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製版(Platemaking)
目錄 |
什麼是製版[1]
製版是指製造各種印刷上用的版。
製版的過程[2]
製版過程實際上是硝酸腐蝕液腐蝕版材錶面的過程,目的不在於形成圖像與空白之間的凹凸,而是使圖像油跡與版面空白兩部分分別建立和強化親油性和親水性,加強其對油和水的接受反差。在不損失繪版圖像原貌的前提下,這種反差越大、越穩定,在印刷過程中印版向紙面傳遞的圖像越清晰、越持久。這種製版過程一般要重覆三次,以使印版穩定耐印。
製版原理雖然簡單,但操作過程較為複雜,總結起來有蝕前準備、酸液腐蝕、解膠、換墨四個步驟。
1.蝕前準備:用棉花團作為工具,蘸滑石粉輕拍版面繪圖部分,然後清掃整個版面至滑石粉粘附勻實。滑石粉附於油脂圖像錶面可增強其抗酸蝕能力,同時減弱將要使用的酸性液的錶面張力,使之更密切地接觸空白縫隙。保障細微色調不受損失。
2.酸液腐蝕:可選用適當pH值的酸膠腐蝕液勻塗版面進行腐蝕。但更為精確的腐蝕方法是將腐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操作。
①均勻腐蝕:用毛刷將純凈的阿拉伯樹膠水溶液均勻地塗滿版面。凈膠液中含弱酸,此時已開始微弱的化學反應。
②分部腐蝕:在勻塗的凈膠版面上,對圖像濃色部分、灰色部分、淺色部分分別用強度酸膠、中度酸膠、弱度酸膠局部的腐蝕(pH值分別為1.0、2.0至2.5、3.5至4.0)。掌握使用酸膠pH值濃淡的原則是:局部用酸後,10-20秒時問浮起一層細小的氣泡,此為用酸適度;如立即泛起氣泡為過度;如無反應則為欠度。分部腐蝕的操作方法是用毛筆蘸酸膠液點抹被腐蝕處,待此處泛起氣泡即用海綿迅速擦去,再腐蝕別處。如此迴圈往複,並根據圖像色調深淺凋整更換不同濃度的酸膠,直至畫面各部分處理完畢。
③整理腐蝕:用棉花團蘸弱酸膠擦抹版面,隨即用海綿塊擦抹,雙手並用交替進行,使版面均勻受酸,也使濃酸部位的酸膠稍微稀釋並深入粒面間隙;再用海綿輕拍整個版面,進一步使膠液薄勻,不致乾裂,也粘掉圖像油墨上的酸液以減少其對親油層的影響。完成後將版放置8~24小時,使膠層下的油脂充分沉澱。
3.解膠:用清水溶解版面膠層並洗凈版面,擦去水分。在保持濕潤的版面上點人少量凈膠,用乾燥的紗布用力擦抹版面,使版面形成極薄的膠層,直至版面乾燥。然後用棉布蘸鬆節油擦凈版面圖像的油性材料,版面未干時用棉布蘸瀝青油擦抹圖像部分,以增加圖像部分的親油性能,但應註意用汽水墨繪製的圖像不擦瀝青油,以避免其對油墨過分敏感而影響墨像的清晰程度。然後用乾凈的棉布擦乾多餘的鬆節油和瀝青油,等待版面乾燥。
4.換墨:用加墨皮滾在乾燥的版面上加製版墨(或印刷油墨)。應十分慎重地一層一層施加薄墨,直至均勻勻地加滿整個版面。
用清水瀝在加滿墨的版面上,當水滴開始溶解墨下膠層時,用乾凈的帶墨滾(或用橡皮滾)在版面上滾動粘帶因膠層溶解而泛起的浮墨。當版面逐漸顯現出繪畫圖像時,可充分加水於版面,並迅速有力地滾動帶墨,滾,直至版面圖像清晰。
換用加墨滾在版面施加製版墨(或印刷油墨),使版面圖像上墨充分,至此換墨完成。對版面圖像可作適當修整、補足並清潔版面後,風乾版面,以待第二次腐蝕。
製版過程重覆三遍以上,最後一次換墨應是印刷油墨,以便開始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