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溢出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贸易溢出效应是指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多个密切贸易关系国之间发生的,因一国货币危机造成的各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普遍恶化的一种金融危机现象。
一般意义上讲,一国对外贸易关系体系是由直接双边的贸易渠道和间接多边的贸易渠道两部分所构成,由于直接双边的贸易关系的存在,贸易一方发生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危机对另一方的负面影响因为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高,从而其负面影响更大,危机极易迅速地传导到贸易国。对于存在间接的多边贸易渠道的国家而言,一国爆发危机后,在危机通过双边贸易关系传导到对方国的同时,与危机国没有直接贸易关系的任何第三国也会因这种多边贸易体系关系的存在,间接地传染到这些国家,导致危机在更多国家内的传播。金融危机影响范围的迅速扩大,最终导致一个地区甚至世界的许多国家由此卷入到危机之中。1992年的欧洲金融危机最先开始于芬兰马克的贬值,并迅速地引起了意大利里拉、英镑、西班牙比塞塔等诸多欧洲国家货币的竞相性贬值,使危机迅速在这些国家蔓延开来。1997年最先爆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是如此。
贸易溢出效应的路径[1]
由贸易溢出效应传导的金融危机是借助两种途径得以实现的。即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从价格效应层面上看,一方面,一国货币的贬值将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本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由贬值所导致的本国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将在对方国或第三国货币不贬值的情况下,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而减少进口:另一方面,由于对方国或第三国货币保持不贬值所导致的出口价格的相对高位,就会降低产品在已实施贬值国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其直接的后果是出口量的下降,企业由于出口渠道不畅而出现产品积压和利润下降,致使贸易顺差减少或逆差增加。由此,因本国货币贬值产生的不利影响就会通过价格效应转嫁到贸易的对方国。
当然,对与本国贸易的对方国家而言,出于企业利益和整体经济效益的考虑,对于本国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以转嫁危机的做法不会坐视不管,其直接的办法就是本身货币的竞相性贬值。于是,贸易双方或多方的本币贬值行为的持续扩张,致使竞争性货币贬值成为常态,金融危机的迅速传播和蔓延不可避免。从收入效应层面上看,本因货币贬值,将会在国民收入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与收入也会随之下降,国民消费出现萎缩,从而对外国进口品的需求下降,影响贸易对方国的出口。
不仅如此,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而言,由贸易溢出效应所传导的金融危机还通过与贸易密切相关的产业联动效应进一步深化危机对贸易罔双方或多方相关产业的影响,致使国内的产业不景气增强,并引致企业不得不选择减产和裁员的方式以降低危机对企业生产与效益的影响。致使失业人数增加,企业利润和整体经济的效益下降,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加深。由贸易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国内产业不景气状况的持续低迷,将会使一国摆脱金融危机的困难加大,危机影响的持续性和破坏性增强。
- ↑ 梅德平.贸易溢出效应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J].江汉论坛,2010,3