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方製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臨方製劑是指根據中醫師對某一個病人辨證論治後開具的中藥處方的要求,由中藥專業人員按照相關的工藝將藥物臨時代患者加工成不同的劑型。是為了滿足某單個病人的疾病得到及時、準確滿意的治療,而為他們“量體裁衣”製作出適合個人的病情的製劑。
1.散劑
是傳統的劑型之一,製作簡單。是指一種或幾種中藥混合製成的粉末狀的製劑。散劑包括單味散劑和復方散劑。復方散劑的製作一般包括粉碎、過篩、混合等操作。由於臨方製劑的量較少多用研磨混合法。比如,常用的單味散劑:用於降低轉氨酶的五味子散,用於治療遺精的生雞內金散、刺蝟皮散等經驗告訴我們用散劑效果要好於湯劑。外用於小兒支氣管炎的吳茱萸散。常用的復方散劑:用於小兒寒性腹痛的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用於口腔潰瘍的蒼倍散(蒼術、五倍子等)使用劑量約為湯劑的三分之一。還有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溶於水或受熱成分被破壞用湯劑沒有效果,只好加入散劑或其他劑型中如甘遂、雷丸、冰片等。
2.硬膠囊劑
系指將藥物的粉末直接裝入空膠囊殼中製成的劑型。不受所製藥量多少的限制。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便於服用。一般藥物都可以用這一劑型。
3.糖漿劑
系指含有藥物、藥物提取物和芳香藥物的濃糖水溶液。其中的蔗糖和芳香料等能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故尤其適宜於兒童。糖尿病人禁用。
4.膏劑
亦稱膏滋、蜜膏,系指經中醫師辨證論治而開具的處方,經煎煮提取、濃縮後,加入某些輔料(糖、蜜、酒、阿膠等)製成的稠厚的半流體或漿狀劑型。多用於內服滋補,也可用於慢性病,對具有止咳嗽、滋潤,潤腸,補氣血虛弱等的作用的可選用此劑型。煎膏劑含有大量的蜜和糖不但可以矯味可口,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還有防腐的作用。在臨床上尤其對老年人咳嗽、便秘等宜冬天使用。在製作時可憑經驗判斷合格與否。
5.丸劑
系指藥材粉末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黏合劑或其他的輔料製成的球形或類球形的製劑。主要供內服。是傳統的劑型之一。製法相對簡單。使用範圍廣。臨方製劑中應用的主要有:水丸、蜜丸、糊丸、蠟丸。後三者都可以用塑製法,不受藥置的限制,多少都可以制。水丸多用泛製法,藥量太少(≤1千克)不宜做均勻。
6.顆粒劑
系指以藥材的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與部分藥材的細粉混勻加入適當的黏合劑製成的乾燥顆粒狀的劑型。是近3O年在湯劑、散劑和糖漿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劑型,它具有湯劑、散劑的特點,由於有蔗糖,又類似糖漿,味道好,服用方便,也倍受廣大患者所喜歡。
臨方製劑主要使用於病後的訶理、慢性疾病的治療和外用貼敷等。其選用可根據病人的病情不同及藥物的性質加以選擇。病情不穩定或初診,病情短期可痊愈者,應選用中藥湯劑。病情穩定需較長時間治療,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胃病等;對藥物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比如:兒童病人,其本身就拒藥,如果所用的藥物再苦一些就更別提了,吃藥跟要他的命差不多。如果給他作成帶果味香的糖漿劑、顆粒劑,就比較好接受了。另外,需要長期用藥調整的亞健康狀態的、美容的人們不願意天天熬藥,可以為他們作成膏劑,每天按時的取一湯匙的藥膏沖服就得了。無論那種情況的病人的治療一定要根據藥物的性質和劑型特點選擇劑型。這是臨方製劑的原則。
在臨床中經常遇到有些藥物不適用於用湯劑治療,比如:驅蟲藥雷丸因含蛋白酶加熱至60攝氏度易破壞而失效,需研粉冷水調,飯後服。如果直接購進雷丸粉,一是外觀不易鑒別,二是藥粉不易存放,而失去有效成分,所以需臨時製作。再如甘遂其有效成分不溶於水,又為峻下利水藥,用量又少,為了使使用劑量準確臨時為患者研粉準裝幾粒膠囊服用。還有象鴉膽子必須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中吞服。另外,此類病人又非常有限。這些只是臨時用於臨床治療。在臨床上還會遇到,有些病人可能會因長期服用湯劑,煩瑣的熬煎濾沉就已被那中藥味灌滿了鼻孔,再看到那黑黑糊糊的有很多沉澱的液體就難以下咽,甚至病噁心、反胃,再由於工作、經濟的原因不便使用湯劑的,有可能他們會放棄中藥治療。如果給他們調劑成蜜丸、水丸等服用方便,又掩蓋了中藥的不良氣味的臨方製劑,服用方便又不影響工作,他們就有可能繼續切底的治療。
對某些病人來說,臨方製劑和用中藥湯劑比較有時會更經濟,更節約藥源,這也是對中藥藥源的可持續利用發展不得不考慮的一方面。
- 趙勇.談對中藥製劑的分析[J].健康必讀雜誌,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