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就业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隐性就业族指的是他们的职业状态并未反映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记录或其他管理劳动就业的形式中。当翻译,开网店,当自由撰稿人,做家教等,没有通过规范就业渠道获得固定职业,而通过同时打数份短暂“零工”获得收入的大学生隐性就业族越来越多。
1、年轻一族热衷隐性就业
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减少了招聘岗位,不少大学生开始考虑通过隐性就业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所谓隐性就业,是指没有按照规范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的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一些大学生,特别是设计类、艺术类和翻译类专业的大学生,往往采取隐性就业的形式。
隐性就业对不少毕业生来说,算是一种就业前的“热身”,金融危机下这种现象更多。由于称心的工作不好找,又不想闲着,于是趁着这个时候充电、积累经验,等经济环境好转后,这些毕业生还是希望找到合适的正规职业。尽管选择“隐性”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成为隐性就业者就意味着告别了“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有不少人一边“隐性”一边创业。
2、收入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像上班族那样收入稳定,但不少隐性就业族靠打零工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隐性就业族的生存状况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山东大学人事处的王旭锋表示,学习艺术、翻译、设计和软件开发等专业的学生由于有“一技在身”,要价又比相关企业要低,往往有机会从事各类中短期项目,较易采取隐性就业的方式解决生计,甚至过上比捧“铁饭碗”更优越的生活。
一位在网上开店的网友发帖表示:“毕业时由于没有什么具体的职业规划,于是就去凭兴趣赚钱。现在经营的还算不错,所以就业到底是显性还是隐性并不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隐性就业者都是一帆风顺的,许多隐性就业者都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
3、隐性就业的原因不尽相同
近年来,大学生隐性就业族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方面是受到市场需求、专业冷热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
隐性就业族作此选择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甘之如饴者,也有被逼无奈者,还有人把隐性就业当作寻找正式工作的过渡
隐性就业者大都思维活跃、向往自由,很多人在就业时选择开网店、做翻译、撰稿,甚至同时兼职打几份零工。不过,大多数人就业的初衷仍是找一家常规、稳定的单位,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未果,才最终走上隐性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