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DMP模型(Diamond-Mortensen-Pissarides Model)
目录 |
DMP模型是一种经济学模型,是莫滕森(Mortensen)和皮萨里季斯在经济现象解释的基础理论上进一步拓展这个搜寻理论,并应用到劳动市场提出的。
DMP模型是一个理论框架,包含了一个理论核心和一系列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具体模型,描述了求职者的搜寻活动、企业的招聘行为以及工资的形成过程。
根据传统理论,劳动市场理应自行运作,让求职者找到职缺。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在求职过程中,劳资双方均需付出时间及资源寻找适合对象;即使双方“情投意合”,亦可能因工资谈不拢而无法雇用,导致劳动市场上一方面有大量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失业。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戴蒙德(Diamond),于1971年首次就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提出基础理论。他发现,即使是些微的搜寻成本,都会造成与传统“竞争平衡”模式完全不同的配对结果。莫滕森(Mortensen)和皮萨里季斯(Pissarides)进一步拓展这个搜寻理论,并应用到劳动市场,提出著名的“DMP模型”。
该模型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工人和厂商,职位按一定的速率随时间的消逝而流失,而工人也按一定的速率找到工作。工人在就业和失业之间进行选择,工人被雇用的效用取决于雇佣后的即期工资收入和失去工作的预期损失,而工人失业的效用取决于即期失业补偿和被雇佣后的预期收入增加。
厂商在维持空缺职位与雇用工人填补空缺职位之间进行选择,维持空缺职位的效用取决于维持空缺职位的直接成本以及空缺职位被填补后增加的价值,雇佣工人填补空缺职位的效用取决于工人被雇佣后创造的利润以及职位流失造成的预期损失。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厂商相遇,市场存在搜寻摩擦,工人和厂商的匹配用匹配函数来表示,工资水平由讨价还价来决定。这个过程不是即时完成的,在均衡状态下可能同时存在失业和职位空缺。
总之,在劳动力市场上不但工人在寻找工作,而且厂商也在寻找合适的工人,这就需要双方进行匹配,当求职者和雇主相互搜寻的时候,工资是由失业工人数量和职位空缺数量决定的。
因此,DMP模型可以用来评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因素对失业率、失业平均持续时间、职位空缺数量以及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这些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失业保险水平、实际利率、就业机构的效率以及公司招聘和解雇的成本等等。通常情况下,劳动市场会在“高失业、低职缺”或“低失业、高职缺”之间徘徊,构成所谓“贝弗里奇曲线”(Beveridge Curve)。
DMP模型为贝弗里奇曲线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解释。例如,如果失业率和职缺率不寻常地同时上升,DMP模型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失业已在劳动市场上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另一原因是经济结构急速转变,导致企业增加裁员,反映在长期失业率可能上升。
通过DMP模型,经济学家成功地把“贝弗里奇曲线”变成分析劳动市场的主要工具。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实际利率、工作毁灭率(Job Destruction Rate)、职位空置成本(Vacancy Cost)提高,企业创造岗位的激励会降低。另外,如果能提高市场的匹配效率,企业找到合适工人的概率就会相应提高,企业也会增加岗位。
DMP模型已成为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的常用工具。搜寻和配对理论更提出一个重要结论:失业救济金越丰厚,失业率自然越高,求职所花时间亦会更长。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10年10月11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戴尔·默藤森和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迪萨里迪斯,以表彰三人对“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的分析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奠基性贡献。
DMP模型同时解决了劳动力市场上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 工人和企业共同决定是否进行匹配或者继续搜寻;
- 工人工资和企业利润上的匹配收益怎样分配;
- 企业是否决定增加职位供给;
- 工人和企业之间的匹配随时间怎样发展。
此后,运用DMP模型进行理论上和实证上的分析层出不穷。理论上的分析包括政策分析,譬如检验雇佣成本、解雇成本、最低工资法、税务、失业补贴等政策对失业率和经济福利的影响;实证研究包括运用失业率、职位空缺等数据对模型的系统检验等。
DMP模型还被用来分析总供需变动怎样传导到劳动力市场,导致失业率、工作流动等周期性的波动。
DMP模型匹配函数:H=h(ul,vl)
失业工人找到工作的速率α=h(ul,vl)/ul=h(1,v/u)=α(θ)
劳动力市场紧缺程度(Labor Market Tightness)θ=v/u
厂商以速率q填补空缺,q=h(ul,vl)/vl=h(u/v,1) (q也是关于θ的函数)
工人就业到失业的流入量:Φ(1-u)L (Φ为工作毁灭速率,是外生变量)
工人失业到就业的流入量:α(θ)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