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產要素移動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際生產要素移動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Movements Factors)
目錄 |
國際生產要素移動理論是指關於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移動的原因、方式及其作用的理論。該理論突破了傳統貿易理論關於生產要素只能在國內自由流動的假定前提。
生產要素的國際移動是指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信息等要素的國與國之間的轉移。其根本原因在於國際間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即在於各國要素的相對稀缺性不同及稀缺性變化率不同所導致的要素價格的絕對差異。要素的實際價格或邊際報酬率的差異成為要素從低價格、低報酬國家向高價格、高報酬國家遷移的一種經濟刺激力量。要素的國際移動與商品的國際移動之間既有替代關係,又有互補關係。
一般來說,勞動力和資本要素的國際移動與商品和勞務的國際移動存在著相互替代、互相否定的關係,限制要素移動可促進貿易,增加貿易障礙則可刺激要素移動。要素越容易流動,替代國際貿易的作用越大。生產要素跨國界自由流動較之商品自由流動能更直接地、更合理地利用世界資源,並直接起著使各國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這一過程繼續下去,將使各國具有相同的生產函數、相同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的機會成本,並最終使各國產品的價格均等化,從而消除從貿易中獲利的基礎。但在一定條件下,要素移動對貿易具有動態的互補和促進作用,它不一定造成世界貿易的普遍下降。將資本、技術和管理要素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進行移動就是對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便是這類組合性生產要素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