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投資年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加權投資年限是指用來估算被評估資產實體性貶值的一種指標。
1)參考法定年限判斷法:例如某被評估設備2000年一次性購建,法定使用年限為10年,2005年評估時的成新率=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預計尚可使用年限)×100%=5/(5+5)×100%=50%。
2)根據歷史資料統計法:例如某被評估機組於1990年一次性購入。從報廢記錄得知,曾有8台機組使用了12年報廢,有4台機組使用了8年報廢,有7台機組使用了13年後報廢。1996年進行評估時該機組成新率的計算步驟是:
- 19台報廢機組的平均使用壽命為:12×8/19+8×4/19+13×7/19=11.52(年)
- 根據設備檔案,該機組已使用年限為6年,有形損耗率=6/11.52×100%=52%
- 成新率=1-52%=48%。
3)按照工作數量分析法:例如某企業因資產重組已於2006年對2000年一次性購進的一套設備進行評估。根據廠家介紹,倘若每天運行8小時,則使用壽命為16年。但因產銷所需,該設備實際每天運行了12小時,而且由於該設備的生產技術進步很快,比廠家介紹的正常使用壽命應提前2年時間更新。這套設備在2006年進行評估時的成新率是按照不同的工作數量作如下分析後確定的:
- 分析該設備的已使用年限:2000年購進,2006年評估,即已使用年限為6年。但由於每天按12小時運行,與每天運行8小時相比較,運行一年相當於使用了一年半的時間(12÷8),現已運行了6年,實際已使用年限應是9年(6×1.5)。
- 預計該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如果此後該設備按每天8小時運行,那麼,該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7年(16-9);倘若仍按每天12小時運行,則尚可使用年限為4.7年(7÷1.5)。因此,按每天12小時運行,該設備的總壽命只有10.7年(6+4.7)。由於該設備運行11年就報廢,比正常使用壽命提前了5年。(3)計算該設備的成新率:按總使用壽命16年計算的成新率為(1-9÷16)×100%=44%,或按總使用壽命10.7年計算的成新率(1-6÷10.7)×100%=44%。
4)加權平均近似估測法 上述三種簡單年限法只適用於企業在固定資產價值是一次性購建形成且中途沒有進行過技改和更新等追加投資的情況。而對於經過大修理,尤其是經過技術改造的機器設備則應適當增加其尚可使用年限,或減少其實際已使用年限估測其成新率,這主要依靠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判斷來解決。另外還可以參考下列數學式進行近似測算:
- 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加權投資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 其中:加權投資年限=∑(加權更新成本)÷∑(更新成本) 加權更新成本=已使用年限×更新成本
5)分組抽取樣本推演算法 在實際工作中,當有大批類同的資產需要評估時,不必一一計算成新率,而採取以已提折舊年限為分組標準,以每組資產的賬麵價值為權重,分組抽取評估樣本,計算出該批資產的平均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最後求得並確定同類資產的成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