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经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错位经营(Multi-Position Management)
目录 |
错位经营(Multi-Position Management)即把多家经销商的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错位产品”。公共产品是所有经销商都经营的产品,它的特点通常是销量大、渠道渗透力强、品牌影响力高。公共产品通常是能为经销商“带货”的产品,即通过公共产品带动其它产品销售。公共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必须由厂家亲自做,没有任何一个经销商会愿意投入去做公共产品。厂家还必须做好协调和市场维护工作,避免经销商透支公共产品。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资源组合和利用效率,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发展重点进行声场和经营,经营业态彼此错落有致,形成错位经营,默契地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从而避免价格战、产品战和广告战,寻求共同的发展。
(1)经营时间上的错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像老鹰、猫头鹰实行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错位。
(2)经营空间上的错位:所有的商业、企业不一定都往繁华的市中心钻,应该像沼泽地中的草类那样,各自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
(3)经营功能上的错位:包括经营规模、档次、业态、类别、文化、形象、营销、服务上的等等错位[1]。
所有的企业要根据当地购买力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经营业态结合的合理布局,各自选择好自己的生态位,各就各位避开过度的残酷竞争。
错位是不同经销商垄断经营的产品,也是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错位经营的产品由经销商独立开发与维护市场,相互不影响。错位经营的产品通常不是销量最大的产品,但可能是利润最高的产品。错位经营最大的好处是,利用厂家和多个经销商的力量共同开发一个巨大公共市场平台,然后各个经销商在平台各自独立地唱戏,互不干扰,但相互促进。
国人喜欢一哄而起的风格曾经受到普遍的指责。有位经济学家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间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间饮食店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间修车店,第二个、第三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
在角逐激烈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经营者,大都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独立个性,他们的经营思路,已步人一种“避免竞争”的更高境界,因为一味竞争,“对手”不但甩不开,还会紧抓不放,弄得精疲力尽,两败俱伤而避免竞争好像先天具备了一种“亲和性”,避免四面树敌。缺乏创新历来是中国商家的通病,在价格战中付出惨烈代价的同时,商家们是否也该对自己的执著进行反思呢错位经营为商家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1]。
错位是不同经销商垄断经营的产品,也是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错位经营的产品由经销商独立开发与维护市场,相互不影响。错位经营的产品通常不是销量最大的产品,但可能是利润最高的产品。错位经营最大的好处是,利用厂家和多个经销商的力量共同开发一个巨大公共市场平台,然后各个经销商在平台各自独立地唱戏,互不干扰,但相互促进。
我们都知道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是最惨烈的。这是因为相同的物种所需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是相似的。就像企业竞争市场一样,可能企业的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时还没有竞争对手。随着产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就形成了。
如何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免于难呢?其实,自然界中的物种和谐共存,就已经给了我们启示。在动物界,很多动物为了避免因抢夺食物造成的伤害,会自觉地规避开其他动物觅食的时间,或者改变对食物性质的依赖。不同的动物所需的食物不同,有吃肉的就必然会有吃草的,有白天出来觅食的,就会有晚上出来找食物的。这就是一种错位生存的现象。
市场竞争也是如此,几个企业共同争夺一个市场,可能会造成市场崩溃,把所有企业都陷入困境中。这时企业就需要学会错位经营,可能同样是在汽车行业,不同的是一个企业是从事汽车销售的,另一个行业时从事汽车装饰的,这两个企业不但不会竞争客户资源,甚至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比如说,买车可以赠送车饰等等,这样相互扶持,将会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长久。
徐家汇卖场
上海是中国错位经营的发源地。早在九十年代初,上海各商家为避免雷同,针对不同层次的顾客推出各具特色的经营方式。比如在上海徐家汇闹区,同样卖服装,有的商场专卖进口名牌,有的只销港澳系列,有的推出国货精品,因为满足了不同的消费需求,各商家经营业绩都颇出众。
错位经营的策略来自“换位思考”。上海商家正是换到同行的位子上,换到消费者的位子上重新思考过,才会有兼顾自身、同行和消费者三方利益的“正位”,从而推动上海整个商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位”是十分微妙的。换一个位,就会有全新的思考,有独到的决策[1]。
洋河蓝色经典
酒行业也有一些善于在竞争中错位经营的企业,它们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市场发展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错位方式的道理了然于心。 比如洋河蓝色经典,在酒行业一窝蜂追求产品包装定位的大红大紫之时,另辟蹊径,借助“蓝色”开展差异化的“色”营销。同时,侧身让开了茅台、五粮液等强势名酒在传统名酒流通渠道的锋芒,转向关系营销和“汽车后备箱”求解,从而在一“侧”一“错”间,赢得了市场成功,也赢得了行业尊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