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User:庄一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国是社会主义吗 庄一钧

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如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吗?”做社会调查,大多数老百姓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呢?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中国不是社会主义?世界上有没有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呢?这是我们努力奋斗首先要明确的革命目标。如果连目标都搞不清楚,那就更不知道革命朝哪里去,改革走哪条路了。难道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吗?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释社会主义,简言之,社会主义就是按劳分配。这是用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按资分配推理出来的。若要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就必须回顾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设想和实践。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正当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时候,他就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是通货膨胀和生产过剩引起的。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资本雇佣劳动的按资分配剥削本质。进而他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将到来。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马克思全都写进了他的著作中。一部《资本论》的问世,引来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纷纷组建共产党,领导本国的无产阶级反压迫、反剥削、求解放。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可是马克思没有先知先觉地设计出实现共产主义路线图。只是笼统的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实现世界大同。 在恩格斯和列宁接过马克思主义大旗后,他们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建党理论等方面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完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他们的功绩有两点: 1、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划分为六种形态。分别是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生产资料从原始公社的公有制,到共产主义的公有制,经历了漫长的私有制过程;二是剥削和压迫现象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由残酷到轻微,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四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三是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实行的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则实行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将实行按需分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仍会带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本国马列主义政党的领导下,运用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机器。马克思原来的设想是在欧洲几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然而列宁却在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就为以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成功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树立了光辉榜样。而列宁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抓住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在生产力不很发达的俄国,甚至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中国,用暴力手段把国家引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产生了理论上的矛盾。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先发展资本主义再过渡到社会主义呢?还是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发展社会主义呢?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落到了斯大林身上。他所推行的高度集权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惟一模式。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无一例外地效仿苏联,用否定生产资料商品属性、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国家所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检验,已经证明这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是错误的,也是失败的。现在只有朝鲜和古巴还在走这条老路。 直到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以后,邓小平同志才更加坚定了中国要用改革开放来纠正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所犯的方向性和路线性错误,并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概念提出了种种否定。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最后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论断没有错,但是不准确。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开始就在发展生产力,到了共产主义以后还仍然要发展生产力,这不是判断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标准,而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确实是历史赋予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就是从有剥削社会向无剥削社会过渡的历史。只有消灭了剥削,才能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可是如何消灭剥削呢?邓小平同志仍然没有从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对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简要历史回顾,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和背叛。所谓继承就是继承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成果,继承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国家垄断的计划经济都是限制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体制。所谓背叛就是社会的初次分配,从按资分配背叛到按劳分配上来。仅此而已,而不是其它的任何继承和背叛。因为按资分配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祸根。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一方面不断改善技术装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实现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竭力压低在业工人工资,排挤工人,增加失业后备军,从而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市场消费萎缩,形成贫困积累。这两方面的积累就周期性的引发通货膨胀、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企业大量破产倒闭,生产力发展不进则退。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源泉,能通过劳动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消除经济危机,促使生产力又好又快的发展。 归根到底,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一部制造和形成劳资矛盾的历史,更是解决劳资矛盾的文明史。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劳资矛盾不可能提升为全社会的主要矛盾,如果不用按劳分配取代按资分配,就不可能消灭剥削,也不可能化解劳资矛盾。所以,社会主义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只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还没有完成从按资分配到按劳分配的转变。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完成这两个转变。

二、为什么中国不是社会主义 判断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反方认为中国不是社会主义。观点分歧聚焦在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上。 正方认为:“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重大问题,而不能简单地套用旧概念。”所以,“按劳分配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个人收入分配,劳动者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和集体提供一定量的劳动,经过必要的扣除后,从社会和集体取得含有等量劳动的个人收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说穿了,还是人民公社工分制的那一套。 反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可以用公式C+V+m=W来表示。社会再生产投入资本W1,经过资本循环产出资本W2,实现了利润m。利润是资本循环的价值增殖,m=W2-W1。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两部分。不变资本购买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发生价值的增值,C2-C1=0;可变资本购买的活劳动V1经过资本循环,得到了劳动价值V2,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利润,V2-V1=m。利润是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按资分配,由资本家独享利润是对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剥削;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按劳分配,就是把剩余价值归还给劳动者。这就是马克思对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简单解释。” 正方还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作为社会制度早就被消灭了。”“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经济上,原来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在城乡普遍建立起来。在政治上,国家的一切权利已经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权。在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就是我国的国情,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个基本国情,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反方则认为:“我国若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实际却从来也没有实行过按劳分配。这个熟视无睹的问题一点就透;马克思论述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的分配对象是利润m,而我国却把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变成了劳动力补偿V,概念被偷换了。要论述分配问题有四要素不可缺:(1)分配主持——谁掌管分配;(2)分配对象——分什么;(3)分配主体——分给谁;(4)分配原则——按什么标准分配。我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不仅没有向劳动者分配过利润,就连劳动力补偿也压到了最低限度,剩余价值国家都集中起来用于扩大再生产了!?否则怎么可能建立起工业现代化的基础。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国家不再担当分配主持,让给资本家当。分配原则依旧是按资分配,劳动者仍然没有获得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连劳动力补偿都没有得到。(欠发民工工资已成为普遍现象)所以,中国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全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日益激化。这就是当今中国不争的现实。” “最后再来分析我国因分配主持的改变而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和职工都是归国家所有,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局部和个体的关系。国家对企业、对职工承担着无限责任。因此,说工人是国家的主人、是企业的主人是符合逻辑的。劳动模范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得多、索取得少是值得称赞的,是共产主义精神。国家给予荣誉称号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国有企业在改制后,已经更换了分配主持,国家对企业、对职工不再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制企业改由资本家主持,实行按资分配。因此,工人就从‘主人翁’变成了打工仔,劳动模范成为替资本家做无私奉献的傻子。难怪有一个美国投资人在中国的电视上说:他企业中的共产党员们不仅自己干活不计报酬,而且还要求其他职工也干活不计报酬。由此,它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这种分配理论的扭曲,至今还在愚弄着许多勤劳、善良的中国企业职工。” 如果正方观点是一位没有学过《资本论》的普通人,那也无可非议。可是,这种观点摘自中国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最高学府的教材,就叫人匪夷所思了。能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歪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并用来教育中国最高级别的党政领导人,怎么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呢? 另外,我国的再分配也不公平。从计划经济的扩大再生产财政,变为市场经济的公共事业财政,本应取之于民,还之于民。以缓解因初次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分化矛盾。这是社会再分配的基本功能,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进一步体现。可是我国却把纳税人的钱用来“建衙门、增官饷”。中央机关最典型的是公安部,办公大楼的标准之高可以创造吉尼斯纪录;在云南有个地方叫蒙自,党政大楼的气派之大胜过天安门广场;而媒体报道过的那座像白宫的办公楼,则是安徽省阜阳市一个区政府所在地。建这些豪华的衙门,在抖谁的威风?在为谁服务? 造成今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中央政府给所有“吃皇粮”的官员成倍长工资。只会锦上添花,不去雪中送炭。在贫富分化已经十分严重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级别和城乡之间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北京市公务员的工资按级别定为“三五八一”;上海市搞的阳光工程,每位官员年底发十五万元奖金。最后,在给事业单位人员长工资后,猪肉就开始跟着涨价,并带动肉禽乳粮油等价格也跟风上涨。而高档、耐用消费品,尤其是商品房和轿车都出现了滞胀。 工资没有物价涨得快的工人阶级,当年被吹捧为领导阶级,现在变成了弱势群体。共产党教育民众:“万恶的旧社会,种地的吃不饱饭,建房的住不起屋。”而今又成为现实。好在还有一些开明的官员用纳税人的钱接济贫穷的农民,补贴建房、买电视。既缓解了产品积压,又改善了农民生活。但是,要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单靠社会再分配不行,更不能靠慈善事业的捐助活动,必须从引起贫富分化的源头上革除按资分配甚至是官本位分配的法律和制度。 通过对按劳分配的两种观点对比,使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社会主义,首先看它的法律和制度。是不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灭了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的剥削,甚至是封建社会官本位分配的剥削。只要制定和实行了按劳分配的法律和制度就是社会主义;没有制定和实行按劳分配的法律和制度就不是社会主义。然后看它的效果。是不是消除了两极分化,实现了共同富裕。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民贫富呈尖塔型,穷人多富人少,或哑铃型,穷的穷富的富,就不是社会主义;如果呈流线型,中产阶级人多,穷人富人少,就是社会主义。因为只有流线型的社会才会安定团结,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英明论断。我国决不能嘴上说着社会主义,实际却干着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呀!

三、世界上有没有社会主义 对待老祖宗的理论,无论对与错,都要承认它、尊重它。进而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加以修正、完善和发展。如果用臆造的谬论去歪曲和篡改它,那不是马列主义者的行径。 按劳分配理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再实践和再认识,证明它也有矫枉过正的错误。现代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合作来创造社会财富。如果把剩余价值只分配给资本所有者的按资分配不公平;那么只分配给劳动力所有者的按劳分配也不公平;只有在创造财富时,为企业出钱、出力、出资源、出点子的所有投入生产要素的合作者按贡献大小共同分享利润,实现共赢,才是最公平的。这种“合作共赢”的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它不仅是现代企业最流行的制度安排,也是取代暴力手段,公平地处理各种政治、外交、经济、生活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文明社会取代野蛮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进步的根本标志。 而合作共赢的理念起源于共享经济理论。最早由美国的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于1958年在《资本主义宣言》中提出的。他在批判地继承了马克思单一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认为:资本和劳动应当共同分享利润。因为在现实的经济中,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财富。资本工具必须和劳动共同视为一种生产投入的要素。美国由于长期实行按资分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他指出:如果资本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产权高度集中,则经济发展的好处将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美国人分享不到资本主义的好处,这是很危险的。这种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到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最后,凯尔索呼吁:必须建立起一种使资本所有权分散化的新机制,让工人都有可能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当工人因年老、疾病、事故离开劳动市场时,还能通过资本所有权参与生产。对企业雇员来说,劳动工作是暂时的,而资本工作则提供劳动者终身的就业。这就是雇员分享利润的员工持股计划。美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占劳动力总数40%以上的雇员都持有企业股份,像西北航空公司、因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沃尔玛超市等企业都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所以,美国已经走上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我国从中共十五大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到十六大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与共享经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对按劳分配的修正与发展。如果中国真的贯彻落实了生产要素所有者按贡献分享企业利润的初次分配原则,那就是堂堂正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我国说归说,做归做。在论述分配理论时,什么好听就说什么:“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多种分配制度共存”,惟独不提“按资分配”。在解释分配理论时,则用错误的谬论去歪曲和篡改剩余价值学说。而在贯彻落实分配理论的国有企业改制的实践中,什么生产要素都不许参与分配,惟独实行按资分配。中国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的社会主义。 在中国还流行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现代的资本主义比起以前的资本主义来,作为资本主义它的本质没有改变。”把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它们在经济上是发达的,在政治上又是反动的。我们不能说向它们学习,只能自欺欺人的说“与国际接轨”。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一看那些被马克思寄以希望的欧洲国家,在一个半世纪后有什么变化: 1、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了。在产品质量保证、国际贸易自由、反垄断、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和标准。 2、这些国家的初次分配都抛弃了按资分配原则,分别贯彻实行各具特色的共享经济理论,尤其是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早就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 3、这些国家的再分配都实行高福利的法律和政策。在失业、养老、教育、残疾、医疗、生育等方面给与高额的补贴,彻底消灭了贫穷、实现了共同富裕。 4、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消费水平高,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强,高精尖的名牌产品畅销全世界,购销两旺。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企业破产倒闭现象减少,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已经消失。 5、这些国家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界限,统一了货币和出国签证,开始跨出了国家消亡的共产主义第一步。 如果欧盟体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还有谁是社会主义?这些国家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法律道德标准、人民素质信誉等各方面都比我国强,我们只有承认落后,找出差距、奋起直追才能赶上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义:你说欧盟体国家是社会主义还可信,难道霸权主义的美国,侵略成性也是社会主义吗?美国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从黑奴解放后,跨越封建社会就直接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没有本土民族传统的多民族、多种族相互斗争和包容的国家;又是一个损人利己,对内实行社会主义,对外实行强权政治双重标准的国家。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外交政策,不仅遭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也受到欧洲盟友的谴责。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钱。由于身处北美洲,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没有伤害到它,反而大发战争之财。顺势又实行金本位的货币政策,把美元变成国际贸易的通用货币。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美国只需开动印钞机,增发美钞,财富就滚滚而来。也因为财大气粗,就大搞赤字财政、航天探宇、军备竞赛、扩张军事基地、欺小凌弱……坏事干尽,家底败光。给它致命一击的还是它的最大贸易伙伴——北约盟友。欧洲各国打破国家界线、统一货币,用欧元把美元挤出欧洲,造成美元过剩贬值。世界各国发现美元贬值,也都抛出、挤兑美元,逼迫美国紧缩货币,回笼美元,给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次贷危机只是美元过剩的第一根链条断裂,今后的连锁反应将使这个超级大国自食恶果,逐步走向没落,成为第二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美国的没落只会改变它的霸权主义行径,却不会改变它对内实行共享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 观察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几点启迪: 1、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上来。马列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而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应用。只要它扬弃了按资分配原则,实行了按劳分配或按要素分配原则,只要它的法律和制度把两方面的积累统一到共同积累上来,消灭贫穷,消除经济危机,实现了共同富裕,也就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国家也就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首先可以肯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使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要求市场经济体制十分健全。要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提升为全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而国家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只要消灭了剥削,就是社会主义;只要存在剥削就不是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共同富裕之后,还会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经典作家认为:共产主义的世界大同将是国家消亡、家庭消亡的社会。我们可以这样猜想:实现最崇高的理想就是满足全人类的本能需求——生存和繁衍。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个人都应当有存活的权力和性爱的权力,不是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权力。社会主义只完成了人人都有存活的政治权力和私人财产,共产主义则要进一步实现人人都有性爱的和谐与自由。当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共产主义到来的时候,私人财产肯定还要存在,而国家和家庭将会逐渐消亡。

四、中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 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需从经济基础,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开放。 1、要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编入中小学课本,成为教学的必读课。既然武侠小说和京剧国粹都能编入课本,为什么老祖宗的理论不能编入呢?要让全国人民从小就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剥削,什么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工作以后才会少上当受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是要消灭剥削,实现合作共赢。工人阶级就是要维护自己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力。我国是经历了三千年封建帝王统治,又受到外来民族和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国家。直到现在也很难弄清楚哪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哪些是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首先要教化民众树立真正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最近我国出台了一项政策,招聘十万大学毕业生去当村官,这比公务员异地轮职好,更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它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又能加速农村脱贫致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用大学生头脑中的新知识、新思想去搅动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两种价值观、道德观的碰撞中,肯定会发生许多矛盾和冲突,祝愿大学生村官能走好仕途的第一步。也希望今后所有高级别公务员都是从基层公务员中择优提拔的,杜绝买官卖官的封建和腐败。 2、要改变解决劳资矛盾的思路。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就是消灭矛盾的一方,或没有矛,或没有盾,矛盾就化解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解决劳资矛盾的思路放在消灭资产阶级这一方,通过剥夺剥削者的生产资料,实行国家所有制来解决劳资矛盾。虽然资产阶级被消灭了,矛盾也化解了,但是无产阶级更加贫穷了,国家也没有富强起来。几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失败的。邓小平理论彻底否定了这种贫穷的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我们要转变思路,用消灭无产阶级这一方来化解劳资矛盾。通过贯彻共享经济理论,实行生产要素所有者按贡献分享企业利润的职工持股计划,使无产阶级在付出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变成资产阶级的方法来化解劳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通过消灭无产阶级,把他们都变成资产阶级的方法,来消除劳资矛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传统的两大阵营国家,使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劳资矛盾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已经印证了用消灭无产阶级这一方来化解劳资矛盾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推理也使我们明白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决不是国家所有制,而应当是企业共有制。 3、要用法律和制度来保证社会主义的实现。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用否定生产资料商品属性、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国家所有制来建设社会主义,走了几十年的弯路也没建成。现在我们才知道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改变剩余价值(利润)的分配制度,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由于初次分配是在企业中完成的,所以在改变分配方式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企业制度安排。 第一种是资本雇用劳动的企业制度安排。我国在国有企业改制后,就实行这种制度,说白了,就是“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劳动力的补偿V用工资形式打入生产成本,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m和企业控制权归资本所有者拥有。 第二种是劳动雇用资本的企业制度安排。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就实行这种企业制度。企业的全体劳动者按规定的程序参与企业的管理,并共享他们全部劳动收入所得扣除成本、税赋以后的剩余成果。企业经营占用的资金按固定利息支付并在成本中列支,资金所有者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三种是合作共赢的企业制度安排。投入企业的资本、劳动、技术、管理、信用、土地,自然资源等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照规定的程序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按照提供生产要素的质量和贡献来分享企业利润,使企业成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权益共同体。要素共有、风险共担、权力共使、利益共享,就是这种企业的基本特征,现在,世界上最时兴这种企业制度。 可以非常明确地说:凡是实行第一种企业制度的国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凡是实行第二种和第三种企业制度的国家才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要想建成社会主义,就必须用法律和制度来保证第二种或第三种企业制度的实行。 4、要完成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目前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形成。只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城市,再让城市的农副加工业到农村投资,形成企业加农户的订单农业,把自然经济的农业改变成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农业,实现社会主义才有了可靠的基础。当务之急是消灭民工潮,让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能够在城市安家落户。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美国的《嘉里妹妹》和日本的《人证》时代。那个时代他们就完成了农村富裕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相比之下,我国落后于它们多少年就很清楚了。而且我国的人口众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运动。如果我国完不成几亿人口的就业转移,社会主义也就无法实现。农民工的生活富裕之时,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之日。 2008年5月10日初稿 2008年9月10日修定 庄一钧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退休)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草场街1号 电话: 13691144741;010-67696165 E-mail:xiaomaoxia@hotmail.com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