系列社會習慣與準則。而狹義的外語則僅是指外語語言以及語音等要素上的區別。外語經濟同時也是具有自我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一個經濟系統。外語經濟的內容包括外語經濟系統的構建、外語經濟系統功能的發揮以及外語經濟系統的優化等問題。探討外語經濟的功能不僅包括經濟意義的理解,而且包括對外語經濟造成的社會影響和政治影響的理解。
外語經濟系統的輸入與輸出問題中,輸入主要是指個體為實現與異域文化或經濟利益進行交流產生的需求;輸出則是通過符號對人的反作用,包括靜態意義的各種影響。外語經濟系統的功能除經濟功能外,還應包括其社會功能、政治功能、創新功能。
外語經濟究其本質上來說,是一定社會經濟和社會鬥爭的產物。對外語和外語經濟的理解可從廣義的理解。外語經濟就其靜態意義而言,依據符號理論的理解,區別於傳統經濟的特征是外語經濟自身的虛擬性。外語經濟的內容不僅包括低級形態的物化外語產品,也應包含高級形態的外語本身。從動態意義來說,外語經濟是在一定的國際、國內系統中發展的系統,其主要的輸入源自社會以及個體為一定目標的實現而提出的各種發展要求。與外語經濟系統緊密相關。
外語經濟的依據[1]
外語經濟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大特點,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生活有很大的區別。西方國家研究語言經濟學,而不研究外語經濟。在我國,外語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客觀基礎。
(一)外語經濟觀點的提出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提出了語言經濟並對此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這裡提出的外語經濟與語言經濟有著根本上的區別。首先,從其產生的背景來看,語言經濟是以西方人力資本學說和教育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其次,從研究的觀點來看,語言經濟是以母語為核心,研究語言在經濟中的價值和效用、費用和效益,把語言看作了“商品”,強調投入和產出。而外語經濟是以外語為核心,以研究外語與母語在經濟領域中表述上的等值與內涵上的差異為主線來探索外語經濟對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影響,進而研究外語經濟在國家整體經濟運行中的價值和作用。這裡,語言經濟理論為外語經濟研究提供了某種啟發,就外語經濟本身很少有人涉足。
(二)外語經濟是一種經濟資本
F.Vaillancourt(1998)指出:“如同通過工作經驗或通過諸如數學或歷史學科正規教育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一樣,語言本身也是一種人力資本。”然而,人類是自然習得母語,後習得外語。母語所承載的信息、知識與外語所承載的信息、知識由於受文化、習俗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其在內涵與外延上有很大的差距,在無法運用母語的情況下把外語運用在經濟領域所產生的價值自然與運用母語所產生的價值有所不同。通常運用外語的經濟效益總是落後於運用母語的經濟效益,但人們總是把它歸罪於語言本身。事實上,外語作為語言,它屬於一種人力資本;外語經濟則屬於一種經濟資本,因為它具有經濟學本質的東西:價值、效用、費用和效益。外語經濟就是使外語與經濟的關係系統化和理論化,尋求潛在的經濟效益,因為它具有經濟學本質的東西:價值、效用、費用和效益。外語經濟就是使外語與經濟的關係系統化和理論化,尋求潛在的經濟價值,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外語經濟的現實需要
我國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尤其是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改革和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周年之際,對外貿易總額歷史性地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標誌我國外貿步入新的里程碑,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全球第三大貿易國,境外投資已經擴展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重點逐漸從港澳、北美地區,轉移到亞太、非洲、拉美等地。可見,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國正在融入經濟貿易體系和世界經濟體系。然而,有兩點制約其融入的速度和質量:一是,我國仍然是一個相對落後的國家,作為“後髮型”的國家需要繼續追趕發達國家併在國際競爭中和平崛起。在這一過程中,擺在面前的是不但要在組織形式上融人世界經濟貿易體系,更要從能力上融人世界體系。依靠外語語言平臺和外語經濟才能從組織上和能力上的雙融入,進而達到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融入。二是,人類得以共存與溝通,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必須依靠語言。漢語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數最多,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其它國家把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可見漢語還沒有達到世界級語言的程度。我國在三年前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正本就是用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寫成的。這足以證明外語的世界的通用性與經濟密切結合的重要作用。
外語經濟的特征[1]
外語經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外語與母語的本質區別;
(2)作為經濟範疇它建立在語言和信息的擁有、掌握和分配之上;
(3)它是以外語資源為首要依托,與經濟緊密結合併貫穿於經濟發展中的一切領域;
(4)它存在於世界存在先進與落後、發達與欠發達的過程之中;
(5)它存在和發展於人類使用單一語言之前,否則外語經濟就失去存在的基礎;
(6)它是人類現階段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獨特的經濟現象。
外語經濟的研究範疇[1]
外語經濟從根本上講是研究外語與經濟相互關係的一門交叉邊緣學科。從產生的基礎來說,外語經濟屬於經濟學的範疇,同樣需要進行規範研究和實證研究,但仍以外語平臺為核心。外語經濟的研究範疇是:
(1)外語語言與外語經濟的關係;
(2)外語與母語在經濟領域表述上的內涵差異;
(3)外語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促進作用;
(4)對外經濟對外語平臺及外語經濟的依存度;
(5)外語經濟與對外經濟的相互關係;
(6)外語經濟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