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意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澱,就形成為國民意識。
國民意識包含國民的政治意識、自我意識、價值觀念、社會交往準則、最普遍的個性素質、心理特征等。國民意識是一個國家民族最主要的內在特征。每個國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長處和短處,它對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發生重大影響。
一個社會的價值觀通過國民意識得以體現。這一意識形態塑造本社會的國際抱負,激發由國家負責加以促進和維護的國家利益。國家意識與國家利益構成國家所關註的問題,長期為全國所矚目。意識形態捍衛價值觀,價值觀為利益註入感情色彩,激勵國民意志。因此,政治家必須藉助國民意識來喚起國民促進或捍衛本國國家利益的各項政策。
在新加坡,國民意識教育就是消除殖民統治的影響,重新構建新加坡國民的民族意識、國家意識和價值觀念。新加坡的國民意識教育為推動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保持政局穩定,維護社會秩序,凈化社會風氣發揮了重要作用。
1.國家高度重視,政府全面干預。
政府把學校國民意識教育的發展納入社會發展的總目標,並制定出具體的方案和步驟,提出保證實施措施,每個環節都有必要的管理和監督。新加坡政府和領導人在倡導和支持國民意識教育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如李光耀、吳作棟等政府領導人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每年的元旦、春節和國慶節等重大節日之際,他們總是發表談話或撰寫文章,諄諄告誡國民應固守新加坡的生存之本,即東方傳統價值觀,極力弘揚“敬業樂群、勤勞進取、廉潔奉公、講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
2.創造性地繼承與發展儒家思想。
新加坡註重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除了吸收儒家倫理的優良傳統之外,還根據新加坡這個工業化城市國家的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國情加以改造和發展,摒棄了儒家倫理中的封建糟粕,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例如,新加坡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包括了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等內容逐漸擴展的五個主題,共涵蓋了由個人到國家的含義逐層延伸的35個德目。從其德目來看,包括了仁、孝、家庭和諧、禮、責任感、恕、忠、信、誠、勇、毅力、節儉與慷慨、義、協作精神、睦鄰精神。新加坡開展的“華族文化月”活動,更是把愛國主義、民族文化和傳統教育成功地結合在一起。
新加坡中小學公民道德教育發展的成效及社會發展有力地證明:儒家倫理傳統經過改造、吸收及與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合理融合後,對於維護社會秩序、保持政治穩定、改善社會風氣、協調人際關係、增強國家的凝聚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3.道德教育的組織實施法制化。
新加坡政府敢為天下先,將道德教育的大量內容納入了法治的軌道,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使人們的行為朝著秩序化和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如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隨地大小便、便後不沖水等在世界各地法典中都無案可查的內容,都一一立法規定了相應處罰,比如,在禁止吸煙的地方吸煙罰款500新元(約合240美元);在路上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罰款1000新元。同時,新加坡政府還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向美”,如政府通過立法保證子女照顧和供養年邁的父母,併在住房及稅收政策方面對與老人合住的家庭給予優惠。為加強對中小學生的管理,新加坡中小學都有嚴格的校規。
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開展的“忠誠周”、“禮貌周”、“孝順周”、“睦鄰周”、“清潔運動周”、“國民意識周”等特別周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的公民意識和道德意識。新加坡完備的立法和嚴格的執法,以詳盡而頗具操作性的法律條規對人們的行為加以引導和規範,收到了顯著效果。
4.教育效果的衡量標準與評估依據是培養“新加坡人”。
新加坡國民意識教育就是使人們對自己的國家有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即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心理上認為國家是自己的國家,是自己生活依恃的國家,同時明確意識到自己是該國家的一分子。比如,為了增強國民的“新加坡人”意識,淡化種族觀念,新加坡特別重視政治性節日和符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新加坡公民從小學起就接受升國旗的禮儀教育。每年的國慶日、國際勞動節、國際兒童節等政治性節日,新加坡學校都利用這一有效時機積極增進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培養“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國民意識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