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反熵增思維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什麼是反熵增思維模型

  ,代表一種無序程度, 熵增 表示熵不斷地增加,而熵增定律則是一個物理學定律,它意味著一切都在從 秩序 走向 混亂 。

  熵增定律被認為是很負面的定律,因為熵增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統中,如果沒有外力做功,那麼整個系統就會退化為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一團物質。哪怕是太陽、星系甚至整個宇宙都不例外。

  如,文章開頭舉的案例,房間不收拾就會變得雜亂無章。

  那麼,如何做到 熵減 呢?即如何做到 反熵增 呢?

  要做到 反熵增,即把無序變成有序,那麼具體怎麼實施呢?

  構建耗散結構 (外力持續做功) 和避免路徑依賴 (保持開放系統) 。

  什麼是耗散結構? 耗散結構 是由化學家普利高津提出的一個理論,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換言之,如果一個人處於持續不平衡或者不均勻的狀態中,他就不會陷入熵死的狀態。耗散結構是一種型,它的本質依舊是 外力持續做功 。

  任正非曾打過一個比方,一個人如果每天都跑步去鍛煉身體,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耗散結構。

  因為身體的能量通過跑步耗散,吃下去的蛋白質就能轉化為肌肉,血液迴圈會更快;能量消耗了,諸如糖尿病、肥胖症等會逐漸消失,這個人的身材也會變得更苗條。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耗散結構。

  同樣地,一個人如果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通過學習、輸出和使用他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是一種耗散結構。因為在輸出和使用知識或技能的時候,這些學識、認知、技能會逐步內化為個人的行為和習慣,幫助他躍遷到更高的認知層級,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除了建立耗散結構,個人還應當 避免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是指一旦進入某個路徑,就可能對這個路徑產生依賴。這是一個不斷自我強化的過程,不能讓人輕易走出來。

  和“耗散結構”相似,路徑依賴也是一種型。路徑依賴的本質是封閉,在原有的系統里不停地迴圈。而避免路徑依賴則要求個人找到原有系統以外的路徑。在找尋新路徑的過程中,必然需要突破原有的系統,到一個 更大、更開放 的系統中去探路。

  綜上,所謂反熵增就是,通過構建耗散結果 (持續做功) 和避免路徑依賴 (保持開放系統) 來實現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

  反熵增思維模型 ,就是將 反熵增應用到生活實際中。

  在解決問題,做決策時,記得使用 反熵增 ,即通過構建耗散結構(持續做功)和避免路徑依賴(保持開放系統 )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繼而實現有策略的向更好發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反熵增思維模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