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豐臣秀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豐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TOYOTOMI Hideyoshi,1536-1598)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著名政治家

目錄

豐臣秀吉簡介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是繼室町幕府之後,完成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著名政治家,繼室町幕府之後,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

  豐臣秀吉在全國初步統一完成之後,於1592、1597年兩次入侵北韓,連陷釜山、漢城、平壤等要地。後由於北韓軍民的抵抗和中國明朝派軍應援,遭敗績。1598年,因侵朝戰爭未達目的,在焦慮不安中死去。

豐臣秀吉的生平經歷

貧苦青年

  秀吉出生於尾張國中村(今愛知縣名古屋一帶),為貧農之子(一說是下級武士之子)。幼名為日吉(ひよしまる, Hiyoshi-maru)。早年喪父,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據說因其自幼生活艱辛、營養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瑣,酷似猿猴,因此被稱為猴子。據說他是多指畸形患者:右手長了兩根大拇指。

  受限於其出身影響,關於秀吉早期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僅大概知道他曾在尾張、三河、駿河等地活動,並與尾張地方土豪蜂須賀氏有不錯的交情。此外,也有些關於他和忍者間互動的傳說。不管如何,青年時代的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 大約1555年的時候秀吉回到尾張,並加入當時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麾下。最初秀吉也只是打雜的僕役,但他的聰明才智得到織田信長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改名為木下藤吉郎(きのした とうきちろう, Kinoshita Tōkichirō)。

出仕信長

  1560年左右,秀吉成為織田家的足輕組頭(足輕是臨時徵集的農民兵,組頭相當於小隊長),並參加了著名的桶狹間合戰。據說戰後因其功績信長將淺野家的養女寧寧許配給他,這位寧寧後來在秀吉的賢內助,在豐臣政權中影響頗大,人稱“北政所”。

  在桶狹間合戰中打敗並討殺了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結盟,以穩定東部防線,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的齋藤家。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失利後,信長決定修築墨股城,但猛將柴田勝家與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秀吉臨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須賀正勝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傳說墨股城一夜築城,為後世所稱道。修築墨股後,信長將居城遷往離美濃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州)。不久美濃髮生竹中半兵衛以十七騎輕取稻葉山城(齋藤居城)的事件,事後半兵衛放棄稻葉山城。得知此事後,秀吉以“三顧”之禮將半兵衛召至麾下,並借半兵衛之力招降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信長出兵稻葉山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齋藤龍興兵敗被俘。

  此後信長遷居岐埠城(即稻葉山城),並開始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了統一日本的戰爭。1568年,前徵夷大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家殺害)之弟足利義昭來到美濃尋求援助,於是信長便以援助將軍家為名出兵上洛(意指進京)。在打敗三好家後義昭被擁立為將軍。隨後信長又以違抗將軍命令為由出兵越前朝倉家,結果因盟友淺井長政的背叛而被迫撤退。秀吉率部在此戰眾負責殿後,歷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也就是這年木下藤吉郎改名為木下秀吉。

  在討伐越前失利後不久因統治權上的分歧織田與足利發生對立。義昭聯絡各路大名一起討伐信長,史稱“信長包圍網”。此後信長腹背受敵,疲於應付。1573年武田信玄上洛失敗,病死途中,成為信長霸業的轉折點。同年信長打敗並流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稍後,信長攻陷淺井家居城小谷城,淺井氏滅亡。不久朝倉家在信長打擊下土崩瓦解,家主被家臣弒殺,其主要家臣亦歸順信長。也就是在1573年,秀吉因與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作戰有功,封近江國今濱城(後改名長濱城)城主,並改木下姓為羽柴秀吉(はしば ひでよし, Hashiba Hideyoshi)羽柴(羽柴,取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姓中各一字),領有淺井故領北近江22萬石,開始躋身於戰國群雄之列。

  1577年,播磨赤鬆家投降後,受命攻略中國(日本本州島西部地名,非指CHINA)地方,任播磨國國主,主城為姬路城,征服但馬國、因幡國,使備前國和美作國的宇喜多氏服屬,並與毛利輝元作戰在此期間秀吉展現出過人的謀略,“鳥取斷糧”、“水淹高松”等著名戰役不僅遏止了毛利的東進而且迫降宇喜多直家,甚至毛利也難以招架。

本能寺之變

  1582年,明智光秀於支援秀吉途中發動兵變,攻占京都並夜襲投宿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焚毀本能寺,切腹自盡,但屍骨無獲,其長子織田信忠戰敗切腹。史稱“本能寺之變”。當時豐臣秀吉正在圍攻備中國的高松城,由於報信者的失誤,於事變三天後才得知消息。之後,在毛利氏大老小早川隆景主導下,他迅速與毛利氏議和,5天內強行軍200公裡返回京都,並隨即與明智軍展開決戰,這次行軍史稱“中國大撤退(中國大返し)”,行動之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師的明智軍。

  回師之時,秀吉以信長之名為號召,成功收納流竄在各地的信長舊屬,於山崎之戰大敗準備不及的明智光秀。因此功績,秀吉在清州城重臣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襁褓的信忠之子三法師(元服後稱織田秀信)繼任家督。但為此得罪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導致其擁立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秀吉。隔年,雙方決裂,勝家出兵攻打秀吉。開始柴田軍略占優勢,但秀吉攏絡柴田陣營的前田利家,使其於後方倒戈而擊潰柴田軍。此戰後勝家自殺,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殺,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秀吉完成統一織田舊部之舉。

統一日本

  1583年,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阪城。1584年,與其合作的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秀吉,羽柴軍便與兩人展開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的戰事。此戰之初擁有兵力優勢的羽柴軍直撲德川領地,但途中卻遭到德川軍伏擊,有“鬼武藏”之稱的大將森長可和池田恆興戰死,在戰況失利的情況下秀吉憑藉驚人的外交手腕降伏了織田信雄,家康被迫退兵。而後秀吉又以令人難以置魄手段招降德川家康(把妹妹嫁給家康並把自己的母親送去作人質,完全是乞和的架勢),德川軍歸順羽柴軍,秀吉正式展開統一信長未完成的統一大業。

  1585年,秀吉率聯軍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迫使其歸降並退回原居地土佐。同年秀吉希望成為徵夷大將軍,但在公卿的勸阻下轉而向朝廷索取關白的封號。為此秀吉一度打算認前關白近衛前久為義父(因為日本有關白只能由出自藤原一族的近衛、鷹司、一條、二條、九條等“五攝家”世襲的傳統),但秀吉最後放棄此計劃,而要求朝廷賜予新的姓氏。於是朝廷便賜予他“豐臣”這個姓氏,並就任關白。豐臣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源”、“平”、“橘”等四大姓氏之後的第五大姓氏。不過“豐臣”未能象其餘四大姓那樣發揚光大,因為它只傳了兩代就絕嗣了。

  1587年秀吉又聯合已經歸順的毛利征討九州島津氏,結果不僅迫使其投降,還使其家主島津義久出家,並讓位於相對親豐臣的島津義弘。1590年遠征關東,包圍小田原城並擊敗後北條氏,北條家主北條氏政被迫切腹。使陸奧國的伊達政宗等東北諸大名皆歸服。至此秀吉完成全國統一。1591年,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閣(たいこう, Taikō,又作翻譯太合)。

出兵北韓

  在完成對國內的統一後,秀吉出兵侵略北韓,意欲將其作為侵吞中國的前哨,他的狼子野心在他給家人的信中昭然若揭——“高麗都城已於(五月)二日攻剋,所以,近期內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卷大明,當以大唐(明朝)關白之職授汝(指豐臣秀吉的侄子豐臣秀次)。宜準備奉聖駕於大唐之京城,可於後年行幸,屆時將以京城附近十國,作為聖上之領地。諸公卿之俸祿亦將增加,其中下位者將增加十倍,上位者將視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為大唐關白,以京城百國之地封汝。日本關白一職,將視大和中納言與備前丞相二人情況,擇任之。”

  1592年,豊臣秀吉發動以西日本諸大名為主的約20萬大軍入侵北韓。起初,久經沙場的日軍攻勢猛烈,先後攻占北韓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北韓向明朝求救。明神宗命遼東總兵李如松入援北韓。在明軍和北韓全羅營水師提督李舜臣等的進攻下,日軍屢遭重創。最後,由於損失過大,豐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談的條件,明朝封豊臣秀吉為日本國王。日本侵略北韓的行動暫時停止。但1596年,豊臣秀吉藉口不滿北韓方未派人致意,再次遣兵入侵北韓。日軍盤踞釜山,再進逼漢城。然而明朝援軍入援後,日軍陷入困境,被迫死守於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於伏見城逝世,享年62歲,侵朝日軍在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漸撤軍。日本稱這次入侵北韓的戰爭為文祿·慶長之役,北韓稱為壬辰倭禍、壬辰衛國戰爭,中國將其歸為萬曆三大徵之一。

  豐臣政權的統治體制頗為完備,但也存在許多隱憂:家康在地方擁有超過200萬石的領地,在中央家康又握有重權,因此最後家康取代秀吉得到了天下。豐臣秀吉多因襲織田信長的經貿政策,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以控制都市、鑄造貨幣等政策規範金融。以太閣檢地(丈量土地、清查田戶)和刀狩令等政策用來確立稅制,徹底地兵農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基礎。

豐臣秀吉的貢獻

  統一日本,確立土地制度

  豐臣秀吉的統一事業為德川家康開創江戶幕府的幕藩統治制度奠定了基礎。在武功之外,還從事於建立新的封建體制。實行士農工商政策,即嚴格劃分武士、農民、手工藝者和商人的階級界限,各有居所,不得混淆。並以將土地分給部下的形式,建立新的封建主從關係。在全國各地實行清丈土地,統一地制。確立土地的所有者和耕種者,以一耕地歸一耕者為原則,凡在土地帳上登記的農民統稱百姓,為年貢的繳納者,形成父權家長為主的小農經營的形式。又確立土地收穫2/3為年貢,1/3歸耕者的剝削方式。獎勵新興工商業,扶植城市的發展。1588年令全國收繳民間武器,以防止農民起義。鞏固了兵農分離制度,使武士集中居住於城市。宗教方面,保護佛教寺院,壓制天主教的傳佈,迫害西班牙傳教士,開日後禁教鎖國之先河。

  實施新的經濟政策

  他的經貿政策多承傳自織田信長,發展南蠻貿易,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並利用控制都市及鑄造貨幣等辦法規範經濟;以太閣檢地和刀狩等政策用來確立稅制,徹底地兵農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穩定的基礎。

  開展全國性檢地

  秀吉在1591年12月辭去“關白”,由他的養子秀次繼承“關白”,自己則成為“太閣”。“太閣”是“關白”禪讓之後的稱呼。就在秀吉成為“太閣”這一年,開始作全國性的檢地,因此稱為“太閣檢地”。其實,秀吉從1583年起就開始檢地,在這之前,其他的戰國武將為了想要重建業已崩潰的土地制度,因此也曾經做過檢地的工作。“太閣檢地”之所以具有特別的重要性,那是代表豐臣秀吉已經完成了日本的統一工作,同時,也表示他為了將來出兵北韓而預先作國力調查。此外,經過秀吉的嚴格檢地之後,每塊田地的收穫量都統計得很清楚,農民具有耕作權,同時必須擔負繳納年貢的義務,農民與政府之間的剝削階級(豪農)從此消失。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升水,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豐臣秀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