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現凈值標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變現凈值標準[1]
變現凈值標準是由資產評估目的和資產業務的具體性質所決定的,以資產在公平市場上的變現價格扣除變現費用的餘額,作為計價基礎評估資產價格的標準。適用這一標準的資產業務;主要是單項資產的買賣,因為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因業務需要購進和轉賣單項資產,由此形成生產資料市場,以及變現價格,考慮變現費用的因素,便形成變現凈值標準。顯然,決定這一標準的因素一是變現價格;一是變現費用。其重要特點是以市場為依據,直接受市場約束,所以說以變現凈值所進行的評估是高度市場化的評估。
變現凈值標準的前提條件[2]
資產按變現價格來評估,必須具備以下兩大基本條件:
(1)公平市場。這是說資產將投放到這種市場:買賣雙方自願;存在充分競爭;買者有足夠的時間瞭解資產性能等狀況,賣者有足夠的時間招睞和選擇買主。顯然賣者因某種原因對資產快速變現就不具備這一條件。
(2)為出售而持有的資產,或按資產的特征、性能具有公平市場。例如,企業產成品,閑置的通用設備等。如果資產專用性很強,沒有潛在買主,就不適用變現價格。
變現凈值標準的特點[2]
變現凈值標準的決定因素一是變現價格,一是變現費用。變現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首先是資產再生產價值。即在現有條件下生產相應功能的資產所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是與重置成本標準一樣需考慮的因素。資產再生產條件改善了,價值量降低;資產再生產條件惡化了,價值量增加。其次,是資產自身功能狀況和損耗狀況。資產功能狀況既是與原功能及損耗相聯繫的因素,也是與玥實用途與預期潛在用途相關聯的因素,例如,即使資產仍處於全新狀態,但因社會經濟和法規限制只能有限地利用其局部功能,這時應視為功能下降。變現價格是與功能變化成正比,與損耗成反比變化的,當然不一定是等比關係。再次,是資產市場條件,專用資產與通用資產的市場條件有別,變現的可能性就不同。除此以外,還有區域性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計劃指導性市場與計劃控制性市場等區別,都會影響變現價格的形成。當然,供求關係無疑是影響變現價格的重要因素。
變現凈值標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市場為依據。它不同於重置成本標準,在那種標準下,資產業務並不經過市場,雖然可參照市場現價評估重置成本,但被估資產並不是經市場實現銷售後投入企業,因而只是模擬市場條件下重置資產的現行價格。而變現凈值標準所適用的資產業務是受市場直接約束的,資產要最終變現,因而,這種評估是直接以市場為依托的,不僅是依托現行市場,而且要考慮到資產業務對市場的影響,從而可以說評估所依托的市場是模擬資產業務現實進行時的市場。所以,變現凈值的評估是高度市場化的評估,它直接受市場的檢驗。當然,變現凈值標準與重置成本標準相比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適用變現凈值標準的資產業務屬於產出(退出)業務,因而是以現行市價扣除變現費用為評估思路的;而適用重置成本標準的資產業務中資產處於投入狀態,是以模擬現行市價並加上重置費用為評估思路。
變現凈值標準區別於收益現值標準的基本特點在於,兩者適用的資產業務分屬不同的市場,變現凈值標準是單項資產進入生產要素市場的估價準則,而收益現值標準是整體資產作為盈利能力進入本金(有的是資本)市場的估價標準,因而兩者的價格內涵是根本不同的。然而,兩者在形式上卻是相似的:兩者都是評估公平市場價格;兩者都是產出價格;兩者都含變現之意;兩者都以資產所實現的收益為基礎(無論是資產變價收益,還是預期經營收益);兩者都要求對未來收益進行折現處理。這些形式上的聯繫為評估思路的相互借鑒提供了線索,甚至在某些方面配合運用。但是形式聯繫決不可以取代或抹煞質的區別,從而取消這兩大標準獨立並存的意義。
變現凈值標準的資產業務[2]
適用變現凈值標準的資產業務主要是單項資產的買賣。企業在結構調整和資產配置上時常需要購進和轉賣單項資嚴。這些資產只是一般生產要素,它的買賣形成生產資料調劑市場,是整個生產資料市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這個市場上有統一的價值基礎,就是生產資料作為商品的價值,當然,它的價格圍繞著這一基礎隨供求狀況和市場條件的不同而波動。單項資產買賣受這個市場的約束,它的價格是以其再生產價值為基礎,不僅考慮到市場供求關係影響,而且考慮到資產各類損耗來確定,這就表現為變現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