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里昂惕夫反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里昂惕夫反论(Leontief paradox)

目录

什么是里昂惕夫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战后美国出口的应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华西里·列昂惕夫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却发现,美国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反论的内容

  1953年里昂惕夫在费城的美国哲学协会上宣读了题为《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的重新检验》的论文。论文根据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材料,归纳为50个部门(其中38个部门的产品是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定了“投入-产出表”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其中的一个结论性统计表为:

  里昂惕夫反论

  在表中,美国出口品所需的资本比进口替代品约少16%,出口品所需劳动比进口替代品约多7~8%。对此,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平均每百万美元的出口与国内生产等量的进口替代品相比较,在出口中包含较少的资本和略多的劳动,故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为基础。即美国进行对外贸易目的在于节约其资本而处理过剩的劳动。他指出,过去广泛流行的美国经济的特征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是资本相对有余而劳动相对短缺的看法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里昂惕夫的这个结论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完全相反。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一国必然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饶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一时轰动西方学术界,称之为“要素稀少性定理中的里昂惕夫反论”。

  后来,里昂惕夫根据1951年的材料,对1947年的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和修正,在1956年提出了第二个研究报告,题为《生产要素比例与美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仍发现美国进口替代品所占有的资本高于美国出口品约6%,如把投入-产出系数中的资本替代也考虑在内,则高出17.57%。里昂惕夫反论依然成立。

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

  为解开里昂惕夫反论,西方学术界提出了一些解释,如劳动效率说消费偏向说贸易壁垒干扰说人力资本说美国经济延伸说等,力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反常现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个能为经济学界共同接受的解释。

  1.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这些论点,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年时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例如,在这14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中,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在进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

  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者凯南(P.B.Kenen)等人提出的,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学说。他们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表现在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即决定智力开支的投资,因此,高的熟练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凯南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可提高劳动技能和专门知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处理之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赫-俄原理的,从而把里昂惕夫之谜颠倒过来,这就是所谓人力资本说。

  但是这种解释的困难在于,难以具体衡量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因此,并非人人都同意。但凯南将里昂惕夫和基辛的观点进行深化,对熟练劳动说起到了一定的补充解释的作用。

  3.技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

  技术差距说又称技术间隔说,是美国经济学家M·V·波斯纳(Michael V. Posner)提出,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的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波斯纳认为,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为了论证这个理论,格鲁伯和弗农等人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所作统计分析,其中5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产业(运输、电器、工具、化学、机器制造)的科研和发展经费占19个产业全部科研和发展经费总数的89.4%;5个产业中的技术人员占19个产业总数的85.3%;5个产业的销售额占19个产业总销售额的39.1%;5个产业的出口量占19个产业总出口量的72%。这种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在上述5个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确实处于比较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根据上述统计分析,美国就是这种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差距论是完全可以与赫-俄原理相衔接的。

  4.产品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Cycle) 产品周期说又称产品生命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L.T.Wells)等人加以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

  弗农在论述技术差距说的基础上,将一种国内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许多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三个时期:

  (1)产品创新时期。少数在技术上领先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首先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出来后便在国内投入生产,这是因为国内拥有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吸纳新产品的国内市场。该创新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权。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时期,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企业竞争的关键也不是生产成本,同时国外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当地对该新产品需求完全靠该创新国家企业的出口来满足。

  (2)产品成熟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增强了,对企业来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展,出现了大量仿制者。这样一来,创新国家企业的生产不仅面临着国内原材料供应相对或绝对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进口国家的种种限制及进口国家企业仿制品的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想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占领就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即到国外建立子公司,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在不大量增加其他费用的同时,由于利用了当地各种廉价资源,减少了关税、运费、保险费用的支出,因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巩固和扩大了市场。

  (3)产品标准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技术和产品都已实现标准化,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成本与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此时往往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对于创新企业若想继续保持优势,选择只有一个,即进行新的发明创新。

  如果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不同时期产品存在不同的特征。在产品创新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与开发费用,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产品的成熟时期,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的标准化时期,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产品要素密集性也将随之改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型的不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时所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因而“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产品的出口国也随之转移。

  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目前已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当初弗农等人提出这种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美国的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变化情况。因此,他们把产品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一个产品周期四阶段模式:

  (1)美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段。新产品的生产技术为美国所垄断,美国生产全部的新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新产品的供应增加,该种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且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

  (2)外国厂商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该种新产品,美国仍控制新产品市场,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在这个阶段,该种新产品的技术差距在美国与欧、日等发达国家之间逐步缩短,欧、日等发达国家不断扩大该产品的自给率,因此,美国对这些发达国家出口会有所下降,但对世界市场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仍在增多。

  (3)美国以外的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随着新产品以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美国在该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欧、日等发达国家开始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一些第三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进行竞争,并逐渐取代美国货占领这些市场。

  (4)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竞争优势明显,成为新产品主要供应者,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掌握新产品生产技术,开始生产和销售,欧、日等国家对美国大量出口该种产品,美国成为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一个产品在美国的整个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

  事实上,在该种新产品处于第二、第三阶段时,美国又开始其他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了。也就是说,另一新产品周期又开始了。因此,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表现为周期性运动。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家,这就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说。

  5.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lty)

  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 Trade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他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这是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

  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一旦国内市场大到可以使工业得到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单位成本时,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那么,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的因素是什么?林德认为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一国的需求结构和人均收入是直接相关的。人均收入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交往也就越密。

  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资本品的需求类型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其选择的消费品质量也较低,因为他要让有限的收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掌握生产技术,也只能选择通用的技术简单的资本设备,这又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消费品结构的低级化。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选择的消费品质量与档次较高,而资本设备需求结构也必须更先进、更高级。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范围可能是最大的,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却是贸易发展的潜在障碍。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拥有比较优势产品,但由于其他国家的收入水平与它不同,而对其产品没有需求,这种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不能成为贸易产品。

  6.产业内贸易说(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

  他们认为,从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前者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例如美国和日本之间相互输出汽车。一般说来,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比较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他们认为,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这种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要,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与发展。

  (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他们认为,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其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别。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扩大了产品出口。这样,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也就形成了。例如,战后日本汽车、彩电进入美欧市场,就是有力的见证。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出对异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需求市场,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相等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内贸易发展倾向就越强。

里昂惕夫反论的现实意义

  里昂惕夫反论是对赫-俄模型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应用于实际的大挑战。从他对这个原理的验证结果,表明这个理论是脱离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并引起了对“谜”的各种各样解释和有关理论的发展。同时,里昂惕夫首次运用投入产出的方法,把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和统计三者结合起来,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些对“谜”的解释和有关的大部分学说,是在继承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修补缀的论述

  里昂惕夫之谜所引起的解释和所产生的大部分新学说,不是对比较成本说和赫-俄学说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对这些传统理论的全盘继承,而是针对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在继承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扩展,对这些理论做了一些整修补充的工作。从理论上,他们继承了西方传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东西,即比较利益理论,把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模式分析,代之以多数国家、多种商品以及天然资源、劳动效率、人力资本、技术差距、需求因素和规模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分析;从方法上,他们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结合起来,把比较利益的静态分析和动态转移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产品周期说中动态地考察了比较利益的转移过程,使比较利益理论动态化。这些都是他们与西方传统理论不同之处和起到了对传统理论的修改补充的作用。

里昂惕夫反论及其学说存在的主要缺陷

  战后出现的这些新学说像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一样,只是从产品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表面现象来分析问题,而不涉及问题的实质,不涉及国际生产关系。

  首先,从阶级性上,他们掩盖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性质,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作为分配世界资源的中性的机制,而不是在一定条件下发达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的工具。他们抹煞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把受过教育和培训的熟练劳动者当作“人力资本”。他们掩盖了西方跨国公司对技术垄断与对外扩张的事实,而把发达国家的新技术产品生产的扩散过程,单纯地看作是通过所谓产品周期,自然而然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

  其次,从历史发展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但他们不是用历史的观点来研究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进程,而是把它们作为万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仅仅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格局和比较利益。从理论体系上,传统的西方理论通常由一个或两个经济学者提出一种理论,每个理论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完整性。但战后的这些新学说,是在较短时间内,围绕着里昂惕夫之谜,涌现出来的“一群”理论,各自从不同角度来解释或论述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因此,在一些理论体系上表现为分散性、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9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里昂惕夫反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24.205.169.* 在 2007年12月25日 11:49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122.111.112.* 在 2009年4月28日 22:10 发表

真好,正好可以和英文对应,省得我自己在翻译了,真不错

回复评论
125.45.229.* 在 2010年4月20日 19:51 发表

真好!!!!!挺全的

回复评论
109.91.111.* 在 2010年7月14日 23:13 发表

感谢贡献者

回复评论
182.148.241.* 在 2012年12月26日 00:12 发表

里昂惕夫反论及其学说存在的主要缺陷 这部分的内容有没有带上意识形态呢

回复评论
219.144.130.* 在 2013年9月27日 17:17 发表

这个很好、、很全面、同事李曼也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回复评论
137.189.236.* 在 2014年4月15日 00:52 发表

182.148.241.* 在 2012年12月26日 00:12 发表

里昂惕夫反论及其学说存在的主要缺陷 这部分的内容有没有带上意识形态呢

哈哈,为何有老马的成分就是有意识形态,没有老马就是没有意识形态呢?难道意识形态是老马独有的么?

回复评论
Azazkaulitz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10月23日 21:41 发表

对于里昂资本悖论解释还有种说法是:1、人力资本2、自然资源3、要素密度4、需求逆转

回复评论
M id 63934a4aa4e2953fdaa3c9ee6448f2e7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3月14日 12:21 发表

我看到的有一个是:要素密集型逆转,贸易壁垒,技能和人力资本,自然资源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